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血管生活宜忌与调治
11181800000006

第6章 服药的宜与忌

(一)宜

常用药的使用方法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的杀手。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服药无疑是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因而,我们有必要掌握几种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1.服用硝酸甘油时应采用坐姿

硝酸甘油是心绞痛患者病症发作时的常用药、急救药。不过,如果服用的方法有误,则会对疗效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服用硝酸甘油时若采取卧姿,就会增加静脉回血量,导致发病时间延长;采取站姿则会造成脑部缺血,容易出现眩晕、乏力,甚至昏厥症状。正确的方法是采取坐姿,把“硝酸甘油”放在舌下含化,2~5分钟以后,药效就会发挥作用。

2.降脂类药物宜空腹服用

降脂药以他汀类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卢伐他汀和弗伐他汀,等等)最为常见,使用也较为普遍。这类药物具有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副作用较轻,多数患者可以接受。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在使用此类药物时最好将用药时间定在饭前30分钟至1小时或饭后3~4小时。因为,如果吃饭时或饭后马上服用,他汀类药物就很容易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态反应,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加剧,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而且,如果食物中所含脂肪量较高,还会影响有效血药浓度,出现药物吸收障碍,降低药物疗效。

3.阿司匹林不可间断服用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服用阿司匹林以后,血药浓度会持续7~10天,有些患者在这一期间发现血压有所降低,便擅自停药。殊不知,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突然停药,极易导致血凝程度骤增,大大增加血栓的形成几率,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如果患者因阿司匹林对于胃肠道的刺激,感到非常不适,也可依据病情选用替代药物,或是在服用阿司匹林时配服一些维生素A,能减轻药物对于胃肠道的刺激。

一般来说,以每日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为准,患者的减药次数最好设定为每周一次,每次减药1/4为佳,如此持续1个月左右,再逐渐停药。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该如何使用一些常用药、急救药,是必备的常识,只有正确掌握这些方法,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我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正确看待药物的不良反应

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领取治疗药物以后,看到药品说明书上注明的不良反应,便非常担心,甚至不敢去服用这些药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不良反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的。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一般较低,而且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的。因而,该用药时要用药,只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到了然于心,注意检查自己是否出现副作用症状,必要时,及时向医生咨询或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就可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此外,大部分药物的副作用较轻。所谓“是药三分毒”,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想找到一种绝对没有副作用的治疗药,无疑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是较轻的,只要服用得当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伤害,也是能够避免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药物副作用呢?心血管疾病很难在短时间取得彻底根除,患者在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究其根由,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

1.个体体质差异

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引起不良反应有轻重。有的患者即使服药时间很长,也有可能没有太明显的不良反应。而某些人在服药很短的时间内,可能就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

2.药物本身之间的差异

如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都可用于治疗高血压,但某些患者可能对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对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能就没有太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患者原有其他疾病

如肠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在服用这类药物时,更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4.剂量过多

任何药物在服用过多的情况下,都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按量服用。

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利尿剂是缓解患者症状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是长期、大剂量服用利尿剂可能引起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甚至肠麻痹),洋地黄过量会引起倦怠、嗜睡、烦躁、昏迷、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抽搐、体位性低血压或血压下降、糖耐量减低等不良反应。

治疗高血压的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诸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可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痛、颜面潮红、多尿、便秘、踝部水肿、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力等不良反应。

注溶栓类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出血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出血仅表现为皮肤穿刺部位的瘀斑、皮肤紫癜、牙龈出血、血尿,血红蛋白没有明显变化,不需要进行输血;中度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肌肉深部出血,出现血红蛋白的明显下降,需要进行输血治疗;重度出血可能表现心包积血、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停止服药。这类药物还能引发皮疹、寒战、发热、心律失常等。

心血管药物一般都需长期服用,甚至需终身服用。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更好地依据病情适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更换药物品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止服药,并及时到医院向医生咨询,在医生指导下或更换药物或减少药剂。

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据研究表明,正确用药不但能将药物的效用发挥到最大,而且还可以降低药物的副作用。相反,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没有正确的服用药物,非但不会取得治疗疾病的效果,有时还会导致病情加剧,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所以掌握以下正确的服药方法,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站着服用口服药

除了硝酸甘油外,服用其他药物如果使用卧姿,药片容易在胃和食管内溶解,不仅会使疗效下降,而且还会对食管产生危害;服用药物后也不宜立即卧床,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引发药物性食管溃疡。另外,吃药时不要捏鼻子,否则容易使药物呛入气管或支气管,轻者咳嗽,重者会发生窒息。

2.温水吞服药片

干吞药物,容易使药物黏附在食管壁上,导致黏膜损伤,发生炎症或出血。饮水也不宜过多,约200毫升即可。

3.为药选好“旅伴”

