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中,往往对“第一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了孩子重要的“第一次”。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充满情感、充满创造、充满自信的“第一次”,他们渴望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他们期望大人的引导;他们需要别人的信任……如果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就会失去许多激励孩子上进的良机,以致使孩子走向消极的方向。因此,对于孩子的每个“第一次”我们都要重视起来。第一次用筷子——孩子手的协调性发展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科学家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质和手指相关联的神经所占面积最广泛,大拇指运动区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手和大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位对手脑关系作过多年研究的学者指出,要培养聪明伶俐、才智过人的儿童,就必须让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因为手指活动能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促使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进一步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的结果使儿童心灵手巧。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皮质细胞在3岁时已基本分化完成,所以这个时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介绍,家长对3岁前的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开发智力。让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作为训练手脑并用的内容之一。
然而有些家长迟迟不让孩子用筷子进餐,主要因为孩子用筷子不熟练,边吃边掉饭粒,吃得太慢,于是家长总是让孩子用小勺进餐,从而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以致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会直接造成学习能力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儿童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做作业拖拉,精细动作差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讲话结巴不流畅,有的易紧张、胆小、不合群。
可见儿童协调力差多数是由家长造成的。因为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保护,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剥夺。儿童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孩子的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能力差等,最终造成学龄儿童的学习效率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差。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运动协调性的训练要从小抓起,尽早发现孩子的行为问题,并在15岁以前进行心理辅导和系统训练,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所以对父母来说,选一双可以吸引孩子而又健康的筷子是尤为重要的。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使用筷子。那么使用筷子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强化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使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使用筷子是一种复杂、精细的运动,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及50多条肌肉,一日三餐使用筷子,对儿童来说,是锻炼手功能的好机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使用筷子越早的孩子,动手能力就越强。
2.促进视觉发育
其实在使用筷子夹食物之前,离不开眼睛的视觉定位,即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再将它们分别所得的物像融合成一个单一具三维空间完整的像。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两眼外肌的平衡协调,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有共同的视觉方向,以及大脑皮层中枢对成像的完善的融合机制,绝非一日之功。因此,经常使用筷子能促进视觉的发育,对预防斜视和弱视都是大有帮助的。
3.健脑益智
正如前面所讲,使用筷子需要依赖手部的精细动作和眼睛的视觉定位,但更离不开脑部通过神经反射对它们的调节和修正,即手脑和眼脑反射。从大脑皮层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眼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他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从而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
虽然筷子的好处很多,但是对于筷子的作用不能盲目崇拜要看清它的缺点及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太小的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不适合用筷子
如果孩子的年龄偏小,如2周岁左右,此时才刚刚开始学用勺子吃饭,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饭的动作。手动作的训练虽然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但也要以大脑发育至一定水平为前提,所以“越早越好”的“早”也应有一定的限度。而其他智能训练也一样,要遵循儿童大脑发育的客观规律。
2.过早过激的教育会挫伤孩子吃饭的积极性
如果过早逼孩子用筷子,由于手的动作还未发育完好,不但学习起来困难,还可能会因为动作不协调把饭碗弄翻,饭菜弄撒。如果此时父母不够耐心,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责骂孩子,甚至大打出手,反而会弄巧成拙,挫伤孩子自己进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所以,家长要适当地锻炼孩子用筷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规律,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孩子使用筷子从3岁左右开始,循序渐进。对年龄太小的孩子,不妨为他准备一套包含汤匙、叉子、筷子的餐具,让他在平时随时都可以用他想用的餐具来练习进餐。刚开始时,孩子使用任何一种餐具,用哪种方法都无所谓。但从3岁后,在每次进餐时,父母就要留意让他以正确的方法拿餐具。如果吃到一半而换手或变成抓筷子的情形,无须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复不断地教导他正确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记清楚以后,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2.选择合适的筷子
