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与儿童早期发展
11180300000021

第21章 父母对儿童早期情绪情感的培养

家庭对婴幼儿良好情绪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身上的种种情绪行为都烙着家庭的烙印、父母的烙印。母亲是儿童与客观世界的“中间人”,在儿童成长中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角色,没有母亲向婴儿呈现各种刺激,失去与母亲的交往,母爱缺乏,儿童就会变得焦虑、烦躁并产生恐惧。反之,如果有了爱和被爱的体验,则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母亲作为“第一重要他人”,为儿童积极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一、敏感于婴儿的情绪变化

感情状态和情绪反应是婴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和识别途径,父母应该时刻注意并敏感于婴儿的情绪变化。

首先,注意对哭声的辨别,了解孩子的消极情绪。如前所述,婴儿不会无缘无故地哭,婴儿的哭叫是表达痛苦(身体的或心理的)及呼唤帮助和陪伴的信号,不同情绪状态引起的哭声和表情是有区别的。前面已经介绍了不同情绪的表达标记和适应价值,父母要尽量消除婴儿的负性情绪,尽量避免因身体或心理痛苦(如母婴分离)而引起的痛苦并转化为愤怒。在婴儿感到失望或孤立无援时,应当知道引起他们哭泣的原因,窥探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使他的负面情绪好转。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过多的失望、愤怒和孤独感的经历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利于婴儿对成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应尽量减少他哭的频度和强度。

1~3岁的婴儿情感日益丰富而多样化,他们可能因为想独立活动而被父母限制而产生怨恨和愤怒,也可能因为父母的忽视,又显得孤独和忧虑。此时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充分的、让他们独自活动、独立做事的条件;父母在上班之余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睡前亲子阅读是父母利用图画书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次,关注婴儿的笑,诱导婴儿的快乐情绪。笑是测量孩子智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的婴儿出生后3~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2~3个月时,婴儿对成人的亲近和话语会产生及时的应答,比如微笑;4个月后会对成人离他而去发出哭叫声。如果这种生理—社会性反应未能及时在孩子身上出现,父母则应向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咨询并作出神经系统检查。对于婴儿的笑,父母应及时给予回应,回应越及时、越多,婴儿会笑得越好、越愿意用笑的方式来与成人沟通。

父母都希望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但婴儿的快乐并不能人为制造,物质的东西只能引起婴儿一时的愉悦,但要想让婴儿体验真正的快乐,父母应该了解婴儿快乐的源泉:譹訛自由自在的活动诱导快乐。1岁左右的孩子愿意自己做事,只要他们自己完成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导致由衷的快乐;譺訛兴趣是快乐的源泉。父母应细心体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引导他们探索和钻研也会产生快乐;譻訛父母要花时间与婴儿共处、一起玩耍、说话,让他与同伴共同游戏,这样他们将是快乐的;譼訛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是营造快乐的重要环境因素。孩子情感起源于父母的抚爱和家庭温馨氛围的熏陶,父母的良好婚姻关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快乐生长的温床。经常有快乐体验的孩子,将有利于他们勇于面对外界,以乐观态度对待阻力和困难。

再次,正确认识并善待婴儿的焦虑。婴儿到半岁时,在心理上经历着两种重要的感情反应,即分离焦虑和陌生人恐惧。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身上出现的这两种情绪体验对儿童将来心理发展有长期的影响。

分离焦虑。半岁时的婴儿把母亲作为他的第一依恋对象,盼望母亲时刻在他身边;8个月时,婴儿会经常关注着母亲,一旦母亲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就会表现出不安和哭闹。这就是分离焦虑,是婴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在2~2.5岁以前,任何时候母亲离开,婴儿都会产生分离焦虑。

父母要怎样帮助处于分离焦虑状态的婴儿呢?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来说,父母要尽可能减少必须离开孩子的次数,尤其是丢下他一个人。如果必须离开,要让孩子看着你离开,随着婴儿对言语的理解,用他所听得懂的言语告诉他父母要离开他一会儿,让他有精神准备,婴儿明白母亲离开还会回来这一层含义,焦虑就会逐渐缓解。2.5~3岁的婴儿能够理解上托儿所与母亲分离的必然而不产生焦虑反应是完全可能的。相反,如果父母试图忽视婴儿的感情,不理睬他们的哭声,强行离开,这样只会使孩子感情上的焦虑更强烈;或者趁孩子玩得高兴时神秘地消失,这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

