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小病不求医I:经穴按摩使用手册
11185400000006

第6章 按摩的操作要领

按摩主要是通过手来操作的,因此手法在操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在掌握各种手法之前,先要了解按摩手法的操作要领。

(1)体位:术者的体位要适当,应根据具体的治疗部位而选择具体的体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手法的作用,又使患者接受治疗时感到舒适。如治疗肩周炎,患者取坐位,术者站其患侧。

(2)力度:按摩的手法刺激量应由轻到重,开始的时候先用柔和的手法,然后慢慢加强,直至患者能忍受的最大强度。后者往往用于治病。治疗结束,再从强到弱,以便使患者有个适应的过程,不要从强突然停止。按摩穴位时应有“得气”感,即酸胀沉的感觉,这种感觉以通达深处为好。

(3)部位和强度的关系:在操作时,要注意部位和强度的关系。如腰骶、臀部及四肢外侧,可用稍重手法;反之,前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则应采用轻柔缓和的手法。

(4)角度:合适的角度在操作中也是特别重要的。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患者时,常采用各种牵、摇、扳、转等动作,这时,只有使患者的躯干和肢体达到合适的角度,才能使作用点达到患部。如对颈椎病采用扳动法时,患者应取适当角度,以使颈部放松,最好前屈30度,旋转45度才好发力扳动。这里所说的发力,也有着角度问题,否则不但收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会扳伤某些软组织。

(5)手形:术者要注意自己的双手动作及持握部位是否正确合理。手形适当,部位合理,操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协调一致。特别是一些复杂和难度较大的手法,更要掌握好手形和部位,否则,就会出现忙乱,以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6)方向:在运用手法时,要注意方向。所谓方向,就是手法是向心还是离心,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是向左还是向右。这些都应有明确的概念,假如方向颠倒,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