一般市场贩售的塑料筷子对刚开始练习使用筷子的孩子来说,太滑了,不容易夹菜。孩子用的筷子要比成人的短些,最好是较细、圆的木筷或竹筷,以“手巧”促进“心灵”,以“心灵”来推动“手巧”。所以说,使用筷子对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动作协调性均起着重要作用。
3.不可以强迫孩子
家长要引导孩子使用筷子的兴趣,千万不可因为孩子不会用,弄得饭桌很乱就大发脾气,要多点耐心。
孩子学习使用餐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一定要有耐性。刚开始时,如果孩子不小心把食物洒出,妈妈也别慌,因为孩子自然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妈妈还可以趁机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适应力。而妈妈训练时也应考量孩子的发展,以免使敏感的孩子产生挫折感。不要动不动就责怪孩子,应给予必要的鼓励及适时的赞扬。
第一次制作——孩子的创造精神苏醒
家长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花很大价钱购买来的玩具,孩子没玩多久就厌倦了。其实主要原因是玩具是买来的,其中没有他的创造,没有他的努力,没有他的意愿。
而自己亲手做的玩具,也许没有流水线产品那样规范、标准,但这个过程中却蕴涵着孩子生命的活力,并不断激发起他们智慧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家长的参与,效果会更好。
要知道,孩子就是一本教科书,教父母学会忍让、宽容,学习很多原来自己不接触、不知道的事物,甚至理解生活的真谛。
我从来没做过什么手工,后来跟着孩子开始学习做手工,一个国庆假期时,我决定要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女儿刚吃完一盒饼干,我发现盒子挺好看的,就对女儿说,不如我们用它做个房子吧。玥玥很高兴,拿着剪刀就开始剪纸和双面胶,还不停出主意:妈妈,我们的房子要有门,我们的房子要高高的,要有红色的房顶,要有窗户,有空调,还得有小小的人……经过孩子的创意指点,我们花了一个晚上完成了合作的第一件手工作品,女儿很有成就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保护和发展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性,但由于对孩子的一些创造性表现不太了解,往往在无意中压制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每个孩子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奇思妙想。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快乐、有趣的童年,让她得到一个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
有专家曾经总结出7种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
(1)示例直观模型。比如要让儿童雕塑鸭子,就领他参观海洋游乐中心的鸭子表演或者去参观博物馆的鸭子雕塑馆等。
(2)为儿童的想象力加油鼓掌。陪孩子多做一些塑形游戏,比如在家里捏黏土团儿或者面团儿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成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或是带大一些的孩子到陶吧去感受一下陶艺的魅力。听音乐时,大人不讲解,让儿童随着音乐起舞或者讲出故事。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使用方法。
(3)要常向儿童发问。多提“结果怎么样”“与什么有关系”“那么,还有什么”“然后又怎么样”等问题,这样,儿童自然会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力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产生的。
(4)采用创造性解答问题的方式,讲授科学知识。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间里绘画的方法。在儿童社会活动时间里,不妨让儿童猜一猜,假定17世纪的某个地方有秘密碉堡,王族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
(5)让儿童集中精力做事情。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可以让孩子多做些手工,例如削木头、针线活儿、编织活儿等。
(6)利用周围环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例如,有时可以让儿童看一看,电视机是否出了故障?插头是否插好?光盘是否插入?看看家里人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7)向儿童提出“假如发生紧急情况时怎么办”等问题。例如:“猫掉到井里怎么办?”“万一吃下橡皮泥怎么办?”“突然发生地震怎么办?”等等。别忘了,对孩子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在了解了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几种方法后,家长还要清楚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十戒”:
(1)如果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父母不要表示赞许,应要求他认真思考后再作回答。
(2)如果孩子间发生了争吵,不要用最容易的方法去解决。
(3)对孩子各种古怪想法可能蕴含的新意,不要视而不见。
(4)经常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不要漠视孩子的反应。
(5)不要侵占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
(6)不可指责孩子的幻想,应善于培养孩子不刻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7)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烦死了,我没时间回答你这么愚蠢的问题。”
(8)不要用应付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请求。
(9)不要对孩子言行不一,言不由衷。
(10)不要运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应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教育方法需做相应的修正。
第一次等候——孩子的情商逐渐确立
玥玥去超市时看到想吃的就要我给她拆开来吃,我就告诉她现在还不能吃,一定要付了钱才能吃,因为这不仅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而且保安叔叔会来批评我们的。说着我还特意指指超市的保安,她相信了,虽然还是很想吃,但会要求我快点去付钱。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她学到了“超市的东西必须付过钱才是自己的”道理。
还有在吃饭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情况。以前见我端来刚出锅的饭菜放在桌上时,玥玥总是忍不住想马上吃到嘴,因为太烫吃不到,她大喊大叫几声就跑开而拒绝吃。但是最近她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她没有像以前那样浮躁,当我告诉她等待的时候,她就马上安静下来。很开心看到孩子这种表现,说明她的情商已经开始确立了。
第一次等待意味着孩子的情商正在逐渐确立。其实“抱怨”和“顺毛驴”都是低情商的表现,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差、无确定的目标,也不打算付诸实践、严重依赖他人、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应对困难能力差、生活无序和责任感不强等。如果孩子出现以上情况,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该去培养孩子的情商了。具体方法如下:
