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幽默脑轻松
11189800000062

第62章 渔翁之利的幽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转嫁对方攻势也是一种化解,一种幽默。渔翁之利幽默术就是通过使对方之间或对方与第三方之间发生关系,自己趁机摆脱困境的幽默技巧。表面上看是一种“诡道”,有时甚至有不道德之嫌,但只要玩笑开得不过分,完全可以产生很漂亮的幽默语言和很强烈的幽默效果。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很机智的幽默技巧。

当你遇到困境时,摆脱的方法多种多样。就运用幽默的技巧来看,也多是针对对方的一些策略,就是说如何让对方的攻势在自己面前化解。渔翁之利幽默术则从另一个角度为你提供了一种摆脱方法。它不是让对方攻势化解,而是让这种攻势转移到第三方身上。或对方两者内部,发生方向偏离,将另外本来不相干的一方推入其中,或者说卷入第三者,让幽默发生在三方之间,而不是通常的两方之间,待矛盾在自己之外的两方之间引起时,自己则可趁机一溜了之。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种幽默术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化解攻势的方法。既摆脱了困境,又创造了幽默,当然也有点“损人利己”,因为自己毕竟把“祸水”引向了他人。让对方相互争斗,自己却坐收渔翁之利。

例如,一只皮球破窗而入,进了唐家太太的厨房。不久,一个小男孩过来揿门铃说:“我爸一会儿就来给你装玻璃”,果然不错,一个男子走上台阶,唐太太把皮球还给了那孩子,孩子走了。那人把玻璃换好后,说:“十块钱。”

“什么?你不是他的爸爸?”唐太太问。

“什么?你不是他的妈妈?”那人反问。

两个成人竟然被一个小孩子耍弄了。这个孩子运用的就是渔翁之利幽默术。他先欺骗那位装玻璃的男子,说唐太太是他妈妈,又欺骗唐太太说那位男子是他的爸爸,这样经过欺上瞒下,伪造身份,既拿走了球,摆脱了自己的困境,又逃避了赔偿,还通过自己的机智使两位成年人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表演了一套滑稽可笑的闹剧,产生了极强的幽默情趣。

幽默是一种艺术,艺术的表现手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渔翁之利幽默术作为一种幽默技巧,自然也不例外。可以伪造身份,进行“欺骗”,也可以运用模糊语言,进行掩饰。

例如,古代有一则流传很久的幽默,说的是有一个媒婆收受男家酬礼替男方说媒,男方是个豁嘴,她就对女方说:“男方有时嘴不严”,女家还以为男方说话多,不算什么大毛病,就酬谢媒婆,让她给男方回答,因为女方没有鼻子,媒婆就说女方“眼下没什么”。男方还以为家庭贫穷,无资可陪嫁,也不介意,直到进入洞房,方才真相大白,却也怪不得媒婆。

媒婆的“渔翁之利”不值得效仿,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某些经验,通过自己的能言善辩,巧妙地进行移花接木,既利用对方体现了幽默,又使对方怪不得自己。

渔翁之利幽默术的关键是要在第三方不知晓内情或没有意识到“阴谋”的情况下将其卷入矛盾之中,像前面例子中那位换装玻璃的男子,就是如此。他被小孩欺骗,卷入麻烦之中,成了小孩的挡箭牌,唐太太和那位男子就好比是鹬和蚌,待他们“相争”时,小孩俨然成了渔翁,乘机溜之大吉。幽默情趣便随之而出。

运用渔翁之利幽默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掌握分寸,不要开玩笑太过分,给别人造成较大伤害,“祸水”可以悄悄地引向别人,但不可以随便乱向别人身上“泼”,要让第三方或对方在受捉弄后,不但不恼,反而为自己的愚蠢而感到可笑,幽默效果也就出来了。第二,引入第三方的方法要隐蔽而幽默,体现出机智性而不是欺骗性,像前面那位小孩虽然用了欺骗的手法,但我们仍不得不佩服他的机智,原谅他的欺骗和“不道德”,不诚实的行为。另外一点就是不要给人留下“挑拨离间”的印象,要见好就收。渔翁之利幽默术因为要使幽默转移或扩大,所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你多学多用,活学活用,幽默同样可以随口“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