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好每一个自己
11197900000011

第11章 做最好的父母

当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每一个父母都明白了责任的重大。怎样做最好的父母,这是一道为人父母必须面对却又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其实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让我们跟随孩子的成长,填写一份高分的答卷,在爱与欢乐中与孩子一起进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

就看父母是如何教育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得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应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及时纠正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气,让他们养成许多优秀品质。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父母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要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在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世界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而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子女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传统。孟母择邻,成就孟子伟大的一生,孟母良苦用心的施教方法也成为育人的千古典范。为人父母首先要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孩子,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才会让孩子顺利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共亲手审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的家长不诚实;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的家长崇尚金钱、贪小便宜;每15个持械斗殴犯故意伤害罪的少年中,有12个的家长性格粗暴、爱与人争斗、动辄打骂孩子。

可见,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的心里撒上爱的种子。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得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会信什么,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他们对父母所给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这个社会学习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

时代发展到今天,给每一个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人父母首先要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孩子,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母亲每天都在帮年迈的奶奶洗脚,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当母亲正准备自己洗脚时,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帮母亲端来了一盆热腾腾的水”。相信大家对中央电视台的这条公益广告都不会陌生。但很遗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拥有更多的相反例子。

某机关大门前是一条宽阔的主要街道,街道正中是禁止通行的“双黄线”,而往两边不远处都有一横穿马路的地下通道。为了到马路对面的公园或体育广场去玩耍去运动,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家长为了少走几步路,手牵着孩子横穿马路的“双黄线”。周末,笔者在该机关大门口“蹲”了半个小时的“点”,看到一位7岁左右的小女孩要求父母亲与她一起从旁边的地下通道横穿马路,但其父亲硬拉着孩子要横穿马路,孩子说这样不安全,老师不让这样过马路,要走地下通道。但父亲轻描淡写地对孩子说:“没关系,有爸爸保护你。”在此后的半个小时内,10多对父母带着孩子穿过了马路,但从地下通道绕过去的只有一对!

“身教最为贵,行知不可分。”这是叶圣陶曾告诫教育者们的一句话,其实用在家庭教育中也一样适合。无声的“身教”往往胜过有声的“言教”。学校教育孩子过马路时要走地下通道或“斑马线”,说上10遍、20遍,也比不上家长带孩子横穿一次马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很多优秀品质的养成,都与家长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若不注意培养自身的修养,很容易把不良习气传给孩子,在“白纸”上留下污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人父母者也得谨言慎行,当好自己孩子的老师。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将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是否过得美好和幸福。

先教孩子学做人

教孩子学做人,就是要教他们成为善待与热爱生命、善待与热爱自然、善待与热爱社会的人。

谈到父母教育孩子,有些人不禁要问,教育孩子什么好呢?先让我们看看美国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吧!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这12条基本法则是: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于道德、品德、思想和理想。这也是与我国许多家庭与家庭教育方面的区别所在。而在我国,所谓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子女的学习辅导上,提高学习成绩上,以期考出高分,考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和出国留学,以及成名成家等等。其他内容,诸如如何做人,包括诚实、勤劳,如何做家务,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独立……统统“靠边站”。于是,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仅仅只是学习好,其他方面则全部“不合格”;有的孩子光会“死读书”,其他方面则一问三不知;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狂妄、贪婪、毫无爱心等等缺点和道德滑坡的倾向。诸如此类,无疑是我国一些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只重“分数”所造成的后果。

一个炎热的周末,公交车上人很多,路过一站点,上来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抓着扶手。老人身旁一位坐着的小姑娘,叫了一声:“老爷爷,您来……”“坐”字还未出口,就被邻座的妈妈一句“你傻了不是”给呵斥回去了,小姑娘涨红了脸,尴尬地低下了头……

某日,路过一幼儿园,听到一对母子这样的对话:“妈妈,今天小明打了我一拳。”“那你踢他一脚啊。”“我没有。”“窝囊废,你为什么不打他。”“我怕打坏他。”“你怕什么,打坏他,妈妈给他赔钱,真没出息,以后谁欺负你,你就狠狠打他。”“好。”

这两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禁让人深深担忧。难道家长教育孩子要这样教育吗?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曾播放过陈章良博士,记者问他是怎样走上成才之路的?陈章良首先说:“我并不聪明过人。”他说他之所以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主要是由于他很能吃苦,勤奋,有志气,而这些做人的良好品质是来自幼年时期家庭的影响。小时候他常听母亲说:“我们人穷志不短,穷要穷得有志气、有骨气。”他说:“这是家庭留给我的唯一财产。”陈章良从小跟随父亲下海打鱼,回顾他的成长过程时他还曾说:“童年时的劳动给了我许多、许多……”所以,他之所以走上成才之路得益于从小家庭对他在做人方面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二十多年前,轰动京城的某学校学习上的尖子学生冯大兴,在即将出国深造的前夕却因犯了盗窃杀人罪而被判处死刑,有人惋惜,有人不解。诚然,当时这是个很极端、很个别的事例,但现在,聪明过人、学习优异的青年走上社会后犯罪的不是个别现象。这类事情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是非常沉重而深刻的。有人在将人的培养比喻为一种特殊产品的生产时说:“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好则会成为危险品。”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学的延续和延伸,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即从德、智、体、劳各方面加以引导、启迪、培养、教育,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但愿我们能从“老美”家教12法则中受到启迪,走出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得到健康成长。

