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11201600000077

第77章 发怒是典型的慢性自杀

佛学上讲,愤怒是一种邪妄,是由心地不净引起。生物学上讲,疑心和发怒会引起体内肾上腺素和其他紧张腺素加速分泌;随着分泌的变化,其噪音会随之提高,呼吸加快并且粗重起来;心脏跳得更快更吃力,手足的肌肉会绷的紧紧的……

从各种角度来讲,愤怒都是一种十分不良的情绪,会给人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人们愤怒时,由于自身素养和环境的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

有的把怒气压在心里,是忍隐型的,也叫生闷气;

有的把怒气发在自己身上,折磨自己,骂自己、打自己、杀自己;

有无意识报复发泄的,摔东西、打人,不受意识的控制;

有强烈发泄出来的,大叫、大骂、大哭、大闹,也就是歇斯底里。

这些发怒,从某重意义上说,都是典型的慢性自杀,如果连续出现发怒的情形,就有可能给自己的健康埋下隐患。中老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往往会比年轻时候脾气暴躁,容易动怒,这实际上是伤神又伤心的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那么,中老年人应该怎样避免这种行为或者是克服这种缺点呢?

认清事实,理智控制情绪

1.总要先承认了发怒的事实,才有救。如果人总想,我本不是一个爱发怒的人,现在都被气成这样,你说,这事该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极度不公的现实,使思维走入了死胡同,不怒才怪。

2.当有愤怒情绪时,先冷静2分钟,多想想发怒的后果,不要急于采取任何发怒的方式。

3.先分析自己的问题,分析自己在整个不公事件中的角色。不要总说,谁让你惹我,把发怒的原因先推给别人,因为心理有了别人给你制造不公的感受,总想,他凭什么这样对我而让自己更加愤怒。

4.推己及人。认清了自己的角色,再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尽量理解别人的观点和举动,这样才会缓解不公的感受,降低愤怒。

5.采用自嘲的方法,我们都知道阿Q这个鲁迅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虽然,我们都很鄙视他,但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却是可以部分采用的。当然,决不至于使用到像他那样“炉火纯青”的地步。使用阿Q的精神,用轻松的方式缓解愤怒的情绪。

6.找自己信任的人倾诉,分摊了愤怒。你跟朋友分享你开心的事情,一分开心就变成了两份,你与朋友讲述你坏坏的情绪的时候,不愉快的心情就只剩下了半分。所以,当你真的觉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就找个值得信任的人尽情的倾诉吧!

7.衡量一下发怒的成本和收益,我得到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现在和将来对我重要的是什么,想一想,如果我被气病了,多不划算?

8.训练自己对不公的得体的反应机制。不妨做一个尝试,当对方引起你发火时,你先气定神和、面带微笑,并告诉他,他对你没任何影响,准保对方先心里不舒坦,说不准先发了怒,你哪里还有怒哪?

9.关键还是宽容,放弃怨恨和惩罚,在生活中要有修身养性的意识,看淡得失,看清生命的短,珍惜生活的质。

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有一句话讲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虽是趣谈,却也道出了一分哲理。人生之长,在于生活的时间之长;人生亦短,是人用于快乐生活的时间太短。在人已经很疲惫生活的今天,何必让发怒再消耗了你的生命你的精力呢?在这里向广大的中老年朋友推荐那首很广为流传的《莫生气》,当您心中又有不愉快时,就想想这首诗吧,让您有一个好心境。

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奉孝箴言:

千金难买健康,人的生命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何必把心思都花在与人不善上呢?既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有不利于交际,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