1.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要提高他们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学习地点还是幼儿园。因为只有集体的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才能使孩子养成快乐的性格和乐观幽默的品性,才能让他们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技能。
2.为孩子创造丰富的游戏活动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工作。”孩子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喜爱游戏、乐于游戏,进而在游戏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知识中成长。同时孩子在游戏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积极愉快的情感。给孩子创造的游戏活动应该是健康的、丰富的,为孩子喜爱的。
3.为孩子创造合作的机会
合作交往是孩子快乐的重要源泉,孩子在合作交往中既享受了快乐,又制造了快乐。让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相互关爱,使他们懂得了被人爱和爱他人都是快乐的。同情和关爱他人,也是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对独生子女的家长来说,孩子在这个方面的情商如何,更是关系重大。我们应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给孩子关心别人的机会,和他们一起进入快乐的交往游戏之中。
4.做孩子模仿的榜样
快乐的性格基础是在幼儿早期生活中奠定的,家长的态度、生活习惯,哪怕是一些高兴的动作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以后都会慢慢变成孩子的性格特点、情商的一部分,甚至家长的一些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长自身的思想、性格修养和情感倾向时时都会影响着孩子、感染着孩子,因此我们不论心里快乐与否,都不要将负面的影响带给孩子,在孩子的面前应该永远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情。
早教专家冯德全认为:“优良性格有4个基础,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我认为这些性格品质其实都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孩子具备以上性格,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长期培养。
5.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好的如热情、欢快、乐观、和善等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应让它自由地表现出来;不好的如冷淡、抑郁、悲观、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情绪,要对它加以抑制和消除。同时,家长还要让孩子懂得应该在什么场合下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6.要注意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
家长要与孩子心灵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能够满足的,家长应该尽量予以满足;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则要向孩子说明不能满足的原因。家长千万不能不关心孩子的痛痒,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动辄训斥、打骂,压抑孩子的情感流露。相反,家长应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合理的流露,并要了解它的原因,需要解决的应及时处理。
7.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1)要为孩子创造各种社交条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要让孩子相识相伴、倒茶接待。孩子耳濡目染,就会逐渐学会待人接物之道。家长也要适当地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让孩子见见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这样,会使孩子增长见识、增强信心,孩子在社会交往时就会变得落落大方。
(2)让孩子抓住各种社交机会。家长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带孩子上车,要让孩子去买车票。如果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时,要让孩子当小主人,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如果孩子当了小干部,父母要积极支持。
(3)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互相学习怎样生活、怎样相处、怎样玩耍。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依赖,彼此尊重。
第一次挑食——分辨能力的觉醒
玥玥不爱吃鱼,但最爱吃火腿蛋。我就把鱼放进火腿蛋里,让玥玥吃。最初放一点,渐渐把鱼的分量加多,结果玥玥爱吃的“火腿蛋”变成了“火腿蛋和鱼”。这时我告诉她真相,然后说:“玥玥原来是喜欢吃鱼的!”
我并没有因为女儿的挑食行为而生气,因为挑食说明孩子此时分辨能力开始觉醒。分辨能力是指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它们异同的能力,它也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婴儿降生后,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大脑机能的发展在各种刺激的影响下迅速发展。0~3岁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此时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为他设计各种游戏,帮助孩子锻炼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让孩子在玩耍中提高分析辨别能力。下面是不同时期适合孩子的游戏。
1.适合年龄:0~6个月
宝宝从出生开始,便开始感知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们不喜欢喝自己口味不熟悉的奶粉,喜欢妈妈的怀抱。初生宝宝不仅身体各方面变化很大,同时他们的心理能力也在飞速发展。一般宝宝到了6个月的时候,他们就能分辨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明显表现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游戏一:红皮球,黄皮球,蓝皮球。
准备红色、黄色、蓝色的皮球各1个。妈妈拿着红皮球在宝宝面前轻轻晃动,告诉宝宝“红皮球、红溜溜”,引导宝宝的视线随着皮球移动。同样,依次让宝宝感知黄、蓝等其他颜色。
游戏二:找妈妈
宝宝睡醒或独自一人在摇篮中玩耍时,妈妈可在摇篮的一侧轻轻呼唤宝宝的名字,让他练习循着妈妈的声音分辨妈妈所在的方位。当宝宝的眼睛找到妈妈时,妈妈别忘了用亲吻表示鼓励。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妈妈还可以躲在另一个房间或某样物品的后面,轻声呼唤宝宝的名字,让爸爸陪着宝宝一起找妈妈。
2.适合年龄:6个月~1岁
宝宝明显比以前灵活了,开始坐、爬、站、走,视野更加开阔。他们的语言开始萌芽,对物体的区分和辨别能力进一步发展。例如妈妈说“欢迎”,宝宝就拍拍手;妈妈说“再见”,宝宝就摇摇手。此时,父母可以准备一些特征对比明显的物品让宝宝进行辨认。
游戏一:摇铃在哪里?