在爱中成长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但是如何去爱,则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学习探索。

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常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的成长受父母的影响,这是人人皆知的常理。所以,应该让孩子在爱的鼓励中健康成长。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教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出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了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有的还在那里住着,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来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只有4人曾经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后来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通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

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着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不知道,”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爱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也证明了爱的力量。但是,现在许多家庭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国内最近有份调查表明,当今孩子的最大心愿和要求,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有将近8成的答案竟是惊人的相同,他们对吃、穿、玩、用的东西都并不很在意,而普遍重视的却是精神生活和家庭气氛。由此可见,今天的孩子对精神的需求比对物质的需求更强烈。然而,我国孩子的精神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呢?

有关专家专门就此在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进行了幼儿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研究,报告表明:与10年前相比,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多,每半年的购书费由16.1元上升到93元,但同时,与孩子共处时间明显减少,每周给孩子讲故事和陪孩子散步的时间,由10年前的3.4小时和9.6小时,下降到现在的2.8小时和4小时。

专家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首要的就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家长的爱,被爱使孩子才有安全感。爱能让孩子知道该如何去做?该怎么去做。有了安全感的孩子才能够信任别人,让孩子感觉到爱,孩子才会有自信心,才会愿意接触周围的环境,才会愿意与人交往,孩子的情绪和智能才能正常发展。

诚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们普遍感到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也比以前要多一些,所以,工作繁忙不能作为没有陪孩子的借口,关键是家长忽视了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与孩子共处能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除此以外,与孩子共处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所具有的辐射性,通过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为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一个可以效仿的模式,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书稿永远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都直接得益于童年时代他与母亲共处的时光。他自己说过:“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的母亲就是用自己平凡而朴素的母爱,影响了老舍的人生。老舍每次回忆起来,都对与母亲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念念不忘。

当然,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味地纵容和娇惯。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严”并不意味着对孩子动辄训斥打骂,而是以“爱”为前提。责任感、爱心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故事,而不是干巴巴的概念。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六人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现象已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有的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有的只知道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却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样,势必把孩子惯坏、宠坏。孩子不可能永远被大人捧着。他们要长大,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而社会既有晴空万里,又有雷电交加。漫长的人生道路不会一直平坦,坑坑洼洼、荆棘丛生在所难免,就看你有没有跨越的本领。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未来的竞争必将更为激烈。

言教不如身教。把对孩子的要求整天挂在嘴边,不如直接做给孩子看。陪孩子散步、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共同游戏就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好机会,也是给孩子播种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好时机。不要以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吃最丰盛的食品、穿最时尚的服装、用最先进的电脑、买最高档的用具就是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其实,当孩子渐进成熟的时候,他们的精神需要也渐进成熟,他们渴望与父母相处那融融的亲情和爱。

培养自信的孩子

拥有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因而比一般孩子更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东方之子》栏目记者采访邓亚萍时问道:“你怎么会每次都获得冠军呢?”邓亚萍举起一个大拇指,说:“我,自信!”可见,自信的力量非常大。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然而遗憾的是,缺乏自信的孩子仍随处可见。据加拿大《枫叶》杂志报道,加拿大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所对全国各地1000余名6~12岁孩子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4成人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还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却证实,实际这些孩子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能力上,比一般孩子并不逊色。

自信同时也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下面这个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找到了自信,也赢得了成功。

一天,幼儿园老师对一位母亲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当儿子问起妈妈老师怎么说他时,妈妈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妈妈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你并不是个笨孩子,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一次家长会,妈妈在等老师点名,因为她知道他孩子一直在差生中。然而,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提到孩子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走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儿子拿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哭起来。

母亲的鼓励为儿子找到了自信,可见父母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

孩子之所以缺乏自信,有的甚至自卑,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下面几个孩子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自信,从而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丽丽上小学二年级了,她在与小伙伴交往时特别不自信,总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做得好。前一段时间,班里选班干部,丽丽的票数很多,可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当。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丽丽当了班里的文艺委员。可最近由于组织联欢会受到了阻力,丽丽又开始打退堂鼓了。

7岁的小杰米已对画画完全丧失了兴趣,认定自己不是画画的“料”。原来这源自3年前幼儿园老师对其所画的一幅画的随意评价,没料到这个随口而出的否定却在孩子心中生了根,使其对自己的画画能力产生了怀疑,最后做出了放弃的决定。

还有的孩子则是由于盲目地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难以自拔。6岁的苏珊一心想夺取学校钢琴大赛的冠军,但未能如愿以偿,由此她断定自己缺乏弹琴的天赋而放弃了练琴。之后,当母亲逼着她练琴时,缺乏自信的她竟手指哆嗦,连最简单的练习曲也弹不好了。