不要以酒类代水送药,酒中含有的乙醇会与某些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很容易引起中毒;不要用饮料送药,果汁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可使药物糖衣提前融化,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致使药效下降;不宜用茶水或牛奶送药,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等物质,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它们都会使药品周围形成薄膜,降低吸收效果,而且,牛奶中的钙磷酸盐与药物反应后,还会形成难溶性物质沉淀。

此外,服中药时也不要加糖,尤其是红糖。因为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可与红糖中的铁、钙发生反应,导致药效下降。

4.按医嘱服药

有些食物可以增强或减少药物的吸收效果,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服用期间忌喝西柚汁、忌吃含盐高的食品,因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可以影响肝脏中某些酶的作用,而这种酶恰与降血压和抗心绞痛药物的代谢有关。以治疗心绞痛药物费乐的平为例,一杯西柚汁就能让体内的血药浓度上升134%,相当于服了2倍多的药,明显过量,无疑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而摄盐过多则会引起血压升高,降低降压药的疗效,同时加重心绞痛。

另外,有些患者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很可能会相互影响,抵消药效,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药物中毒。例如,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与甘草片就会发生药物反应,使药物失去疗效。所以,建议患者一定要按医嘱服药。

5.选择最佳服药时间

一些患者有在临睡前服药或卧床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其实,服完药马上睡觉,尤其是在饮水量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壁上,而不易进入胃中。而且,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情况轻者会感到吞咽疼痛,重者则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有许多药物性食管溃疡患者就是因为睡前服过胶囊类药物,如抗生素胶囊、感冒胶囊等而造成的。

6.正确理解“一日三次”

不要简单地按照药品说明书上写的“一日三次,饭前服用”的字样服药。“一日三次”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效果。

7.正确理解“饭前服用”

“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一大堆零食,那这个“饭前”可不等于“空腹”。而“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8.服药后30~60分钟再运动

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此外,有些药,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需含服,此时应将药品放在齿颊之间或舌下,不要吞咽,不要饮水,要使其自然溶解。糖衣片、缓释片、控释片不能掰开服用,胶囊类药物不要拆散服用,否则会失去保护作用。

正确使用中草药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草药的防病治病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可,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据有关专家表示,中草药对于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如黄芩、山楂、红花、人参等草药就具有降血压、调血脂、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不过,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使用中草药时,必须注意采取正确的服用方法,否则便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1.服药时间

中药成分复杂,影响吸收利用的因素也比较多,如果与食物共进,可能会因为彼此影响而干扰药效,达不到治疗心血管病的效果。此外,一些治疗心血管病的中药对胃肠刺激性较大,所以必须在饭后服用,所以说,服药时间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中药煎剂应该在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中草药的药效受食物影响。

2.服药次数及服药量

每剂中草药可被分煎2~3次服用,每次以小碗大半碗或玻璃茶杯大半杯为宜,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服药次数及服药量也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如果心血管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一日两剂,熬成药汁合在一起,平均分成几份,每隔几个小时服药一次,以便使药力持续、快速控制病情发展;而如果病情较轻,每天早晚各服药一次即可。

不少人在中药煎制中,都是熬一次,服一次。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缺点的:据测算,第一次熬药的药汁中药物有效成分熬出率为30%,第二次熬药为40%~50%,第三次熬药仍然有20%,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熬药的药汁中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差别较大,不利于保持相对恒定的药物浓度,容易影响疗效。因此,应当提倡一剂药三次熬所得的药汁合在一起搅匀后分三次服用,即熬几次都合在一起,分几次服用。

3.服药温度

为了顺应药性倾向、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呕吐等副作用,中药熬剂的服用温度也有要求。一般的药方采用温服即可,以避免对胃肠的刺激。

4.慎用偏方

使用民间偏方前一定要弄明白其中药物的通用名称和成分,留意是否含有有毒成分。例如,“朱砂煲猪心”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偏方之一,被认为可以治疗冠心病,但朱砂中含过量的汞,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服用。

(二)忌

不遵循服药时间规律

人体代谢、血压的变化、血糖的含量以及激素的分泌等,都有昼夜24小时的周期节律性变化,被称为“昼夜节律”或“生物钟”。因此,即使治疗同一种疾病,所用的药物种类、剂型、方法都相同,单用药时间不同产生的疗效就明显不同。心血管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不按时间规律服药,就会使药物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患者不按时间规律服药,常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定时服药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说明书上都写有每日服药次数,但很多患者都不按说明书服药,什么时间想到了就什么时候服药。这对患者的康复很不利。因为药物都有自己的“半衰期”,患者不定时的服药,可能使身体在某段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加重药物的毒副作用;或是在某段时间内血药浓度过低,起不到防病治疗的效果。

