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86

第86章 贫病交加,痛失所爱

沈复与芸都是无争而喜自然的人,他们最想过的生活也只不过是“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这样的性情与驯良,注定了无法适应大家庭里的复杂。后来,赤子情怀的芸娘,终因替夫寻妾于欢场女子,为小叔借款而遭公公误解,以及应公公要求替其寻找侍妾又触怒婆婆等一连串事件而失爱翁姑,最后被逐出家门。所幸丈夫沈复这时并没有弃她于不顾,而是伴着她一起漂泊扶持,相依为命。

被逐,为沈复所纳的妾还未进门被强人所夺,加之弟出不返导致母念而亡,这一连串的打击终于使芸血疾之病复发。而这时,沈复不仅要照顾生病的芸,还要照顾十四岁的女儿青君和十二岁的儿子逢森。这样的日子里,沈复靠卖画维持一家的生计,却是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为了不加重沈复的负担,芸拖着不肯看医吃药。芸的身体刚好转,正好沈复的朋友找人绣《心经》,芸考虑到绣经可以消灾降福,最重要的是绣这副《心经》的价格很高,于是,芸不顾自己病中身体的虚弱,把这个活接了下来。由于对方催的很紧,十日芸就绣完了,这时,芸又添了腰酸头晕的疾病。

后来,沈复给人作保被骗以及沈复家庭的再次误解,沈复与芸不得不离开苏州。这时他们已经无力照顾一双儿女,不得已,把女儿许配人家,而儿子也送给友人代为照顾。为了不使邻居亲友看到自己的落魄,他们不得不在一个天未亮的清晨离开,而这一别,却成了芸与女儿、儿子的永诀。

沈复与芸在奔波辗转中,最后来到了扬州。那时,两人面对的不仅是生活的困顿,还有芸病情的不断加重。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两人没有埋怨,更无嫌隙,而是相互扶持与依赖,芸更是“犹百计代余筹画,强颜慰藉”。

贫困,漂泊,疾病,终于使芸油尽灯枯。1803年3月20日,芸病逝于扬州,时年41岁。“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

后来,沈复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丧事结束后,他随友去四川,在途中,得知儿子逢林因病夭亡。而沈复后来又辗转于各地,后来,他把自己的生活写成了一本书,名字就是《浮生六记》。

林颀与张问陶:夫有诗才,妇无俗韵

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

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痩似梅花。

——林颀

这首诗是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的继室林颀所写。两人谈婚时,他发妻去世,幼女夭折,不仅如此,他还家贫无一物。就是这样窘困的人,素有“四川才女”之称的林颀还是毫不犹豫地嫁给了他。原因无他,只因为她“爱君笔底有烟霞”! 而对于这个才女之妻,张船山曾慨叹说“一编尽有诗情味,夫婿才华恐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