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72

第72章 爱情守望

杨慎和黄峨江陵一别,从此天涯相望。黄峨在牵挂中盼望着杨慎的家书。终于,她等来了杨慎的书信,书信里,杨慎附曲一首,其中有一句是“辞家衣线绽,去国履痕穿”,当黄峨读到这里的时候,凄然泪下。想想丈夫曾经身为相国公子的状元郎,如今却沦落到衣鞋俱破的光景,绞痛中随信写了《黄莺儿》词四阕,其一云:

积雨酿轻寒,看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雨后添寒,花开又谢,泥途满眼望,却还是等不到归人。天涯路远,苦苦的思念,纵然征雁可传书,却还是“飞不到滇南”。

就在黄峨为夫妻相见无日而苦痛时,1526年,被迫辞职还乡的杨廷和思子成疾,一病不起。面对这种情况,杨慎被允许回家探望父病。这时,杨廷和与黄峨在分别近两年后第一次相见,那份喜悦可想而知。看到儿子平安归来,杨廷和的心情快慰,病也很快痊愈了。于是,杨慎又不得不返回云南。看着妻子日渐憔悴的容颜,这一次,杨慎决定把黄峨带在身边。就这样,黄峨随同杨慎跋山涉水,到达了云南边陲。作为被贬谪之人,杨慎的生活还是清苦的,好在,夫妻相伴一起也减少了不少的寂寞与孤苦。

1529年,杨廷和病故,杨慎和黄峨回蜀奔丧。办完丧事,杨慎孤身回滇,黄峨不得不留在家里主持家政。此时的黄峨又一次独居榴阁,看者景物依旧,而人却难留。想到自己与杨慎从婚后到现在的聚少离多,唏嘘中写下了这首深情感人的《寄外》诗: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花开花落,春去春又回,杨慎和黄峨在两地的孤苦与相思中守望着他们的爱情。相思无涯,相见无日,他们只有寄希望于朝廷的特赦。然而嘉靖皇帝至死也不肯原谅杨慎,就算是天下大赦,嘉靖皇帝也特旨不赦于他。无奈,他们只有传书带信以解思念和牵挂。于悲苦里黄峨写下了“昨夜梦里分明见,醒来时枕剩衾单。费长房缩不就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的诗句。

公元1559年,杨慎客死异乡。噩耗传来,黄峨悲痛万分,以花甲高龄奔丧,赢弱之身,徒步赴云南奔丧。到了沪州,她把丈夫灵柩运抵新都予以安葬。

后来,明世宗死,穆宗即位。这时,杨慎的冤案才得以昭雪,杨慎被追封光禄寺少卿,黄峨也曾受封。1569年,黄峨病故并与丈夫合葬。

至此,杨慎与黄峨结束了他们的爱情守望。

冯梦龙与侯慧卿:最是一生凄绝处

诗狂酒癖总休论,病里时时昼掩门。

最是一生凄绝处,鸳鸯冢上欲招魂。

——冯梦龙

曾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让爱情永恒的最好方式就是爱情中的一方死去。也许残酷,但在文人的爱情世界里,却往往是爱情不幸文学幸。而晚明才子冯梦龙,就是在刻骨深恋的女子侯慧卿去世后,写下了这句“最是一生凄绝处,鸳鸯冢上欲招魂”的泣泪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