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幽默脑轻松
11189800000001

第1章 幽默是引发笑声的艺术

练箭

什么是幽默

幽默到底是什么?是欢笑、娱乐、快感?是荒诞、滑稽、讽刺、诙谐、揶揄、嘲弄、戏谑?是不协调、不一致、双关、比喻、夸张、格言、警句?是“预期之逆反应”?是“心理期待的扑空”?这些都与幽默有关,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幽默感,但它们又都不能等同于幽默。那么幽默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难倒了古往今来许多大哲学家和思想家。无怪有人说,幽默像太平洋百慕大三角区那样神秘,像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笑容那样微妙,像数学领域中哥德巴赫猜想那样深奥。虽然说对幽默的认识“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意见”,但大体说来,各家幽默理论虽然都不能完全精确地概括幽默的本质和特性,但却大多能反映幽默的一部分合理的属性或特点。尽管林语堂曾经警告说:“太庄重地介绍幽默,有点近于不知趣。”我们还是要冒着不知趣的危险,来谈谈我们对幽默的认识。

要说明什么是幽默,最好用具体的例子。

美国总统林肯才能出众而相貌不佳。他的竞选对手攻击他是两面派。林肯反驳说:“如果我还有另外一张面孔,我会带着这副模样来见大家吗?”林肯以一个自嘲式的幽默赢得了选民的信任和好感,取得了竞选的胜利。

难怪有人认为“男人情愿承认犯了罪,装了假牙,戴了假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缺乏幽默感。”甚至有人认为:“对于一个有幽默感和两条腿的人来说,如果不能两全,最好是失去一条腿。”话虽夸张,却可见幽默在文明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幽默和探讨幽默,使用幽默,感受幽默。

幽默似乎注定与笑声不可分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笑,幽默就是一种逗我们发笑的方法。笑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人却不会时时刻刻都想笑,要笑,能笑,笑是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才会发生的。幽默会引人发笑,所以,有人把幽默当成“善意的微笑”,“以笑为审美特征”,还有人把幽默奉为“引发笑声的艺术”,故而特别受到人们的注意。

人们的笑,可按照笑时的表情分为很多类。幽默可以使人发出轻松的微笑、快乐的大笑,也可以引起人们的冷笑、嘲笑或似发疯的狂笑等等。但幽默的目的并不是笑,而是人们在笑过之后所得到的深刻哲理和启迪,也就是说幽默存在于笑的背后。

现实生活里,很多幽默话是逗人开心的钥匙,纯属娱乐性质。例如,有一则《二大爷请客》的幽默笑话:

有一年春节,二大爷请客。二大娘忙里忙外准备,调凉菜时,二大娘一看香油少了,舍不得往碗里倒。二大爷一看急了,对二大娘说:“你真不明白,你往外倒香油时,想着这油是人家的,不是咱的,不就舍得倒了吗!”

据一些资料显示,笑话在西方已经形成了“笑学”这门新兴学科,如美国的华盛顿成立了“笑的电台”,专门播放引人发笑的节目。德国有专门从事笑的俱乐部叫“笑联盟”。匈牙利等国家的电视台经常有引人发笑的幽默小品等电视节目,公开出版的幽默漫画、书籍则到处可见。

笑的确是调节人们感情和情绪的“润滑油”。在一个科室或一个家庭,当人们工作紧张时都会有疲劳感,这时,同事中或家庭成员中如有人出来讲段幽默故事,顷刻室内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活跃。例如有一次,某单位职员们都在伏案工作,休息哨声响过,大伙也没有出去锻炼。这时,一位口齿伶俐的小姐讲了一段《演讲轶事》逗得大伙开怀大笑。故事说:

有一次,林肯正在演讲时,一个青年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两个字:“笨蛋”。

林肯脸上掠过一阵不快,但他很快恢复平静,笑着对大家说:“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全都只有正文,不见写信人的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刚才这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写正文。”

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许多长寿老人像大肚弥勒佛那样笑面人生。笑在社会生活中,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还可以增进友谊,缓冲矛盾,消除隔阂。

笑是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历史上马克思与诗人海涅有着十分深厚的友情。有一年,马克思受到法国当局的迫害,而匆匆忙忙离开了巴黎。临行时,他给海涅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朋友,离开你使我痛苦,我真想把您打包到我的行李中去。”把人打到行李中去这是不可能的事,马克思在同海涅开玩笑,娱乐了对方,显示了两人的珍贵情谊。

在我们中国,无论古代的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无论现代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还是普通平民百姓,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到处都可以听到笑声。到处都可以听到或看到引人发笑的文艺作品,如相声、小品、喜剧、哑剧等等,令人们开怀大笑,百看不厌。像那些被人们尊敬的笑星侯宝林、侯耀文、马季、冯巩、赵本山、赵丽蓉等艺术家,所以受到广大听众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就是他们给人们带来了笑声和乐趣,带来了幸福。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艺术工作,都紧紧与幽默联系在一起。

这样说来,幽默确属引发笑声的艺术,在各式各样幽默作品面前,人们笑得那么开心,笑得前仰后合,笑得泪流不止。人们向往着欢声笑语,所以,我们绝不可以小看了“哈、哈、哈”大笑几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