这3个孩子的表现是许多孩子身上都有的一种表现——就是缺乏自信。

专家们强调,孩子一旦对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跟着连带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此外,如果发展到严重的自信心丧失,那么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其中包括:对他人或社会明显表现出抗拒心理(如拒绝上学、自暴自弃、厌恶集体活动等),或有时又表现得对家长和老师过于顺从以致完全丧失自我。

那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呢?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合理化的建议。

(1)真诚地赞扬。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真诚地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件成功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记住:赞扬必须发自你内心。若孩子发现你在故意夸大其词,或言不由衷,那么这份赞扬的“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敏感的孩子就会有“你在做戏给我看”的感觉,或至少认为你对他的期望不像对其他孩子那么高。要避免孩子对你的赞扬“不领情”,你的赞扬应该既具体又准确,如:呀,你的画确实很美,尤其是那金鱼的尾巴,画得真是逼真、漂亮极啦!

(2)中肯地分析。通过你耐心细致又合情理的分析,让孩子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兴许别人在某些方面比你行,但你完全可能在另一些方面比他行。当孩子在学习外语上确实缺乏天赋时,你可明确地向他指明,他在数学或歌唱方面可以超过别人。

(3)多提供尝试的机会。提供尝试的机会也意味着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潜能。如,可以鼓励一个因不善发言而羞于上台的男孩为全班小朋友讲故事,当然事前应帮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孩子果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那么他的自信心势必大增。

(4)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增大成功的几率,从而更好地帮助其克服自卑。

(5)让孩子有成就感。除了经常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建议外,家长还可引导孩子做一些对家庭或社区有用或有益的事,诸如种棵小树、买点食品等。要知道,正是由于完成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会觉得自己并非无用之人,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6)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和合作的美妙,而会冲淡其心中深藏的自卑。

(7)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心。当看到孩子不断因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心时,还要不断地巩固其自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就会每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巩固这种宝贵的感觉,长此下去,会自然而然地远离自卑。

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

兴趣才是学习中的必备的条件,它常常可以把非常枯燥的课程内容变成活泼、有趣的东西。

雅克·玛丽泰恩曾在他的《教育向何处去》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学习的内容永远也不应当作为僵死的东西去消极地或机械地接受。这种僵死的知识只会使人的头脑变得呆板起来。相反的,学习的内容应当通过兴趣使之成为大脑的一部分,这会使大脑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就像扔进火炉中的木头,这块木头也会成为火焰,使炉火更旺。”

孩子的各项能力总是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兴趣又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尽早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打下快乐学习的基础。

这里所提到的“兴趣”,就是指带有某种强烈倾向性的求知欲望,是促使自己从事某项学习,解开某个奥秘的不可遏制的激情和力量。可以说,兴趣就是学习力中最充沛、最快乐、最轻松、最美好、最活泼的品质。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目标专一、不知疲倦的执著追求。根据我们的研究,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学习的科目有兴趣,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就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70%~80%;反之,积极性就会很低,只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20%~30%。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兴趣,世界上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对他也是没有用的。别人无法替他去感兴趣,再优秀的父母和老师也无法把兴趣强加给他。

就像达尔文一样,他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激发了他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大热情。他开始到郊外收集各种动植物,然后认真地制作成标本。中学毕业后,达尔文应父亲的要求去了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因实在没兴趣而中断了学业,后来又转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达尔文仍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阅读生物学书籍和采集动植物标本上。他曾在自传中回忆说:“在剑桥的时候,没有一项工作比收集甲虫使我更为热心,更感兴趣了。”后来,也正是这种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驱使他在1883年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举世闻名的环球考察,最终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达尔文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成功,学习上的成功又会提高学习兴趣,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对学习厌腻,学习必然失败,学习失败又加重学习上的厌腻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在这里有必要讨论如何打破这种怪圈,让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学习兴趣是既可以改变,又可以培养的,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幼年时期对音乐并不是很感兴趣的,他父亲聘请当时最有名的音乐家来教他钢琴和小提琴,并经过他自己的刻苦努力,他才对音乐产生了兴趣,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因而,任何学习的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兴趣呢?这是一个在教育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这里就此问题简单的谈一谈。

1.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由于孩子与成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决定了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成人的学习更多着眼于书本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而幼儿阶段孩子的学习更多从物体的色彩、图画的线条等表观来进行认知。孩子对事物有独特的视角和解读方式,将成人的想法和感情强加于孩子,是件愚蠢的事情。家长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并且养成习惯。

2.珍视孩子的每一次尝试

对于孩子的每一次尝试,不管他做得如何,家长都要给予适当的赞扬,这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例如,儿子嚷着买玩具飞机,爸爸可以说,不如爸爸教你折个纸飞机吧。儿子欣然同意。爸爸边折边给他讲解,折好后儿子非常高兴,自己也想尝试折纸飞机。第一次折出的根本不像飞机,但爸爸还是鼓励儿子,说:“比爸爸第一次折的好多了。”听到爸爸的表扬,儿子的兴趣更浓了,一连折了好几个飞机,慢慢地越折越好。

