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智慧全书
11184100000035

第35章 奋斗目标是前进的“马达”

犹太人因其民族的特性,所处的环境,普遍都能从小怀志,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正因为这样,许许多多的犹太人能集中人生有限的时间和力量去攻克一个目标,所以成功率比别人高。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就有了动力之源。在不断求索和前进的人生历程中,促人前进的“马达”源自于对既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爱因斯坦的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是世界公认的,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更是典型的为目标奋斗的一生。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的犹太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加上自己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平平。虽然有志往科学领域进军,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必须量力而行。他进行自我分析:自己虽然总的成绩平平,但对物理和数学有兴趣,成绩较好,自己只有在物理和数学方面确立目标才能有出路,其他方面是不及别人的。因而他读大学时选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

由于奋斗目标选得准确,爱因斯坦的个人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他在26岁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分子尺度的新测定》,几年以后他又相继发表了四篇重要科学论文,发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提出了光量子除了有波的特性外,还具有粒子的特性,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宣告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重大变革,取得了前人未有的显著成就。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与他能准确地选择学习目标和路子分不开的。他在16岁时就明白到: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学者不宜在这个海洋里无方向地漂荡,避免耗费人生有限的时光,应该选定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目标扬帆前进。爱因斯坦善于根据目标需要进行学习,使有限的精力得以充分利用。他创造了高效率的定向选学法,即在学习中找出能把自己的知识引导到深处的东西,抛弃使自己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东西,从而使他集中力量和智慧攻克选定的目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不但有可贵的自知之明精神,而且对自已确立的目标矢志不移。1952年以色列第一任总统魏兹曼逝世,鉴于爱因斯坦科学成就卓越,声名显赫,加上他又是犹太人,邀请他接受总统职务。他却婉言谢绝了,并坦然承认自己不适合担任这一职务。确实,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终生努力奋斗才实现了这个目标的。如果他当上总统,那未必会有多大建树,因为他在这方面未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又未曾为此目标作过努力学习和奋斗。

犹太人不管是从商从政或从事科学事业,都注重确立人生奋斗目标,先是确立目标,然后全力以赴而终至成功。犹太人在确立目标中注意切合个人实际和环境,不会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在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上。就像爱因斯坦不会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确立在总统位置上,即使别人推荐他往此目标去,他亦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