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幽默脑轻松
11189800000021

第21章 运用幽默的最高技艺

运用幽默的最高技艺要求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临场应变,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如此才能妙语惊人,产生具有生命力的幽默。事事都求“自然成文”为好,幽默也是如此。有准备的幽默当然能应付一些场合,但难免有人工斧凿之嫌;临场发挥的幽默才更为高明,更见风致。

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法国主考人向陆侃如先生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

陆侃如应声答道:“西北有高楼。”

他巧妙地利用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作为孔雀东南飞的理由。面对这样刁钻的问题都能机智回答,其才智当然令人惊叹。

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生活简朴,不大讲究穿着。有一次,有位衣冠楚楚但又不学无术的德国人,看到他衣袖肘部有一个破洞,便指着那里挖苦地说:“在这衣服的破洞里,我看到了你的博学。”

罗蒙诺索夫毫不客气地回敬:“先生,从这里我却看到了另一个人的愚蠢。”

德国人借衣服破洞小题大做,贬损别人,反映了他的无知和恶劣的品质。罗蒙诺索夫抓住这点,机敏地选择了与博学相对的词语“愚蠢”,准确地回敬了对方,使其自食其果。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正在主席台上讲话,一位矮胖子挤到主席台上,怀着敌意说:“我应当提醒你,马雅可夫斯基同志,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马雅可夫斯基见对方如此蛮横无理,马上接过对方的话来回敬道:“不错,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边说边用手指了指自己和那个人。

这里,完全是搬用对方的原话进行反击,但其反击的艺术和胆略,就等于把进攻者的长矛顺手拈来,然后倒戈一击,使对方防不胜防。

临场发挥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心智,它需要我们有冷静的头脑,保持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在各种晚会、文艺演出中,许多主持人、演员临场应变,妙语惊人,给晚会欢乐气氛推波助澜,也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喜爱。

巴基斯坦著名主持人穆哈米主持了一场晚会,这场晚会并没有其他节目,只是穆哈米和协助他主持晚会的几个文艺界著名人士在台上进行幽默机智的问答,而台下的观众始终兴致盎然,笑声、喝彩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下面我们看看穆哈米与著名影星雷利的一段对答。

鬓发斑白的影坛老将雷利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上台来,很艰难地在台上就座。看到这样一个老人,让人很自然地为他的身体担心。所以穆哈米开口问道:

“你还经常去看医生?”

“是的,常去看。”

“为什么?”

“因为病人必须常去看医生,这样医生才能活下去。”

此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

穆哈米接着问:“你常去医药店买药吗?”

“是的,常去。这是因为药店老板也得活下去。”

台下又一阵掌声。

“你常吃药吗?”

“不。我常把药扔掉,因为我也要活下去。”

穆哈米转而问另一个问题:“嫂子最近好吗?”

“啊,还是那一个,没换。”

台下大笑。

主持人与演员的对答几乎句句“带彩”,在这样热烈活泼的气氛中,观众是不会疲倦的。

临场幽默贵在及时发现并抓住“触媒”,由此巧妙联想,得体发挥。

有一位节目主持人机智幽默,在关键时刻能临场发挥。一个演员唱乐亭大鼓,鼓板没打几下,那鼓“砰”然落地,观众哗然。主持人利用演员弯腰拣鼓的机会亲切地对观众说:

“诸位,今儿个节目是临时加的,这位演员没来得及带自己的鼓,用的是别人的鼓,看来这鼓有点认生。”

又一次,一位杂技演员表演《踩蛋》时,不小心脚下鸡蛋被踩坏了一个,观众全然看见;演员很不好意思地又换了一个鸡蛋,主持人忙打圆场:

“为了增加艺术效果,证实鸡蛋是真的,所以演员故意踩碎了一个给大家看。”

不巧的是,他话音刚落,演员脚下又一个鸡蛋被踩碎了。观众马上转向主持人:这回看你怎么说。只见主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

“唉,社会上的伪劣产品屡禁不绝,看来不抓不行了——连母鸡都生产劣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