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已经形成对养育者依恋的婴儿所特有的对生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反应,它和分离焦虑一样,也是一种生物学上的保护性本能,是一种生物—社会行为。陌生人或陌生环境,特别是陌生人的接近,会引起婴儿的不安全感,这是陌生人恐惧反应的根本原因。父母应当如何有效处理孩子的认生呢?当陌生人出现,母亲在身边时,先让婴儿与陌生人保持一段距离,母亲作出与陌生人愉快打招呼的示范,这样孩子就不容易产生认生反应;当孩子的好奇战胜焦虑时,他就会主动与陌生人接近和交流。因为,婴儿完全是看大人的“脸色”来决定他对陌生人的态度的,要给他时间,让他一步步去接近陌生人,千万不要强迫他。事实上,成人这个“安全基地”做得越好,婴儿探索世界的时候就会越自信,把自己的注意力大胆地投向他人和外界,为婴儿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观点,婴幼儿经历了0~1岁的信任与不信任和2~3岁的自律与羞愧两个关键阶段。生命第1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是对周围世界,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得到悉心而有规律的照顾,从而身体和情感上得到满足,同时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建立信任感的婴儿易于信赖和自信,容易形成乐观的品德。2~3岁是婴儿获得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观掌握,克服羞愧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时期,父母需要给予孩子一个可信赖而又安全的周围环境,注意掌握管教的分寸,促使孩子形成宽容、自尊、自我控制的美德。如果在此时期处置失当,儿童整个社会情绪的发展将会出现缺陷。

二、重视早期情感交流

1.目光交流

眼睛是重要的信息传递通道,和婴儿之间的对视,是非常有用的情感交流方式。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妈妈的面孔上时,妈妈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用温柔的语言和孩子在注视中交流,他会很好奇地看着你,并能从你的注视里感受到你想传达的关爱与喜欢。和孩子对视的距离最好保持在20~30厘米。

2.语言交流

语言交流是父母和孩子进行情感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即使是面对不会说话的婴儿,父母也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与婴儿谈话,如给婴儿洗澡、喂奶、穿衣服的时候,都可以和孩子说说话,如“孩子,我们要喝奶了,你肚子饿不饿啊?”“穿衣服了,今天的衣服图案是小鸭子哦!”之类的,其实你并不是在自言自语,虽然孩子还不能和你交谈,但是从你的语气和表情中,孩子能感觉出父母的爱意。在孩子出生后,父母可采用语言交谈的方式,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3.肌肤相亲,温柔抚触

麦肯侬—巴德从生理学角度肯定了母亲与婴幼儿的身体接触是婴幼儿良好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婴儿的肌肤接触,是父母与婴儿情感沟通的桥梁,是一种爱心的交流,也是满足婴儿情感需要的一种方式。父母的拥抱,是让婴儿觉得安心的有效途径,在父母的拥抱中,婴儿感受到自己得到重视与关爱,能让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

婴儿天生就有一种被人触摸的需求——“皮肤饥饿”。妈妈适当的抚摸、按摩及亲子间的皮肤接触,可以满足婴儿的情感需求。那些经常被父母亲吻、拥抱的婴儿,感受到与亲密相连的安全感,他们情绪好、睡眠好、抵抗力较强,智力发育明显提前。而这种需求遭到忽视,就会导致婴儿生长迟缓、智力低下,并产生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模式。

父母多拥抱、抚慰自己的孩子,多与他们说话,与他们逗笑和嬉戏是对婴儿情感关怀的最好方法。皮肤接触能让婴儿充分感受母体的温暖和柔软,包括母亲注视婴儿的眼神、表情、温柔的话语、轻轻摇晃产生的韵律感以及母亲的呼吸、气味、微笑等。婴儿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来感受到母爱。

三、培养婴儿对情感的认知能力

在情感智商中,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是基础,没有对自己情绪的认知,也就谈不上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因此,当孩子可以进行沟通并领会对他们的要求时,就可以培养其对情感的认知能力和敏感性。一般6个月左右的孩子都可以对父母的表情变化做出应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一方面对于孩子的情绪反应,父母应给予命名。例如孩子生气时,可以对孩子说:“孩子生气了,孩子不高兴了”等;另一方面,父母需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表达,在面部表情变化的同时,可以说,“妈妈生气了,或者妈妈很开心”等。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孩子,随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父母可以指导其对自身的情绪状态进行命名。随着父母的不断辅导,孩子对自身或他人情感的认知能力和敏感性也得到发展。

四、注意培养婴儿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情感智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友好相处的润滑剂。孩子从小就具有同情心,在医院的诊室中,我们经常看到前面一个体检的孩子在哇哇大哭,旁边的孩子也会触景生情地落泪啼哭,这是同情心最原始的表达。目前,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太阳,有众星捧月的感觉,往往缺乏对其他人的同情和关怀。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和玩耍中进一步培养这种美好品质。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大家分享幸福和困难,父母充分给孩子做好关心别人的榜样。由于玩具是婴幼儿重要的玩伴,因此应通过教会孩子爱护玩具,培养其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