书城养生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11201600000089

第89章 糊涂是一种大智慧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这句话不仅对年轻人大有裨益,对中老年人而言,更是非常有益。人到晚年,与其精明一些,不如偶尔糊涂一次。这糊涂不是不聪明,不是不智慧,而是一种精明的大智慧、一种超越智慧的大境界。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著有《钝感力》一书,和郑板桥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这里的“钝感”和“糊涂”,并不是迟钝和傻冒,而是提倡一种比较高明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尤其是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这种“钝感”和“糊涂”就显得更为重要。具有了这种“钝感”和“糊涂”就等于具有了宝贵的人生睿智,就能使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变得从容淡定,在纷纭难测的人际关系中做到应付自如,自己的身心也能总保持平静愉快。作为有着大半生丰富经验的中老年人来讲,糊涂更是一种难得的养生之道。

糊涂是一剂良药

木秀与林,风必摧之;堆积与岸,水必湍之。太过于锋芒毕露往往就会惹来很多是非。所以人应该懂得适时示弱,装装糊涂,看破不说破。中老年人也是如此,如若事事算计,将精明随处运用,就会发现生活中如意之事几乎没有,惹气之时倒时时围绕,每天都会被烦恼缠绕。糊涂其实就是一把保护伞,将智慧深藏于胸,令人免于忧愁的侵扰。

1. 糊涂使人心态更加良好

懂得糊涂的人,不会被小事干扰心情,也不会因小事而郁结烦闷。他们看透了人间百事,因此,对于某些事情,他们深知聪明在外不如糊涂行事。因为糊涂,他们看得更开,心胸更加宽阔,心态也会更加良好。

2. 糊涂让人眼光更加长远

精明的人一心想得到西瓜,却始终都只拣到芝麻;而真正聪明的人,却从不着眼于眼前的小利,大利反会接踵而来。其实,大智若愚者并非依靠运气行事,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运筹帷幄,成竹在心,只是不露声色罢了。

3. 糊涂使人更有人缘儿

“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言”,在此,我们也可将其理解为一种糊涂的境界。试想,人们究竟愿意和一个处处看似精明的人走得更近,还是乐意与一个懂得糊涂的人为友?事实显而易见了。

怎样让你的人生有几分正确的“糊涂”

1. 眼不见心不烦,糊涂一些心更宽

烦恼之事不入眼,在我们的记忆中便不会存档,自然也就没有烦恼找上门来。因此中老年人不妨对于一些看不过眼,却又无伤大雅的小事,多多绕行,切莫自寻烦恼,气伤了身子。

2. 大事抓,小事放,糊涂一点更悠闲

作为一家之长,原则上的大事自然是不可不管,但一些与己无关的小事,不妨睁只眼闭只眼,让它过去也就罢了。中老年人偶尔糊涂行事,便不会过于劳心,自在一些岂不更好。

3. 管千事,管万事,眼拙心明才管事

无论我们心系千事、万事,如若无法看到事情真正的本质,那么即便看到的事情再多也是无用的。中老年人应当做到眼拙心明,纳天下于眼中,却要不为所动,乃到当出手时方出手。如此,之前的糊涂才是一种大大的英明之举。

糊涂不是迁就

中老年人运用糊涂的智慧,都绝非是要自我欺骗。在许多事情上,我们的眼睛虽假装不见,但心里一定要对此有座天平,孰是孰非,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好比一场棋局,最开始步步为赢的人并非一定能笑到最后;而假装糊涂之人,会令对手放松警惕并渐渐落入已布好的口袋阵,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中老年人应该学会这种大智若愚的态度。

奉孝箴言: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于何种人最聪明颇有争论。有人认为,凡事精明算计,乃为聪明;另有人说,懂得见风使舵者,不失为一种聪明。但所有的看法,却都不及苏轼的那句——“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来得透彻、深刻。子女也应该懂得“糊涂”这种人生哲学对父母这样的中老年人来说有多大的意义。

§§Chapter7 更年期——悉心保健巧度更年期

更年期是女性从心理到生理都开始跨入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个时候,女性由于自身原因,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会有很大改变,往往变得病痛找上门,烦恼不离身,常常会发无名之火,而且形成燎原之势。活着就是情绪大起大落,动不动就压抑痛苦,让人感觉无厘头。并且身材也开始不由控制的变肥胖。其实,这就是因为在更年期女性绝经,内分泌改变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在更年期里,从饮食到运动,都要好好的调理,只要科学的应对,就会顺利度过这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