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子女关爱父母健康的枕边书
11201600000075

第75章 适当“服老”有益健康

衰老是一种客观自然规律,是谁也无法抗拒的。服老是中老年人明智的选择。如果不服老,还像年轻人那样逞强好胜,很容易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适当“服老”有益健康。

人步入老年,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会逐渐衰退。人的饭量小了,体力下降了,记忆力减退了,腿脚不灵了,视力也不清晰了……对于这种种变化,每个中老年人都应承认,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现实。所以,中老年人在生活起居方面,特别是在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方面要服老,决不可争强好胜。

知老服老益养生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现象:许多老人“不服老”,他们自持身体还很“壮实”,经常把下棋、玩扑克、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当作比胜负争高低的活动。好胜心强的老人常常不满足赢一两个回合,输的老人当然是不服输,于是双方都甘愿再“酣战”几个回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老人具有好胜心理的缘故。

其实,老人应该服老,不服老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为人的体力和精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用力过猛,超体力劳动或连续时间过长,都有可能会损伤身体。轻者,会引起腰背部肌肉劳损;重者,可损伤内脏,甚至引起内脏出血瘀血等。即使是下棋,并不是体力劳动,但连续数小时的鏖战,也会使人精神疲劳,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中老年人不但要承认老,而且还要服老,不要忘了自己的年龄而不自量力的蛮干。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违反本身的新陈代谢规律,从而不利于健康、长寿。

服老养生两个“度”

1.“限度”

所谓“限度”,要遵循科学有效的养生方法。例如预防脑意外,要注意“两个5分钟”(睡醒坐起、下地之前,需停留5分钟);疏通血管的“一日三口”(早红酒、午醋、晚果汁);预防晕眩“不突然弯腰低头”等。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不妨拿来一用。

另外,中老年人自身的体质、承受能力等,都有很明显的限度。例如患糖尿病和患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人,饮食的原则就大不一样。前者需要高蛋白低热量,后者要求低蛋白高热量;前者限糖,后者不限糖。两者不可混淆,限度如同圭臬,如若违逆。势必对身体造成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2.“自由度”

所谓“自由度”,是指中老年人应有安静、宽松、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不宜身处过于热闹的场合。尤其是患病和体弱老人,适宜自在的安静氛围。

在健身方式、志趣爱好的选择上,中老年人也应以力所能及为宜。如果感到吃力。应及时予以纠正。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老服老不是胆怯而是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除了上面简单的总原则外,其实还有很多需要中老年人关注的。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心理,有的人是生来就不服输的性子,年纪大了之后也一样,有的则是逐渐演变的,人对衰老总是有一定恐惧之感,因此会通过不服输这种行动来向大家积极自己表明自己并没有老。但是,这种心理却是有危险性的,中老年人必须懂得克制。

中老年人怎样克服好胜心

1.要承认老,要服老,要承认生理性衰老的现实。这样,才能逐渐培养起抗衰老的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乃至正确对待好胜心理。

2.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即使是同样年龄的老人,人与人之间在身体素质上还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力量也不均衡。一个人的力气大小,主要来源于强壮的体质和锻炼,不在于个子的高矮和身体的胖瘦,更重要的条件,是要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所以,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且还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能感情用事。

3.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精力充沛,发挥出体内的潜在力量。不良的心态,不但不能发挥出正常的力量,而且还能危害身体康健。

4.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增强体质,推迟生理衰老的进程。凡事要量力而行,根据健康状况,酌情从事各种活动或劳动,以达到养身保健的目的。

奉孝箴言:

其实,中老年人的不服老很多是出于对衰老的一种恐惧,因此儿女要尽可能多的陪伴一下父母,在潜意识中培养他们的平和心态,同时也会避免出现父母因逞强而受到意外伤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