3.尽量亲子共读

孩子年龄小,很难安分下来独自看书,这就需要家长抽出时间来进行亲子共读,逐步引导孩子对书本感兴趣。亲子共读时,建议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先示范复述,然后再让孩子尝试,即使孩子复述的内容并不完整,也别忘了鼓励和表扬,给孩子以满足感,从而养成学习的兴趣。

4.使用游戏和情景假设形式

游戏是父母与孩子进行直接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发现孩子兴奋点和不足之处的方法,这种亲子教育能寓教于乐,寓教于玩,非常直观形象。游戏的素材可以是身边小事,也可以是寓言或童话,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孩子熟悉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5.多带孩子接触外界,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空间

孩子的各种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健康等情商元素,都是以后学习、为人处世的基础,决定了日后发展的持续力和可塑性。因此,这个阶段不能以认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等量化的东西为衡量学习程度的标准。家长不妨多带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孩子创造更多学习的空间。譬如,到外面碰到熟人时,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到别人家做客时,学习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在超市购物后,可让孩子自己排队付钱,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从日常身边的小事开始,多角度、多层面地拓展孩子学习的宽度。

小卡尔威特所著的《后天神童》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都喜欢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只要有兴趣,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如果不喜欢,不论怎样强迫都产生不了作用。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一样,学习不是负担、更不是烦恼,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最好的驱动力。

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

两个人从同一座城由内往外望。

一个人望的是泥土,一个人望的是星星。

关于乐观,法国作家阿兰在论述把快乐的智慧用于和烦恼做各种各样斗争时说:“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乐观,有的消极。乐观的人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是一个容易成功的人。所以积极乐观的心境能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并提高学习效率。消极的心境则会妨碍学生的学习,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陕西省西安市某初三学生刘燕学习成绩很棒,许多同学都非常羡慕。有一天,刘燕的同学去老师办公室,听到了老师这样一番话:“刘燕真是只快乐的小燕子,歌不离口,笑容时时刻刻都挂在脸上。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开开心心的,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心情特别愉快。”这个同学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刘燕能得到老师的器重,同学们的爱戴,原来乐观豁达的性格在这里起着很大的作用。知女莫若母,刘燕的妈妈也曾经乐呵呵地告诉大家:“刘燕最大的优点就是乐观,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总是乐观积极地去面对,才有今天的好成绩。”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刘燕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都很高,她自己还戏称,所有的成绩都源于“我是个乐天派”。

从刘燕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乐观的品格,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一个孩子如果拥有乐观的品格,便会拥有对人生的自信。

在家庭中,乐观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思想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那么如何培养乐观的孩子呢?父母培养孩子乐观的品格,可用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随时从父母那里得到坚定支持的孩子,会认为生活可以信赖,人生充满机会。即使生活中偶然出现艰难、失望的境遇,他们仍然能够对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

尊重孩子,是对孩子表示支持的最好方式。母亲在听孩子说话时要热心、不急躁,无论孩子说什么都要表现出兴趣,切忌咒骂或讽刺挖苦。

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你真蠢,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会损害孩子对自身价值的承认以及对你的信任。你不妨换一种口气说:“没有关系,以后多注意点。”

做父母,就是要用一颗纯净的心去理解孩子,爱护孩子。

但是,父母千万不要把疼爱变成瞎吹滥捧。不分青红皂白地赞扬孩子,会增加孩子的无助感。因为,孩子对过分的夸奖有着敏锐的直觉。

2.对孩子说“你能做好”

乐观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能够驾驭生活,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够摆脱人生中的痛苦。作为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切合实际的期望目标,并且清楚自己的孩子要怎样做才能达到那个目标,最后,对孩子迈向目标的每一个细微的进展,都给予鼓励和赞扬。

3.父母要保持乐观情绪

孩子不可能总是按照父母说的那样去做,但肯定会仿照父母做的那样去做。因此,要想孩子乐观,父母自己必须表现乐观。看着母亲一边料理家务一边哼着小曲时,孩子自然会感到快乐。

如果父母整天抱怨,表现很悲观,孩子自然不会觉得快乐。在生活中,父母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常说些积极乐观的话,比如孩子抱怨说:“我太笨了,连足球都踢不好。”这时父母最好说:“你刚刚练习,踢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以后,经过努力,你一定会成为足球健将的。”如果父母是一个乐观的人,孩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的,几率就会相当大。

4.利用小伙伴的影响力

父母要懂得:孩子的成绩能被小伙伴承认,会增加孩子的自尊心,对培养乐观品格非常有好处。海伦8岁,上小学三年级,文化课十分出色,但体育课却不及格。汤米的体育课特别好,文化课却是中等。海伦的母亲让她向汤米学习体育。海伦说:“汤米文化课不好,我不喜欢他。”母亲说:“他教你体育,你帮助他学文化课,你们正好可以取长补短。”海伦同意了母亲的做法,几个月后,她在体育课上取得了好成绩。