找出两个相同的纸盒,当着宝宝的面在一个纸盒里放入摇铃,在另一个纸盒中放入其他物品。然后妈妈把两个盒子的位置弄乱,分别摇动两个盒子,让宝宝凭听觉猜猜哪只盒子里有摇铃,并找到藏着的摇铃。
游戏二: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准备图片两张。妈妈和宝宝一起看其中一张图片,并引导宝宝说说有关图片的内容,如:“图片上有什么?分别在哪里?分别在做什么?”看完后妈妈让宝宝看另外一张图片,让宝宝说说这张图片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3.适合年龄1~15岁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物体的明显特征已经有了较好的辨别能力。同时,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注意到事物的因果关系,他们能够在偶然中发现新方法,开始探索达到目的的新手段。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寻找物体的明显不同点,为进一步提高宝宝的分析能力打下基础。
游戏一:找布娃娃
准备一只口袋,里面放一些体积较小的积木,同时准备一个布娃娃。妈妈让宝宝抱一抱布娃娃,摸一摸积木,然后将积木和布娃娃放入布口袋,让宝宝用手在布口袋中摸出哪个是布娃娃,哪个是积木。妈妈还可将宝宝的皮球、小汽车等依次放入布口袋中让宝宝辨认,帮助宝宝练习用触觉来分辨物品的不同。
游戏二:谁走错了家?
准备一只小筐,妈妈在筐中放一些苹果,然后故意放入一个橘子,提醒宝宝:“这是苹果宝宝,这也是苹果宝宝……这是苹果宝宝的家,哎呀!有一个宝宝走错家了,是谁呀?”让宝宝在一筐苹果中把橘子挑出来。同样,家长可将日用品、事物、玩具也分分类,让宝宝尝试根据物品的大小、颜色、形状、名称、种类找不同。
4.适合年龄15~2岁
这一阶段宝宝的语言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宝宝不仅能用外部动作来寻求新方法,而且也可以用头脑来思考、理解和区分事物的不同。他们对事物的分析辨别能力又有了提高。
游戏一:和糖宝宝捉迷藏。
家长准备一杯开水,将糖水拌入开水中,让宝宝尝尝味道,引导宝宝说:“甜甜的,糖宝宝躲在里面。”然后再准备两只相同的杯子,其中一杯为淡开水,另一杯放入盐,让宝宝尝尝这三杯水的味道,告诉妈妈哪杯里藏着糖宝宝。帮助宝宝练习用味觉来分辨物品的不同。
游戏二:哪个易拉罐是新来的?
妈妈准备同样的易拉罐数个,里面装上豆子。让宝宝摇摇这些易拉罐,听听声音。趁宝宝不注意,妈妈再放入一个装着沙子或其他物品的易拉罐,让宝宝辨别这些罐子哪个是新来的。
5.适合年龄:2~3岁
这个年龄的宝宝更能干了。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已经由个别性开始转向注意物体的某些一般性和概括性特征,能够分析辨别并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了。
游戏一:两个好朋友。
妈妈让宝宝一起整理袜子、鞋子时,准备一双妈妈的鞋,一双宝宝的鞋和一双爸爸的鞋。妈妈一边示范把两只一样款式的鞋放在一起,一边告诉宝宝:“我们让两只长得一模一样的鞋子手拉手站在一起好吗?”鼓励宝宝在一堆鞋中找出两只一样的鞋。
游戏二:谁在歌唱?