2.不注意药物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一般来说,药物基本都有饭前还是饭后服药的提示,但有些患者就忽略了这一点,自行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因为需要饭前服用的药物大多对肠胃无明显的副作用。但如果饭后服用此类药物,由于食物的阻碍或药物与食物发生反应的原因,从而会导致药效下降。饭前服药,可充分吸收这类药物,迅速发挥药效。需要饭后服用的药物一般对胃肠有较强的刺激性。饭后服药就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肠胃的刺激。如果饭前服药会损伤肠胃,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早、中、晚“一日三次”服药

药物说明书上要求一日三次服药,有些患者就简单地在白天分3次服药,而不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这种服药方法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可导致白天药物浪费,甚至加重药物的副作用;而夜晚服用量又达不到治疗疾病的药物浓度。

4.忘记服药,下回加倍剂量

有些患者在忘记某次服药后,往往自己在下次服药时加倍剂量。这种服药方式很不科学,很容易在某个时间段加大血药浓度,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

那么如何服药才能发挥药物的作用多呢?这就要患者在了解人体生物钟的活动规律下服药,患者如果能掌握这一规律,按最佳服药时间服药,才可能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具体来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遵医服药

因为患者身体、病情等情况因人而异,所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自身具体情况定剂量、时间。患者只需按照医生要求服药即可。

2.饭前或饭后服药需谨慎,不可随意更改

饭前服用的药物绝不在饭后服药;饭后服用的药物不宜饭前服用。饭后服用的药物,不宜饭后立即服用,因饱餐后食物还在胃中,就会延长食物在胃内滞留的时间,食物就妨碍药物的正常吸收。因此饭后服用的药物需在饭后1小时服用。

3.确定科学的服药间隔时间

服药间隔时间应是用24小时除以一天之内的服药次数,应当一天平分为3个时间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重于口服用药

长期以来,大多数患者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用药见效快、效果好。很多患者不管病情严重与否,就要求医生注射或输液治疗。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能口服不注射、输液,因为注射和输液存在较高的危险。

1.消毒和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危险

注射器不加消毒连续使用,用开水冲烫或消毒液浸洗代替消毒工作,或者消毒的温度不够或时间太短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危害。打针要求严格对针具、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否则就可能发生针眼处感染或深部感染,甚至造成败血症。由于不遵守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注射将空气注入血管,可造成空气栓塞,也有生命危险。

2.过敏反应率高

注射、输液比口服用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毒性反应也远比口服用药高。输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比口服药物更高。因口服药物要经过肠道吸收,可以将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同时还可以拒绝吸收对病毒不起作用的药物成分,能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且快,有些过敏反应甚至是致命的。

3.引起肺病变

任何液体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而这些微粒如果超过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的宽度,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在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静脉血都要到肺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废弃物的交换,不溶性颗粒由于无法通过毛细血管,就会滞留在肺部,无法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造成肺部堵塞,肺输氧功能下降,导致人体呼吸困难。这些堵塞物还会导致肺病变。

由于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本身具有的风险,因此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做到能口服就不注射、输液。但患者在有如下情况时可以采取注射或输液。

①吞咽困难,存在明显的口服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等情况。

②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而口服给药不易达到高浓度的情况;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给予紧急处治的情况。

③患者口服治疗效果差。

患病期间不当选药

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多,但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范围,所以“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然而由于缺少相关知识,部分患者普遍存在不当选药的现象。

1.用药过重或过轻

患者不听医生建议,自行认为自己病情过重或过低,因而在选药时没能选取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这很容易导致用药没有效果,或用药过猛,产生过多的副作用。不仅对治疗疾病没有效果,还有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重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2.患者自行购药服用

这种行为非常盲目,患者自己购药服用,可能因为药的类型不对路,非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会“招”病,用错药可能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患者应诊断后再对症下药。

3.凭“自我感觉”服药

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每类都有好几种,甚至几十种,每种药都有其适应证,并有一定的副作用。许多心血管病患者凭“自我感觉”服药,如心痛就拿出心痛定几片来服用。这类所选药物基本是患者一直沿用的熟悉的药品,是否符合患者身体状况也未曾可知,甚至有没有副作用患者也没有意识到。

4.滥服多种同类药

某些患者服用同类的几种药品,以为即使这个药品没有效果,其他的也能起效果。这种认识也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因为患者根本就不能确定哪个对自己的病有效果,可能服用的根本就不符合自己的病症。患者也不知道同服多种药品是否安全,因为有些药品同服可能引起患者中毒。即使符合自己的病症,服用的过量药品会在患者体内滞留,不仅使病毒提高耐药性,还会加重自身的药物不良反应。