这种影响力的诀窍,在于利用孩子的攀比心理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并乐观地改变自己的不足。父母应该经常把自己如何交友,如何赢得朋友的尊重,如何保持友谊以及这一切对人如何重要的经验告诉孩子,设法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鼓励他们多向别人学习。

孩子对新伙伴的个性很敏感,父母要多引导他们全面地分析新伙伴的优缺点,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乐观的生活能培养出孩子豁达的心胸和充分的自信,这是生活中一个良好的习惯,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父母,请帮助孩子养成这种乐观的精神,它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

自己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谢德林

50年前,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针对父母对孩子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50年过去了,今天做父母的对孩子过度照料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现象更是有增无减:孩子已经会自己吃饭了,父母还要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会走路了,父母非要抱在怀里不可,从这个大人手里传到另一个大人手里,不让孩子双脚着地走路。

某大学开学已经一个星期了,但校园里仍处处可以看见慈父慈母的身影,处处可以感受到这沉甸甸的爱。一位著名高等学府的教授先生,千里迢迢把孩子送进了大学。由于学校在安排床位的时候,出现了疏忽,把两个人安排在一个床位上。这种小事,让女儿自己去说明一下,问题就可以解决,但教授先生却自己找到了学生公寓管理处。完成了送孩子入学的任务之后该回家了吧?可他就是放不下这颗牵挂的心。每天,女儿在教室里上课,他就在外面扒门缝。估计女儿快下课了,他就先到食堂给女儿买好饭菜,等着女儿来吃。

说起来,在这篇案例中这样的行为简直不像一个教授所为。然而,这却是一件实实存在的真事。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但是,过分地宠爱只能培养出软弱的“小绵羊”。而只有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才能培养出优秀自信的孩子。

在上海,有一位明智的父亲,学校组织学生到离家20千米以外的森林公园活动。他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先教孩子记住从家里到森林公园的路线,再给他一张地图,然后要他一个人骑自行车去。孩子从来没有单独去过这么远的地方,作为父亲,与其他父母一样,当然也放心不下。于是自己也骑车跟在儿子后面,看到儿子不时停下来看地图找路,自己耐着性子默默地在不远处看着,当儿子埋头骑过公园大门却浑然不知时,也没有叫他,让他自己兜了一个大圈子再回到森林公园门口,虽然迟到了一刻钟,但这是他自己独立到达了目的地。回来后,孩子委屈地说:“人家都是由父母陪着来的,就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走。”经父亲开导,孩子由委屈而转为自豪,并说:“以后再远一点我也不怕了。”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活动能力,并使他在实践中增强了自信。

谢军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大师,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她的成就令多少人羡慕,然而您知道吗,她之所以有今天,与父母给她独立自主的机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982年,谢军12岁,小学快毕业时,是升重点中学还是学棋,两条路任她选择。谢军和她的一家人,似乎都处在十字路口上,需要决定前进的方向。谢军在小学6年中,7个学期被评为三好生。学校当然要保送她上重点中学。这样品学兼优的孩子,谁见谁要。国际象棋的黑白格同样牵引着谢军和她的一家人。真是举棋不定。是走妈妈的路,将来进高等学府,还是当运动员呢?谁也拿不定主意。还是妈妈做主,她叫来了女儿,用商量的语气说:“谢军,抬起头来,看着妈妈的眼睛。你很喜欢下棋,是不是?”这是母亲对女儿选择道路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女儿将来命运的提问。家庭是民主的,对孩子采取了审慎的商量的办法,充分尊重女儿的意见和选择。谢军目光坚毅、严肃地看着妈妈的眼睛,坚定地说出七个字:“我还是喜欢学棋。”母亲得到女儿的回答后,她同意谢军的选择,同时又极其严肃地对女儿说:“好,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做出了这个重要的选择,今后你就应该负起一个棋手应有的责任。”一个12岁的女孩能懂得和理解这段话吗?也许思维发达和超前的谢军,听懂了妈妈的话,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应该承认,母亲和女儿的这段对话,谢军会受益一辈子的。假如当初没有这段话,或者是父母包办决定女儿的前程,都不会有今天的谢军,中国也没有今天的国际象棋“女皇”。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形成了习惯,既不用别人督促,又不需要努力。习惯不是某种行为的偶然表现,而是一个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生活是否舒适,也关系到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具备生活能力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会做,什么事情都难不住他,他的自信心就会很强。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事事不会做,处处有困难的孩子,不仅生活上会遭受许多磨难,还会逐步滋长自卑心理,以至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时代的车轮已经跨进了21世纪,资格社会已经在向能力社会转变,呼唤能力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而我们的一些家长,仍然对孩子管得太多。幼年时期,家长管吃饭、管穿衣、管睡觉、管游戏;上学后管接送、管学习、管作业、管书包、管文具,一直管到上了中学、上了大学,把行李送到了宿舍以后还会依依不舍,甚至陪读。如此下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实践能力怎么培养?不退化才是怪事!

