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11200700000006

第6章 著书立说——心系人类的终极关怀

《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从构思到进入畅销书排行榜,总共花了5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期,霍金继续在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系做研究,并且负责行政工作,他让自己忙碌起来,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不被寂寞所侵蚀。

寂寞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感触,它就像一条静静的河流,奔腾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在不经意间就会滑进你的心脏,走不开,甩不掉,所以只能用忙碌将它挤压在最底层。

有人说霍金是一首诗,简洁空灵却意味深长;有人说霍金是一本书,沉静奇特,经久耐读;还有人说霍金是一个传奇,经历了众人无法经历的辉煌,品尝着众人亦无法品尝的艰涩,而在一些人看来,不同年龄的霍金有着不同的“味道”,他就像醇香的酒,越久越深邃。

而那一天,霍金得意洋洋地回到了物理学界之后,准备继续写宇宙学方面的通俗读物,这是他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计划了几年的工程,霍金为其细心地填砖加瓦,看着它们在自己的手中慢慢清楚,慢慢绽放出夺人心魂的魅力。

他微笑了,这是他挚爱的事业,而他的朋友密顿已经被调到剑桥出版社工作了,他曾经建议他写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宇宙学书籍,霍金原来就对这个很有兴趣,只是在时间安排上有点儿紧凑就没着笔,现在密顿再一说,就好像灼热的火焰,燃烧起了霍金的热情。

多年来,霍金和密顿之间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他们经常聚到一起谈论事业上与生活中的琐事,尽管两个人曾经因为在《超时空与超重力》出版过程中有过一些不愉快,霍金仍然希望跟密顿或者可以说跟老搭档——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他提出出书计划,这也是最终风靡世界的《时光简史》。

当时霍金要价很高,语气几乎是毋庸置疑的,霍金首先解释了他的财务状况,说明他需要赚到足够的钱来支付子女们的学费和自己护理费用的开支,他现在还能工作,倘若将来不能工作的时候又将如何生存?何况要写一本科普读物必然会占据他很多宝贵的时间,他期望能够得到合理的报酬。

密顿当然明白霍金是一个很难妥协的人,这一点从《超时空与超重力》的封面纠纷就表现得很清楚,但是他同时也知道霍金是一个注重感情的人,他巧妙地在这里做了突破口,他说霍金待在剑桥,就表示了他对剑桥大学极度忠诚,假如他到世界其他的大学,毫无疑问都可以得到巨薪,这足以证明霍金对剑桥的热爱,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系又是世界上最好的理论物理系之一,只有实在没有办法时,霍金才会被迫离开,否则谁会离开自己的家呢?

家,是一个很温暖的词语;家,是霍金最大的牵绊,他沉默地看着密顿,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

密顿的办公室与霍金的工作地点在一个院子里,所以他们有很多机会来商讨出书的事情,在这期间,霍金无数次被病痛侵袭着,然而他并没有退却,更没有放弃。直到有一天下午,霍金带着其中一章的草稿来找密顿。

密顿已经成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领军人物,他是一名学者,更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他了解整个图书市场与大众的口味,他自己也出版了几本成功的科普读物。他心里清楚哪一类书可以畅销,哪一类书可以让霍金赚到他所需要的钱。密顿仔细看完霍金给他的章节之后,他就皱起了眉毛,这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慢性谋杀,内容太专业化也太高深了。

“这就像买烘豆一样。”他对霍金说,“味道越温和,市场就越宽。像这种专家读的书,在商业市场上是找不到适当的位置的。”

霍金面无表情地坐在轮椅上,沉默地看着密顿,他在思考。密顿笑着说出那句如今都很有名的论断:“你这样想吧,每一个数学公式就会使销售量减少一半。”

“你为什么这样说?”霍金很惊讶。

“是这样的,当人们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他们仅靠翻一翻来决定是否想读。你的每一页几乎都有数学公式,当他们注意到这一点时,他们会说:‘这本书里有算术。’然后就把它们放回书架去了。”

霍金沉默地望向了窗外,阳光细细碎碎地洒进来,跳跃着美好的音符,最终霍金接受了密顿的观点。于是密顿笔墨一会儿,给他列了一大串需要修改的地方,看着上面那密密麻麻的字,霍金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此感到前所未有的烦躁,不过他还是意识到密顿的做法是对的。霍金在回忆那件事时,解释说:“《时间简史》之所以会成为一部比较好的书,与密顿的帮助是不可分割的,那是我们一起辛勤工作的结果。”

