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幽默脑轻松
11189800000064

第64章 极力夸张的幽默

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夸大或缩小,大肆渲染,引起极大的反差。夸张是文学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我们都熟悉的一些名句,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的艺术意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将抽象的、难以明言的感觉放大突出出来,将它合情却不太合理地借这种明确的、可感的形象描述出来。夸张更是现代艺术作品中经常用到的艺术手法。如小品、相声中经常用到的许多幽默手法就是借助夸张而完成的。

所谓夸张式的幽默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生活中的一些合理的冲突极力夸大,大肆渲染,引起与原来的合理的因素产生极大差别,从而在极不合理处产生幽默。

冯梦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推动了我国通俗小说的发展。他编写的《三言两拍》中有一个短篇故事,记载了大文豪苏东坡的一个幽默故事。

苏东坡有一胞妹叫苏小妹,由于受家庭影响,从小也能识字做诗。苏东坡是个长形脸,苏小妹抓住了他这一特点,极力夸张,大胆想象,戏弄苏东坡说:“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始到嘴边。”或许是她看到了苏东坡的“墙里秋千,墙外佳人笑”、“多情却被无情恼”词句中所表现出的脉脉柔情吧。但苏东坡不愧是才思敏捷,他眉头一皱,词上心来,迎“头”痛击,苏小妹虽聪明,却是额头较高,每每也是怕人看见。苏东坡回敬说:“香躯未到闺阁内,额角已列画堂前。”听完苏小妹生气地走了。

这兄妹二人做诗,令人捧腹大笑,但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他们都用了夸张渲染的手法。说他脸长却没有明确地指出,而说去年的相思泪,今年才流到口边,则自然可见他脸长到什么程度,说苏小妹人还未到,而额头早已伸到了堂前,也是突出了这一点。他们俩都抓住了对方的缺点,发挥他们极富创造力的想象,再加上极富文采的诗句,才创造出了这样含义隽永的幽默来。

古代也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急性人,干什么事都没有耐心,有天去吃饭,还没有进门便大喊大叫:“快,快把面端上来。”

而店主碰巧也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他把面端上来后,也是大叫道:“快吃,快吃。我要关门了。”

这个急性子回到了自己家里,生气地对妻子说:“饭没吃好,我要气死了!”

他妻子一听这话,一言不发赶快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那我赶紧得改嫁!”他妻子改嫁的第二天,后夫写了封休书要休了她,她生气地问为什么。后夫喊到:“为什么还不给我生个孩子。”

这几个人,一个比一个性子急,这是他们的性格特征,通过这一连串的情节、通过夸张的手法极力突出他们的这个特点,便产生了幽默效果。

运用夸张式的幽默时,应注意首先抓住对方的特点,然后要对这一特点进行大胆的想象,或者突出这一特点,将它取出后放大十倍、百倍,或者顺着他的这一特点而进行“似乎合理”的逻辑推理,从而产生强烈对比的效果。以上两则幽默恰好反映了这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