所以,为了孩子将来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大胆地把手放开,让孩子从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开始。对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这个问题上,专家建议家长从以下几点入手。

(1)自己安排和自己负责。每次带孩子出门玩,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几次提醒,孩子便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孩子会表达会思考以后,可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里玩?准备做些什么?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优劣和可能性。当孩子要带东西出去而忘记带或把带出去的东西忘在外面而生气发脾气时,父母千万不能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每次注意给孩子这样的提醒,教育和帮助,孩子便逐渐地有了这种“负责”的意识。

(2)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孩子。你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所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了,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别人。

(3)给予充分的活动自由。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4)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父母应该陪伴在身边,给予鼓励。

(5)循序渐进,不随便批评。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对孩子的发展做出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横加斥责。

(6)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首先就要培养他们逐步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

(7)鼓励他们。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做”是他们锻炼的机会。

(8)不要代替他们。孩子动作发展成熟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了,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替他做这做那。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代替他们或强迫他们做时大不一样的。

(9)帮助他们。帮助就是指导他们去克服困难,这种帮助是为了使他们早日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关键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就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3~12岁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期没有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等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时候,父母后悔就来不及了。

昊天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拖拖拉拉。明明是快则半小时,慢则一小时的功课,他每天都能写3小时以上。母亲很伤脑筋。昊天的外公是教师,暑假的时候给昊天补课,发现昊天的反应很快,但是不专心,往往写几分钟就起来东走西走,每小时至少五六次以上。就这样,一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闲逛上面,难怪要用那么长时间完成功课。为此,母亲想出了各种办法,专门抽出时间陪昊天写作业。可是昊天每写几个字必围着屋子溜达一圈,即使有时候在母亲的强压下不能起身,勉强埋头写作业,可是只要母亲一离开房间,昊天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亲不能每天都专门陪读,所以昊天的毛病一直没有改进。

昊天写作业,已经长期养成不能专心的习惯,要他写作业时不起来走动实在不容易。孩子的不良行为,若是属于初犯,可以运用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削弱。但事实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为很少,多数是出现好多次以后才被发觉。这些长期塑造而成为的行为,父母或老师发现、求助的时候,已经相当牢固。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长期坚持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所以,父母要使孩子有良好的习惯,首先应从平常的家庭教育入手。

(1)从小培养。在生长、发育期,人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导。研究表明,3~12岁的孩子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12岁后,特别是18岁以后,孩子已经形成许多习惯,有旧习惯的存在,新习惯要扎下根来就困难多了。

(2)是从小事抓起。良好的习惯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如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体现在他不丢三落四,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等等。有些家长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是错误的看法。

(3)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趋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家庭环境建设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环境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他方面文化相比,亲和力、感染力更强。家庭文化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是父母的所作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

(4)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在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指导东西放回原处、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可惜孩子在幼儿园里习惯了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订严格的规范。即使有些规定,但由于父母对子女溺爱、娇宠心理的作用,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父母还必须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例如孩子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赞扬而继续做好事。“做好事”这种行为的增强是由于“他人赞扬”起了强化作用。强化是孩子行为塑造的重要心理机制。

(5)不能有例外。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如拾金不昧等,只要有一回因私心杂念夺去了孩子好品德的追求,重新做起来就会变得困难了。

(6)要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躬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只注重说服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是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

(7)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行为方式的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如何去做。

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

尊重是一道栅栏,既保护着父母,也保护着子女,使父母不用忧愁,使子女不用悔恨。

——巴尔扎克

在澳大利亚,家长们都愿意“蹲着和孩子说话”。澳大利亚悉尼市的玛蒂有一双非常可爱的儿女,一次去超级市场时,4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了。玛蒂在车门口蹲下,两只手握住儿子双手,脸对脸地,目光看着孩子的眼睛,极为诚恳地说:“罗艾姆,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对吗?”罗艾姆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下了。

澳大利亚母亲的言语和行为使人想到: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同时,家长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更用不着大声呵斥。

可是,我们有些家长,却常常站在那里,大声呵斥孩子:“过来!别摸!”“去!去!去!别烦我!”等等,居高临下,惯用命令式的语言语调。从说话的态度来看,中国父母比外国父母威风得多,可在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却并不可敬。

其实,是否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只是一种方式问题,重要的是在父母心中,是否把孩子真正当做和自己一样,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会影响到家长能否以正确态度对待与教育孩子的一系列问题。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但是,令大多数父母深感头痛的是: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总不以为然,还常常会视父母的谆谆教导为没有意义的唠叨,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父母的谈话方式有问题呢?