该书的第二稿于1987年的春天完成,尽管密顿告诫说书中的方程式越多,书就越卖不出去,因为没有人会喜欢看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字,但是霍金无法始终按密顿的告诫去做,他还是把包括爱因斯坦的E=mc2在内的,也许称得上是最著名的科学方程式写进了书中,尽管那不是密顿想要看见的,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写了进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学者而不是为了利益和地位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的人。

当他们谈论起报酬的时候,密顿提出了版税预付金的数目,霍金始终微笑着,但经过一个下午的谈判,霍金还是说服了密顿预付他1万英镑,这绝对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给过任何人的最高的预付金,此外,霍金将从精装本与平装本得到版税率,也全都是最优惠的,第二天早上,密顿将一份合同送到了霍金的办公室。

事情似乎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发展着,然而事情又总会出现一些波澜,最终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那时,世界最大的矮脚鸡出版公司高级编辑古扎第与“作家之家”的总裁艾尔·苏克曼找到了霍金,希望能出版霍金的书。虽然剑桥出版社承诺会尽力制作好《时光简史》,但是单纯地对这本书而言,他们并非是最合适的出版商,剑桥出版社是很有声望的学术出版社,而霍金需要的是将自己的书打进大众市场,它们可以说并不拥有这方面的市场。

密顿听说霍金与一家商业出版公司接触时,就以一位朋友的身份找到了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一些忠告,他说:“跟那些人打交道,你不但要非常小心,也要清楚地明白,如果你的目的是赚钱,那么就不要介意促销的技巧,他们甚至可以用‘瞧,这残废是不是很了不起?’来打广告,你得考虑清楚,如果你确定自己不介意的话,那就好!”

那一刻,密顿已经知道他无力将自己的朋友拉回来了,毕竟来找他的出版公司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这对霍金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终于,在1988年早春,《时光简史》被送到了美国各个书店,发行的庆祝会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霍金一时间成为全球关注的人物。

惊人的新领域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希望在自己研究的领域中取得很好的成绩;作为一个作家,他希望自己的著作可以荣登销售榜首,成为众人热爱的书;作为一个人,希望自己成功,被万人仰望。人们都说高处不胜寒,那是因为你还没到达那个高度,只要到达了,持有一颗善良与平和的心,你依然会感受到云的潇洒、雨的轻盈,依然会品味到人间所有的美好。

其实,在决定《时光简史》这本书的书名时,霍金是很犹豫的,他认为书名有点儿轻浮,而且对“简”字又有些疑虑,他试图改用过很多名字,但是都不甚令他满意,最后还是古扎第说服了他,在古扎第的眼里,“简”正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这个字使他发出会心的微笑,何况在接触中,他亦慢慢了解了霍金,这个充满魅力的男人希望给别人带来笑声。

这本书没有让霍金失望,更没有让对该书抱有期望的人失望,它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就进入畅销书的排行榜,并且毫不费力地攀上了榜首,所有书店的橱窗中都陈列了这本书,并附有霍金的海报。

美国版的封面是霍金坐在轮椅上的照片,背景是星空,他的面部表情很严肃,几乎有点儿沉闷,这让霍金很不喜欢,而他的朋友也认为这张照片没有将他乐观向上、幽默风趣的性格表现出来,简直就是《时光简史》的败笔。

不管这张封面是多么的让人厌恶,它都无法阻止《时光简史》大踏步地前行,它轻易地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在芝加哥,一个霍金迷的俱乐部很快成立了起来,他们销售着印有霍金照片的T恤,呐喊着霍金的名字,当阳光轻轻地洒落在他们脸上的时候,他们眼中闪动的是崇拜与敬仰,那一刻,霍金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无法替代的英雄。

由于抢购的高潮,矮脚鸡公司的巴迪金决定把初版印刷从5000本增加到8000本,但是送到出版社后还是销售一空,只能赶紧再加印,到了1991年初期,霍金的《时光简史》在英国就加印了21次,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霍金真的做到了让贩夫走卒都要买他书。没有一部书可以连续53周占据《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还连续4年出现在伦敦《星期日报》的畅销书榜单上,而因为它的畅销业绩最终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销往世界各地。

辉煌过后带来的言论,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不承认《时光简史》是一本“难懂”的书,书评家和评论家对它的成功真的有点儿难以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然》编辑约翰·麦达克斯在1988年的评论,他说:

那些担心大众对科学漠不关心的人,当知道霍金教授的《时光简史》在美国已卖出60万本之后,一定就可以释怀了,令我好奇的是,在我访问加州期间,我大约询问了20多个人(并非全都是科学家),发现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本书,其中3个人有这本书,但是却都没有开始读,对于一本仅198页的书来说,这似乎有点儿不可思议。根据该书作者所说,只需要花上1000卡路里的热量就可以获得书中所有的信息,所以我估计我只要半天就能读完。

事实上,这本书有一种奇特的窘境,人们说它是一本“风靡一时”的书,我把霍金教授描述成一位风云人物。在加州,不同宗派与言论大师的流行(在大众心目中)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用风云来解释霍金似乎很自然。但是,即使在加州也不可能消化全部60万册,这是一个惊人的新领域。

它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为什么会被一本薄薄的书敲出一片天空?几年后,人们依旧会询问着这个问题,就算把全世界所有的理科学生全部加起来,也无法解释《时光简史》的销售量,似乎在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成了霍金迷,那个时候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知道霍金吗?”

