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天文兴趣看台
11200400000013

第13章 天文术语

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是由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发明的。平行宇宙经常被用以说明:一个事件不同的过程或一个不同的决定的后续发展是存在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

这个理论也常被用于解释其他的一些诡论,像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些诡论,像“一颗球落入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无法进入时光隧道”。

吸积盘

吸积盘是一种由弥散物质组成的,围绕中心体转动的结构,它包围黑洞或中子星的气体盘。盘内的摩擦力使气体逐渐螺旋下落,被吸积到黑洞或星体。

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下物体没有内能。把零下273.15度定作热力学温标的零度,叫做绝对零度。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K。

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个温度,即使是宇宙的最深处,温度也比绝对零度高3度,人类也不可能制造出来这个温度,只能无限的接近。

秒差距

秒差距是天文学上的一种长度单位。秒差距是一种最古老的,同时也是最标准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它是建立在三角视差的基础上。

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均半径为底边所对应的三角形内角称为视差。当这个角的大小为一秒时,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就称为一秒差距。

逃逸速度

在星球表面垂直向上射出一物体,若初速度小于某一值,该物体将仅上升一段距离,之后由星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将最终使其下落。若初速度达到某一值,该物体将完全逃脱星球的引力束缚而飞出该星球。需要使物体刚刚好逃脱星球引力的这一速度叫逃逸速度。地球的逃逸速度为11.2千米/秒。

星等

星等是衡量天体光度的量。在不明确说明的情况下,星等一般指目视星等。为了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天文学家创造出了星等这个概念。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它的光就越暗。星等首先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提出。

摄动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按二体问题的规律运动时,因受别的天体的吸引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轨道上产生的偏差,这些作用与中心体的引力相比是很小的,因此称为摄动。天体在摄动作用下,其坐标、速度或轨道要素都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成分称为摄动项。

事件视界

事件视界,也就是空间或时间中不可逃逸区域的边界,正如同围绕着黑洞的单向膜:物体能通过事件视界落到黑洞里去,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通过事件视界而逃离黑洞。

当有物质落到黑洞中,或两个黑洞相撞并合并成一个黑洞时,新黑洞的“事件视界”面积将大于或等于原先黑洞“事件视界”面积的总和。

黑洞效应

黑洞效应就是一种自我强化效应,当一个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也会像一个黑洞一样产生非常强的吞噬和自我复制能力,把它势力所及的大量资源吸引过去,而这些资源使得企业更加强大,形成一个正向加速循环的旋涡。

磁方位角

磁方位角是由通过某点磁子午线北端起算,顺时针方向至某一直线间的夹角,即地球南北极上的磁南、磁北两点间的连线。角值为0度至360度。用于地形图野外定向及罗盘仪测量。

太阳时

太阳时是指以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时间。可以分为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以真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叫真太阳时,日晷所表示的时间就是真太阳时。以平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叫平太阳时,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就是平太阳时。

黄极

天球上与黄道角距离都是90度的两点,靠近北天极的叫“北黄极”。黄极与天极的角距离等于黄赤交角。北黄极在天龙座。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轨迹叫做黄道,如果把黄道当成赤道来建立坐标系的话,这个坐标系就叫黄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的南北两个极点就叫北黄极和南黄极。

星系是一个大家庭,包含恒星、气体星际物质、宇宙尘和暗物质,是宇宙中庞大星星“岛屿”,也是最大、最美丽的天体系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