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又被称之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们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和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选取,对丑的否定、摈弃,使情感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的过程。美育之所以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由美育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情感支配。美育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教育形态,人们有了美好的情感,再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等过程,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如康德所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转化为人的内在的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从情感上真正感受到美,人们才能对某项事物心悦诚服,或者对从事某项工作感到愉快。
美育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事实证明,很多成功人士所取得的成就与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因此,美育的一项社会功能就在于培养人,在于塑造美的心灵。
实施包括美育在内的素质教育,是提高国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工程。人在青少年时期,生命力最旺盛,精力最充沛,思想异常活跃,如果这个时期失去了富有营养的精神乳汁的哺育,不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情操,有的人甚至就此沉溺于低级庸俗的趣味之中,难以形成健康的精神世界。其实,现行素质教育的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这些内容非常注重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陶冶情操的篇章,如《爱莲说》、《陋室铭》所表达的洁身自好、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与宠辱不惊的豁达情怀,等等,很多内容都具有很好的审美教育功能,既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们应该好好利用素质教育的优势,在教材中挖掘美,在教育中体现美,真正把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做好。
加强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一是要培养青少年对美的感受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美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客观事物以及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这就需要们引导青少年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二是要培养青少年对美的鉴赏力。
美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具有鉴别美丑的能力,使青少年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和丑,不断提高鉴赏美的水平,从而树立起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满怀激情地去追求应该追求的美。三是要培养青少年对美的创造力。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同样的人们感受和鉴赏美是为了创造美,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们应积极引导青少年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接受美的教育,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具有更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