霍金是一个精致的男人,奔忙于自己的事业,热爱着自己的生活,当日落西沉,他会独自坐在窗边望着回家的鸿雁,听着孩子们嬉戏的喧哗与妻子做饭的声音,他的心会被平和填满,那里滚淌着一条清澈的河,照映着他虽然残疾却亦美好的生命。

面对众人的质疑与困惑,霍金想起了母亲伊泽贝尔的回答,那时有一家杂志悬赏来征求众人的回答,而她是这样回信的:

阁下:身为霍金教授的母亲,我可能有点儿私心,不过我已经对《时光简史》成功的原因做了一些思考——这个成功连霍金本人也感到惊讶。我相信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应该试图加以简化。

这本书写得很好,使人乐于阅读这本书,书中艰深的部分是思想而不是语言,他完全不炫耀,也从不大声压倒读者,他相信自己的思想是任何有兴趣的人都能明白的。这本书引起了争议,许多人在各种程度上反对他的结论,但是它激发了思想。当然,他与疾病奋战的事迹也增加了这本书的知名度。但在构思这本书之前,霍金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他不是因为患有运动神经元症才得到了学术界与其他领域的荣誉。

这就是他的母亲,了解他并且关爱他的人。霍金的父亲弗兰克在1986年就去世了,现在他的身边只剩母亲和简愿意并且真的撑起了一把宽大的伞,他还可以像孩子般躲藏在里面,寻找温暖。

成功背后的喜与哀

随着《时光简史》的成功,霍金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无论在哪儿都会被认出来,这让他的世界失去了以往的平和与宁静。有时候,他在街上会把许多人都吸引过来,人们以鼓掌的方式向他表示赞赏。他在同一个时期一下子就那么令人关注,这既让人感到满足,又让人感到烦恼。

这种转瞬之间的声名远扬也严重地影响到了霍金的家庭,很多物理学家们不分白天黑夜都会前来拜访,他们期待着跟霍金直接对上话。其中有一位来访者做得更是相当极端,他竟然写信向露西求婚,求婚的先决条件居然是要露西的父亲阅读一下他的论文,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随着名气的增大,报道霍金的文章已经到了多不胜数的地步,然而世界新闻媒体关于他的新消息又非常少,毕竟霍金是一个患有运动神经元症的人,真切发生在他身上的能吸引大众眼球的事情就更少了,大家只能不断地描写他克服身体残障的勇气以及如何成为一位科学探索中的英雄,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他的好奇及神往。

因此,美国ABC电视台开始在节目中向广大观众介绍霍金,用摄影机拍摄了他如何用电动轮椅上下班、如何用语音合成器与人交流,又如何与家人一同共餐。在影片制作的过程中,一位名叫高登·佛里德曼的制作人脑中开始运转着另一组节目形式,就是抓住现在大众的狂热心里对霍金进行一系列的访谈报道,如此,一定会使收视率创下新高。

说做就做,高登立刻找到自己的经纪人苏克曼,巧合的是他正好也是霍金的经纪人,经过他在其中介绍,霍金和高登很快达成协议,将《时光简史》拍成影片,并加作一组访谈节目,他们同时说服了东京广播公司与艾姆伯林娱乐公司共同出资,势必要制作出他们心中理想的影片。

他们第一阶段是先由工作人员草拟一份名单,涵盖了所有他们认为可能有兴趣参加的人,包括霍金的家人、朋友与一些同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一些人并不想在影片中出现,成为这个访谈节目第一道“难关”。

然而,面对这个“难关”也在高登的意料之中,在他看来,剑桥大学是学术重地,和平的氛围下隐藏着身为知识分子的敌对、忌妒与怨恨,他们的理由,甚至可以说是借口也变得相当简单:《时光简史》成功了,却不应该将其融入一部介绍霍金思想的商业影片,他们都有一种感觉,这不是文化,而是荧光屏上的《世界新闻》。

当然,有兴趣参加这个影片的人仍然远超过那些自认为品位比较高尚的人。1990年1月,他们正式开始拍摄,为期12天,进行了30次以上的访问,用了33种不同的布景,被采访的人包括萨马、瑞斯、白曼、伊泽贝尔,等等,当然,这里的主角还是霍金本人。面对大家的忙碌,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致,对那些摄影机等设备都很好奇。