宝宝平时就爱敲敲打打,他们一方面对这一动作乐此不疲,另一方面对发出的各种声音也很感兴趣。妈妈可将会响的玩具放在一起,并用手帕蒙住宝宝的双眼,选择其中一样玩具弄出声音,让宝宝说说是什么玩具在歌唱。妈妈还可用筷子敲打小碗、玻璃杯子、搪瓷杯子等让宝宝辨别是谁发出的声音,锻炼宝宝的听觉能力。
游戏三:谁不见了?
选择三四样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让宝宝分别指认它们的名称。用手帕蒙住宝宝的双眼后悄悄地取走一样玩具,揭开宝宝的双眼后让宝宝说说“谁不见了”。妈妈逐步增加玩具的种类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多了谁”(让宝宝比较多了哪样玩具),“谁是新朋友”(比较出前后哪样玩具变换了)。
游戏四:开锁游戏。
妈妈准备锁眼不同(大小,形状等)的锁若干,引导宝宝:“我们把锁打开好吗?”示范开锁方法后,让宝宝也来开锁。宝宝学会后,妈妈把钥匙打乱后让宝宝找出钥匙把几个不同的锁打开。
第一次劳动——参与社会活动的开端
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手创造出来的。”斯特娜夫人说:“要想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必须尽早让孩子对工作、劳动感兴趣。”劳动是幸福之本,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从小不热爱劳动的孩子,便不会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
我朋友的女儿密密从小就没有劳动意识,她的事情都是由父母和爷爷奶奶包办的。上小学时,班级交代的劳动任务她总是完成不了,连简单的扫地她都不会,同学们经常取笑她,这使密密变得越来越自卑。
就这件事,我和朋友沟通后,她才意识到孩子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那以后,密密的父母鼓励她帮忙收拾碗碟,每次吃完饭后,父母都会指导密密把碗筷收拾好,然后端到厨房。接下来,再教她擦桌子、洗碗。
密密开始很不习惯,总是东一下,西一下。为了培养密密劳动的积极性,每次我的朋友都会表扬密密做得好,有进步。有时候还会给密密一些奖励,目的是激发孩子的劳动情趣。渐渐地,密密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再后来,她能做更多的事情。对于班级交代的劳动,密密也能得心应手地去完成了,密密的快速转变让同学们刮目相看。密密也渐渐改善了自卑情结,变得开朗起来。
这样的案例很常见,如今,在很多父母眼里,只要孩子有特长、学习好,就能“一好遮百丑”,“爱劳动”自然被排在了倒数第几位。然而,这个被人们忽视的“劳动”,恰恰对孩子的成长和他们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劳动可以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也是孩子走入社会的标志,有利于他们形成独立的品质、勤劳节俭的美德和健康的人格。那么,劳动具体有哪些好处呢?
1.劳动使孩子变聪明
劳动的过程就是动手的过程,它需要孩子细心地观察、关注一件事情,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把这件事做好。它刺激了孩子手、眼、脑的协调发展,拓展了思维,开启了智慧。在身体力行中,孩子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并对整个过程记忆深刻。
2.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实力
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他们从中学到了一定的技能技巧,看到了自己的实力,了解了自己、认识了世界。
3.提升情商指数
劳动能使孩子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遇事替他人着想,善良、有爱心。同时,劳动还能磨炼孩子的意志力,使孩子勇于克服困难、执著、坚韧,自信。
其实,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这个时期就是幼儿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是特别愿意劳动的,也就是所谓的“学习劳动关键期”。但是,如果这期间父母不让他们劳动,很容易就错过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最佳时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懒惰了。所以,父母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学习自理入手,引导他们做一些感兴趣且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要注意以下两点:
(1)年龄不同能力不同。3岁的孩子和8岁的孩子在动作能力、认知程度、体力、耐心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提出劳动要求时考虑到孩子的能力范围有所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做事的热情,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2)别怕“越帮越忙”。孩子越小,越可能帮倒忙,越帮越忙、越帮越乱,这时父母要沉住气,以游戏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把正确的方法示范给孩子;态度一定要温和,避免指责、训斥,多肯定、多鼓励,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对孩子来说,学着干活儿,既是劳动,也是游戏,更是孩子参与社会活动的开端。此时,父母在锻炼孩子劳动的同时,也要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你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为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条件
家长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主动为孩子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如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和邻居主动说话,来了客人让孩子尽主人的责任,拿水果来招呼客人等。
2.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教育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要总是玩别人的玩具,要拿出自己的玩具来一起玩,和别人一起分享。鼓励孩子请同学来家中做客,让他拿出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同学一起分享。
3.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如运动会、春游、表演、夏令营等,不但不应阻止孩子参加,还应鼓励他积极参加,既能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也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4.鼓励孩子交朋友