父母与孩子谈话的失败,不是因为缺少对孩子的爱,而是因为缺乏对孩子的尊重。一方面,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甚至比自己更重要;另一方面,在与孩子交谈时,他们又习惯于要求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做法包含了多么巨大的矛盾。它只会导致孩子对与父母交谈的害怕。要成功地与孩子进行有教育意义的交谈,父母必须始终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

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沟通最真实的内容是真诚,那么,要做到与孩子平起平坐,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措施是很重要的。

1.营造一个“聆听的氛围”

有了这种氛围,孩子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与我们商量,向我们征求解决办法才会变得平常而又自然。

2.营造一个“对话的氛围”

与孩子讨论问题的最佳时机,最好选择在全家人共同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活动中而不是所讨论的话题上,这样,双方才能感觉到轻松平和。

3.与孩子交流时,要以礼相待

只有真正尊重孩子,才会平等地对孩子以礼相待,因此,孩子才会在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如何说话,如何做事,自然愿意与父母交流。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丽宴席。

——爱默生

成都市一位初中女孩拉着父母走进一家服装专卖店,二话没说就上前挑选运动衣,当母亲说她穿的运动衣几乎还是新的时候,她却说,再穿就会落伍。旁边的父亲一边认同一边掏银行卡付款,说:“现在流行的就是要先学会花钱,才去学挣钱,讲节俭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一位读高中一年级的女生说:“我们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父母的收入微薄,但父母对我的消费从不吝惜,这两天为给我买一双鞋竟花掉了妈妈一个月的工资。”面对主动为自己高消费的父母,孩子有些不情愿:“没想到他们会舍得给我买这么贵的鞋,弄得我很尴尬。因为,爸爸妈妈在自己的花销上一贯斤斤计较,可有时却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本来只需七八十元就能买一双挺不错的鞋,父母却非要给我花钱买名牌。”

时代在变,消费观念也在变,但浪费永远是不好的。目前,像案例中这种父母主动为子女高消费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学生中并不少见,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也有不少父母以孩子身穿名牌为荣,认为孩子穿得体面,父母脸上也有光,认为做父母的苦一点不算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一位母亲说:“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不能让孩子也像我这样,看着孩子穿得体面、吃得舒服,我心里高兴。”

现在的孩子毫无节俭意识,随便浪费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某小学,老师发现很多孩子丢弃的东西,铅笔、橡皮头,捡回来堆满了一间屋。学校的广播不断广播,没有一个学生前来领取。

毛泽东对孩子的勤俭教育可以成为当今每一个家长的楷模。据载:当他的儿女们吃饭时若有谁的饭粒撒在了桌子上,他就要让孩子将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拾起来吃掉,并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给孩子听,教他们懂得农民种田的辛苦,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尊重别人劳动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相当严重,其中的大部分钱是可以节约的。孩子手中的钱来源于父母,从根本上来看,孩子的浪费是父母约束不力造成的。

勤俭节约既是对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用自己血汗钱购买物品的父母的尊敬。“以俭养德”的许多事例告诉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给孩子的永久的财富。

1.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开端

我们说“有钱难买幼时贫”并不是让孩子去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为孩子创造俭朴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继承中华民族的俭朴美德。

2.教会孩子量入为出

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道理,使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都是辛勤劳动得来的。父母供他的衣食住行的所需费用,都是花费力气挣来的。

3.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的习惯

首先,在使用学习用品上要讲节约,不要因为写错一两个字就撕掉一大张纸,不要老是碰断铅笔芯。同时,要在生活细节上养成节约的习惯,如:人走灯灭、一水多用、爱护衣物等。

4.要给孩子灌输知识的重要性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5.教育孩子要有长远目标

既然“身教”更胜于“言传”,请你务必给你的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要用你的行为向孩子表明: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就是财富,就是潜在的生产力。

让孩子学会宽容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宽容是一种美德。要孩子学会宽容,父母首先要懂得宽容。父母在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适当地给孩子给以谅解,宽容,往往比对孩子一味地批评处罚,更能让孩子心悦诚服,给孩子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南京市某中学生张燕对事斤斤计较,听到老师或家长一两句批评的话就接受不了,甚至痛哭流涕;对学习、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认为是自己莫大的失败、挫折,长时间,心情低落,寝食不安。最严重的是,她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有一天中午课间休息,因为一点小事,一个女同学和张燕的意见不一致,结果张燕当时就和那个女同学翻了脸,并且很长时间后,仍不能释怀,再也没有和那个女同学主动说过一句话。有时,还会为此而专门和这个同学对着干。

俗话说:“少年气盛。”一个人在青年时期往往认识不到宽容的人生价值,年轻人因为阅历浅、经验少,遇到问题后,容易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复杂,加之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事情感到无能为力,因此容易变得心地狭窄。在思想上表现为:遇到一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案例中的张燕即是如此,缺乏宽容心已成为青少年当中的普遍问题。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曾说过:“是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态度挽救了我。”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原来,甘地生于一个小藩王国的宰相之家。从小很少撒娇,性格又很内向。他特别敏感,自尊心很强,一旦被人奚落,马上就会哭鼻子。在学校受了批评,就难过得受不了。

少年时期,由于好奇,他染上了烟瘾,后来发展到偷兄长和家人的钱买烟抽,而且越陷越深。渐渐地,他感到自己的行为非常可耻,而且越想内心越痛苦,甚至想到了自杀。当终于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时,他便把自己的整个堕落过程写在了笔记本上,鼓足了勇气,交给了父亲,渴望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惩罚,以减轻内心的痛苦。