5.患者频繁换药

治疗效果低下。某些药品的半衰期较长,药物的治疗效果还没有显现,患者就以为这种药品对自己没有效果,或听其他病友说某个药品对自己的病有效,就轻率地更换药物。而换的那些药品可能根本不适合自己的病情。

6.存在单一用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常年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从而忽视了冠心病并发症的治疗。单一用药这就无法与病情同步治疗,也无法治疗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血脂等疾病,而很多患者只注重降血压,忽略了降血脂,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对这些常见的、多发的心血管病,药物治疗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长期疗法。然而选药或用药不当,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致命威胁。更何况“是药三分毒”,服药总会或多或少对人组织产生一些副作用,尤其是现在非处方药非常多,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就有可能对治疗疾病根本没有任何效果,或是效果甚微,有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应学会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服用。

症状消失后自行停药

症状一消失,立即停药,这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非常常见。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等,目前尚无特效药,不是吃过几回药之后就好了,只有在长期服药控制过程中才能康复。即用药时症状可减轻,但一旦停药,症状又会恢复。心血管疾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甚至要终身服药,即使病情好转,也不应自作主张,随意停止服用药物。

以高血压患者为例,他们经常会把血压降低到正常值视为高血压已经痊愈了,但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可以降至正常,这时患者便以为高血压已完全治愈而自行停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又再次升高,这样会造成血压反复地出现降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这种情况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因血压波动幅度大,会可能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等。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下降,也应该维持服用量,或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增减服药剂量,切不可自行停药。只有血压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后,经医生认可才可停药。

再如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也是一种慢性病,它有心肌梗塞、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如果冠心病患者服药后以心绞痛等症状消失,就自行认定病情好转,停止服药,那么很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冠心病患者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心绞痛,还能引发冠心病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导致猝死。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骤然停药,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

由于心血管疾病多是慢性病,不是吃过几回药就可以痊愈的,它需要患者长期服药,即使患病症状已消失,也不可自行停药。否则不但可能引起疾病复发,而且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用保健品代替正规药品

有些心血管病患者总担心药品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认为“是药三分毒”,他们轻信保健品广告所说的“没有副作用,而且能治病”的言论,以保健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他们认为保健品能够降血脂,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还没有副作用,就擅自做主改用保健品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医生眼中是错误的做法。

1.保健品仅有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本不对疾病具有治疗效果。而正规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才投入市场的,是经过科学的临床试验和论证的,并对某种疾病具有明确治疗效果的物品。保健品无须经过医院临床实验便可投入市场,人们所夸大的治疗效果无从谈起。

2.保健品效果因人而异

保健品的制作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中医养生思想,科学配方制成的。虽然说明上说具有许多效果,但由于配方不同、原理不同,剂量不同、原料产地不同、工艺剂型不同都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因为人们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生活区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不同而起的保健作用也不同。如某种保健品保健功能对个别患者具有保健效果,但不能保证对其他患者有相同的保健效果。如体态肥胖的患者服用参类保健品就可能出现胸闷、头涨、心烦意乱或血压升高。

3.保健品服用过量有副作用

保健品成分复杂,服用过多的保健品,人体会吸收过多的某种元素,从而导致身体发生病变。如冠心病患者过量服用鱼肝油会导致中毒。现在许多冠心病患者认为吃鱼肝油对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因而大量服用鱼肝油。但鱼肝油的主要成分维生素有助于钙的吸收,而过量的服用鱼肝油可能导致人体血钙的过量,引发病变。因此服用保健品时应适量。

由此可见,心血管病患者切不可以保健品代替正规药品。应认识到保健品只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而且服用时要按推荐剂量服用,不要超剂量服用。药品才是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物质,能够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过度依赖药物

生病服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服用药物可以有效消灭侵入体内的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一直被视为治疗疾病的保障,但如果过度依赖药物则可能引起不愉快经历,有时还可能损伤身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1.在心理上产生药物依赖性

如果没有药物,就会自己产生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如心脏病患者一天不服药,可能自己心里就觉得自己心慌、胸闷、气短,等等。只要服药,这些症状就自动消失。这种心理就是过度依赖药物产生的弊端。

2.机体产生药物中毒

“是药三分毒。”是的,没有哪种药物是没有毒副作用的。即使是对症下药也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的。而过度依赖药物,不仅会使患者中毒,而且中毒后患者可能也无法发觉。这些药物可能使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中毒。

3.机体产生耐药性

过度依赖药物,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造成机体对同类的药物失去药效。如长期服用硝酸甘油,当心绞痛发作时再次服用可能没有缓解心绞痛的疗效。

心血管病患者本身就具有疾病,如果因为过度依赖药物而导致疾病或服药无效,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除正常服药外,心血管病患者应当尽量利用其他辅助方法,诸如前面提到的饮食疗法、合理运动、音乐治疗等对改善心血管疾病都具有较好的辅助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