接下来的设计、灯光与音效的后续工作也都请来最杰出的人员完成,在一段紧锣密鼓的工作之后,在1992年春天,影片终于在美国与欧洲的电影院上映了,反应相当热烈,又掀起了一场报道的浪潮。

报纸和杂志运用了这样一些他们自以为是称赞的话,他们写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长着一颗向右边歪斜的大脑袋,他老是咧着嘴在笑,还不停地淌着口水,长在身体上的四肢因为不使用而萎缩了。”

这些言论粗鲁吗?或许是,但很多时候,这就是一些人见到霍金的最初印象,在他无比巨大的光环底下,是他坚持不懈与残疾作斗争的凄烈。

他得到众人的尊敬与仰慕,被视为精神领域的领导人物。在剑桥大学,霍金可能是自牛顿以后最有名的教授,如今,剑桥新大楼里有一间豪华的办公室是属于他的,里面挂着全新的照片与图片,有他的孩子们,还有一张玛丽莲·梦露的图片,霍金对她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他有时甚至戏称她就是宇宙模特儿。

1998年,霍金在白宫会见了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并在白宫发表了“千年演讲”,被当选为10位有影响的英国人之一。在美国2000年的大选中,他明确地表态:“艾尔·戈尔将是美国和世界的希望,更能胜任未来的挑战,下一届的总统不仅是你们一国的领袖,他要带领全世界度过一个不断增长变化的时期,而这变化是由改变我们生活的科技进步带来的,戈尔懂得这种改变的内涵,他有能力塑造它,抓住它的机遇。”

随着他在世界声誉的提升,人们看到霍金硕果累累地步入美好事业的时候,他亦成了众多人攻击的对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布顿恩·爱泼亚德,他不断地在公开的场合讽刺霍金,说他是个骄傲自大,除了在物理学界以外的表现都是“弱智”的人。

据说,布顿恩是一个认为哲学是最高贵学科的领军人物,他身上布满了尖锐的刺,并被自己的坚信弄得盲目了,进而认为霍金不懂哲学,贬低了这门学科,甚至还用纯经验的东西取代了宗教和哲学的说服力。

正如霍金所说:“他真是很好斗的,我不知道有谁被他说服,我感到他是一个失意的知识分子,所以他就要诋毁他人。”

人性本善,人们都讨厌这样的战争,而“9·11”悲剧事件发生后,人们更是担心武器的袭击,那时候,当朋友问起霍金有什么看法时,他总是一脸严肃地说:“我不认为人类在一个千年能生存下去,除非我们转移到空间去,大多的偶发事件会发生在一个行星上。”当问到核武器问题的时候,他则笑了,眼神却更加深邃,“长远来看,我更担心生物武器,核武器需要大型设置,但基因工程只需要小型实验室,我们不可能控制全世界的每一个实验室。”

夜深人静的时候,霍金会孤独地坐在窗边,望着一轮明月出神,他的眼中有着执著与落寞,风静静地透过纱帘,吹拂在他的脸上,霍金保持着原有的沉默。回首他的人生之路,他走得艰辛而执著。不管在媒体夸张的报道中是好是坏,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是他的影响力是庞大的,他的意志力也是令人敬畏的。

有人说霍金固执、倔强,不容易妥协,不容易共处,甚至绝情,但是更多的人说霍金是个以幽默著称的人,记得他来中国访问的时候,他冷不丁地在没有任何记者提问的时候说:“1985年来的时候,中国到处都是自行车,现在来中国却到处堵车。”记者问他下个100年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什么,他却调侃地说:“如果我知道下个100年最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什么的话,我一定会自己去研究了。”

一个残缺的生命,一个积极进取的生命,他与冷冰冰的机器紧密相连,这套电脑程序使他能行动、说话甚至维持赖以生存的呼吸,他依靠着头脑运算着自己的方程式,依靠别人的帮助挣扎着生存。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感叹命运对这个天才太过残忍,将太多美好的东西从他的生命中隔离,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他亦是幸运的,他有亲人、孩子、朋友和无数关心他的人,他们就像春季中交织的温暖的光环,将霍金紧紧地围绕在里面。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会崇拜坚强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人都会宽容善待心灵洁净的人,那么请我们悄悄地放轻自己的脚步,带着真诚的心去接触这个充满魅力的灵魂,绕过青山绿水,我们看到了孩童般天真与纯净的眼神,那是一个没有被世俗污染过的洁净世界,那里拥有着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

§§下篇 霍金到底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