父亲看后,非常生气,心情十分沉痛。但是父亲深爱孩子,没有责备他,只是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久久地凝视着儿子。

甘地看到父亲痛心的样子,受到极大的刺激,更加悔恨、内疚、自责,深感对不起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从此,他痛下决心,彻底改正了错误,走上了正路,从那以后,思想行为上很少出现过失。事隔多年,每当甘地回顾那段经历,总是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甘地的事例说明了父母宽容的力量。在有些情况下,以宽容之心感动孩子比用武力征服更有效。因为这其中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对孩子认识错误的态度的肯定。父母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中,尤其是孩子有了过失而又主动认识错误的时候,应当以宽容的态度给孩子以心灵上的抚慰,进而强化孩子改正错误的勇气。而粗暴的打骂未必能够使孩子吸取教训。

有句古谚:“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即使别人错了,也要试图去了解他,理解他。容忍别人,宽容别人,同样能获得信任和支持。

那么,如何改变孩子不宽容的性格呢?

1.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于与人相处。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为何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会下棋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刚学下棋时,往往仅考虑自己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而不会考虑别人会怎样。只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后,才会考虑我怎样,对方会怎样应对,对于对方的应对,自己应当如何一一应对。如此考虑的回合数越多,个人的水平也会越高。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能够“心理换位”,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老人的那份关爱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没有必要事事计较,事事都摆个公平合理。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创造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在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缺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是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务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如让孩子了解各种奇观奇迹,观察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

教孩子必要的生存技能

我们得到生命的时候附带有一个不小的条件,那就是我们应该勇敢地保护它一直到最后一分钟。

——狄更斯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求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本领,使他们有勇气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与困难。一味地将孩子护在怀中,就限制了他们发展能力的空间,使他们在未来的独立生活中束手无策。同时,父母过于紧张的保护意识,也容易使孩子心生恐惧,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威胁,养成谨小慎微的性格,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首先自己就把自己吓住了。

哈尔滨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媛媛在上学路上,迎面走来两个男子,她只觉得一阵头晕,便不省人事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睁开眼睛,感觉躺在一辆疾驶的汽车上。车上坐着4个男子,听他们说话特别“横”。媛媛把小脸缩进很厚的围脖里,眯着眼睛假装昏迷。汽车穿过哈尔滨至宾县17公里处时停了下来,趁车上4个男子下车“解手”之机,媛媛轻轻地将车门打开一条小缝,顺势溜到公路边的一条沟里,滚了一身雪,拔腿就往来的方向跑。媛媛一边跑,一边记着清醒后在车上看过的路标。

天黑了,她一天没喝水也没吃饭,又累又饿。她隐隐约约看见前面一片亮光,便奔了过去,这是哈尔滨车站,离她下车逃跑的地方已有二三十里路。她掏出兜里仅有的5角钱,找到一个公用电话亭给家里打了电话。

电话铃响了半天,没人接。此时,她的爸爸妈妈正和老师、亲属们到处找她。路上,媛媛遇到一个阿姨,按照阿姨的指点,她坐上了65路车。

65路车的一名男乘务员见媛媛迷了路,当车到终点站时,主动把她领到14路车站,送她上了车,并嘱咐乘务员让孩子在经纬街下车。媛媛推开家门闯进家时,已是晚上7点30分。

媛媛之所以能逃出虎口,是由于她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做法,如假装昏迷、记住路标、趁“拐子佬”解手之机,及时跳车、寻求他人的帮助等,否则,她肯定难以劫后余生。媛媛这种本领除了她求生的本能外,恐怕首先得益于父母平时注意培养她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她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因此,父母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一般来说,需要父母指导孩子掌握自救的常识有。

(1)遇到麻烦找警察,遇事拨打“110”。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可以求助他人,比如:商场、电影院等处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人帮助多一个生存的希望。

(2)当遇到意外事故流血较多时,应当马上用干净毛巾和纱布条扎紧伤口、减少流血,然后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者向家人呼救。

(3)家中发生火灾时,应该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报告自己的姓名、地址和火灾地点,然后立刻通过楼梯逃生,别乘电梯。以防电梯随时断电而被关在电梯里。如果无路逃生,则应马上躲进洗手间、关上门,然后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防止浓烟渗入,然后跑到窗前呼救。

(4)当遇到洪涝灾害时,如果不会游泳,要马上爬上大树或到高处呼救,等待洪水消退或营救人员的到来。

(5)自己不小心触电,可用另一只空出的手迅速将电线从手中拉出,解脱触电状态。发现别人触电,绝不可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正确方法是马上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将电线挑开,拉开触电者。

(6)煤气中毒。尽力打开或砸开窗户透气。发现别人煤气中毒,立即切断煤气。

(7)运动伤害后。处理的原则有五项: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保护的目的是不要引发再次伤害,休息是为了减少疼痛、出血、肿胀并防止伤势恶化。压迫及抬高也都有上述的效果。冰敷还能够有止痛的功能。严重的运动伤害则要迅速找专科医师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