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智慧全书
11184100000061

第61章 “柔软”处世的艺术

犹太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质,所以想要和这么多各式各样的人相处在一起,一定要有“柔软性”。这样世界才可能平静,人们之间相处才会减少摩擦和纠纷。

《塔木德》告诫人们:

“应该经常像芦苇那么柔软,而不要像松树那么硬直。”

在犹太人眼里,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芦苇都能随风而倒,等到风停了之后,它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假如没有风,它就永远保持直立。可是高大的松树却因为硬直,强风一来就把它连根拔起。

由于柔软性不同,所以松树常常用来作为建筑材料,或者被当做生火的木柴;而芦苇则可以成为撰写《塔木德》和《犹太教则》的圣笔。

从芦苇和松树不同的最后命运可知:柔软和灵活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拉比,有很深远的思想,以至于能看透问题的方方面面。一天一个男人来找他,希望拉比允许他离婚。

“你对妻子有什么成见呢?”拉比很严峻地问他。

这个男人开始他冗长的抱怨。

“你是对的。”拉比同意地说。

然后,拉比转向妇人。

“现在让我听听你的说法吧!”他催促道。

拉比带着明显的同情听着。

“你是对的。”当她结束时,他以很肯定的语气说。

这时拉比的妻子出现了,她说:“怎么会这样?他们不可能两个人都对!”

拉比皱紧了眉头,细想了一下。

“你也是对的!”他做出了回答。

在一切都对的回答中,智慧的拉比一直遵奉芦苇草的处世哲学:拉比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诫人们在对待他人时,不要像松树那样硬直,应该多一些柔性,才能和睦无事。

但是,犹太人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软软的。一些犹太拉比曾这样劝诫人们:不要像海蜇那么软——全身都是肉,但也不要像石头那么硬——全身都是骨头,而要“软”、“硬”兼具,如此才是最接近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