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幽默脑轻松
11189800000077

第77章 敏捷含蓄的幽默

鹦鹉学舌令人讨厌,但应对中的“学舌”却会使人感受到快乐的存在。所谓“敏捷含蓄,机辩仿答”式幽默术,就是根据对方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语言形式,来构思自己的回答。一般说来,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在这些场合中,或者出现了不便于直接回答的问题,或者出现了别有用心的议论,或者出现了暗含侮辱的诘难……倘若应对不当,常常会使自己陷于难堪的境地。于是,“敏捷含蓄,机辩仿答”式幽默术便成了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武器,它在回避、辩辱、规劝、解窘等方面,能发挥出一些特殊的作用。

一个人的庭院中长有一棵千年古树,每逢炎夏来临,它都会用它满头的绿叶罩起一罗宜人的绿伞,给人以美妙绝伦的爽凉之感。但树的主人坚持要把此树砍掉。一天,他对妻子说:“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木,恰是‘困’字,不吉利吧?”他的妻子坚决反对,接口反问道:“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人,恰是‘囚’字,是不是吉利呢?”主人无言以对。

例子中,妻子的回答完全模仿对方提问的方式,纯朴自然,简明有力。

加拿大外交官切斯待·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时吃过外国奶妈的奶水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外国血统。朗宁采用了机辩仿答的形式进行回击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那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敏捷含蓄,机辩仿答”式幽默术的关键点在于“仿”字。掌握这种方法,必须首先掌握如何“仿”。在“仿”的方法上,一般有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一种是在思考方法上的仿。当对方用一种方法分析某事物或提出问题时,不妨模仿其方法分析别的事物或回答问题。比如:

一次,苏东坡问王安石,“波”字应当如何解释?王安石回答说:“波者‘水’之‘皮’也。”苏东坡马上反问道:“如此说来,‘滑’者即‘水’之‘骨’了?”王安石无言以对。

这里,苏东坡即模仿了王安石错误地解释“波”字的方法,来解释“滑”字。一旦连对方都认为结论荒唐可笑,那么他自己的前提也就不攻自破。

再如,一位牧师向一位黑人领袖提出诘难:“先生既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这位机敏的黑人领袖马上反驳道:“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呢?”

此例中,黑人领袖根据牧师的思维方法:“非洲黑人多,应去非洲”的诘难,进行仿答:“地狱灵魂多,何不去地狱”将对方逼入话题的死角。

再来看一则故事:

阿凡提因生活所迫,开了一个染坊,勉强维持生计。一天,当地一巴依地主,特意来刁难,他要阿凡提把布染成不黑、不白、不绿、不红……不是一切颜色的颜色,阿凡提立即答应了,并请对方在既不是周日,也不是周一、二、三、四、五、六的那一天来取货。巴依见讨不到半点便宜,便只好溜了。

这里阿凡提也同样是采用了模仿思考方法的手段来进行仿答,迫使对方认输。

形成仿答的另一种方法是在语言形式上进行模仿。即根据对方语言表达方式构思回答,首先是在语气上保持一致,其次是语句结构上完全一致。

古时候,有姓王的和姓范的两位大臣,因排名次而互不服气。姓王的被排在后面,于是他讥刺姓范的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姓范的立刻回答道:“淘之汰之,砂砾在后。”

这里,姓范的在回答时,既在形式上模仿了对方的语句结构,又有效地抓住了对方的缺陷。

“敏捷含蓄,机辩仿答”式幽默术只是幽默术中的一种,它比较适合使用于特殊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