让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交朋友,父母要对孩子强化朋友的价值,让孩子看重友谊,鼓励孩子交往。
第一次与人交流——建立交际圈的开始
随着居住方式和条件的改变与改善以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幼儿之间的正常交往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孩子结交朋友,扩大孩子的交际圈,成为父母面临的又一新问题。
父母不能为孩子选择或确定朋友,但可以帮助他结交朋友。与邻居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可少。有的幼儿专家甚至认为,如果仅仅从幼儿发展这方面考虑,假如自己的孩子不能与邻居小朋友友好相处,宁愿搬家找个合适的小朋友,也不要使自己的孩子孤独起来。
2~6岁是人际交往智能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年纪的孩子,当妈妈生病时,能理解、感受妈妈的难受,并且说一些关心的话语;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学会克制独占、利己的想法,能与他人共同协商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由此可见,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
1.乐于分享
不懂分享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很难找到合适的伙伴。我们首先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榜样,并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一下,同时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当孩子和一个小朋友为了玩具发生争吵时,家长可以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要么两人轮流玩,要么大家一起玩,关键是小伙伴在一起要友好相处。
2.耐心等待
当其他小朋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时,当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立刻拥有时,家长要让孩子耐心等待,不要在此时此刻比高低、争输赢。父母可帮助他逐渐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秩序,学会“依次”办事儿。
3.遵守规则
在家庭内,父母与孩子游戏时要给孩子讲清游戏应有的规则,以及大家为什么要遵守;执行时尽量严格,不随意迁就孩子的喜乐。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取胜而多次破坏规则,家长完全可以停止游戏,避免滋长他的自我优越感。一旦孩子养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他在与家庭外的成员交往时,也就容易运用普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4.善于沟通
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当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就能比较容易地说:“能不能让我玩玩你刚才玩的玩具?”而不是粗暴地把玩具从别人手中夺过来。孩子如果能学会沟通,尽量用平和的语气与人交流想法,这会使他赢得更多朋友。
5.学会赞赏
要鼓励孩子赞赏对方,当其他小朋友做了好事时,要由衷地赞扬他们。除了通过语言外,也可以用拥抱、牵手之类的友好举动表达他对小伙伴的好感。如果一个孩子能经常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他就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6.拥有某种特长
有一位母亲曾对孩子说:“如果你不会游泳,别人就不会邀请你到游泳池玩。”这位母亲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就可以结交更多朋友。专家认为: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孩子的朋友不多,家长可以帮助他以某种爱好赢得更多的朋友。
7.友善的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动作表示出攻击性,比如叫喊、皱眉和紧握拳头等,而有些动作,比如微笑、赞赏、拥抱等,则表示出友善的意味。刚学步的幼儿由于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上的局限,他可能无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与年龄相仿的孩子交往时,会做出有些笨拙甚至粗暴的举动。对此父母不必忧心忡忡,只要多加引导,孩子会逐渐做得好一些。当然,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不能强迫他摆出一副看上去快乐的面孔,但可以跟他讲清楚,如果他总是愁眉苦脸,其他小朋友将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8.注意仪表整洁
要注意让孩子在吃饭、外出时都养成礼貌、整洁的习惯,这样他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如果一个孩子穿着肮脏的衣服,这可能是他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他的过错,但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因此,父母不要忽视让孩子学会注意自己的仪表。“外表美”与“内在美”原本就是统一的。
9.营造混龄交际圈
在孩子开始有与人交往的意愿时,父母就应努力给他创造一个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社交范围。大大小小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或有机会生活在一起,很自然就形成了兄弟姐妹的关系,年龄大的孩子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渐忘掉在家时接受帮助的特殊地位。小的孩子会用感激的态度服从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要求,大孩子不会像父母那样全面包办,他们会要求小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把玩具放进盒子里等。如果不服从,在玩耍时就不让他参加。大孩子的“不和你玩”是让小孩子最伤心的惩罚。为此,小的孩子必须“听话”,不敢像在家里那样,以发脾气来要挟大人。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可以在交往中得到有效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