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考中进士后,接连出任了大理评事、风翔府签判等官职,而在这期间,王弗都伴其左右。就在苏轼与王弗期待着长厢厮守的时候,死亡却正悄悄走近了。王弗原本就是个体质的柔弱的女子,加之后来生子的消耗,四川到京城的往来奔波,都使她不堪负荷。终于,公元1065年,王弗病逝于京城,年仅二十七岁。王弗的死对于苏轼的打击是巨大的,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失去相爱的伴侣,也是失去了一个知音,一个体己,更是失去了一个可以随时给他建议与帮助的引路人。可是,纵然伤心,纵然难过,苏轼没有说,什么都没有说。
那一年,苏轼把王弗葬在京城之西。第二年,苏轼的父亲苏洵卒于京师,于是苏轼兄弟护丧回家,同时苏轼也将王弗之墓迁回老家眉州,并安葬于他的父母墓侧。关于王弗,苏轼没说自己的伤,没说自己的悲,留下的文字也只是《亡妻王氏墓志铭》,文中,苏轼这样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我们于平静语气下,读到的却是寓绝大沉痛。
后来,苏轼在仕宦中跌宕起伏,宦海中的每一次起落,苏轼都会想起王弗的针砭与预言,他不知道,如果有王弗在,自己会不会走得顺利一点、平坦一下。只是,关于王弗,他依然是没有说。他积聚着,隐忍着,大悲无言,大爱无声。
熙宁八年(1075年)的一天,任密州太守的苏东坡忽然梦见了亡妻王弗。十年的积聚,十年的隐忍,十年的相思,终于使苏轼不能自已,相对中泪流满面。当苏轼从梦中醒来,悲不能睡,于是干脆披衣下床,于沉痛中写下这首句句是情,字字是泪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只是刹那,可是对于一个生者,一个死者来说,却是永恒。今生再遇已是无望,那就让我们寄托来生再相逢吧!可是,纵然相遇,纵然相逢,我已是尘风满面,鬓发如霜,你又如何识得!
人世间最大的痛不是失去所爱,而是相爱的人遇到却不相识。情深至此,心伤至此,却已是“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李清照与赵明诚:伉俪情深,神仙眷侣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一定是很爱一个人,才会连花儿都嫉妒;一定是很美丽的人,才会敢与花儿比美。“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写的就是词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伉俪情深,神仙眷侣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