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46

第46章 天上人间永相伴

公元968年,李煜娶小周后为皇后。如果说大周后是属于艺术的,那么小周后就更多地是属于生活的,她更着眼与生活中实在的美与追求。

小周后不仅人生得美丽,也极其爱美和会美。她极爱绿色,她常常淡妆高髻,着一袭碧衣,飘然若出尘仙子,而后宫妃嫔宫女见小周后身穿青碧之裳如此美丽,都纷纷效仿小周后,争穿碧色衣裳。宫女们嫌外间所染的碧色不纯正,便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起,为露水所沾,第二天一看,颜色却更加鲜亮。李煜与小周后见了,一齐称美,称之为“天水碧”。

在小周后精心研究穿着时,后主李煜也不甘落后,也开始潜心研究女子妆容。他用茶油花子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花饼。并让妃嫔宫女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这花饼装点在额上,名为“北苑妆”。李煜与小周后不仅研究穿着,还研究各种香粉和菜肴的制作。就这样,李煜在胭脂水粉里,在香茗艳服里浑浑然不知危险已至矣。

公元974年,宋太祖以李煜不肯入朝拜见为名,发兵十万攻打南唐。公元975年,宋军攻到南唐都城下,天真如李煜,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抱着侥幸之心派大臣向宋太祖求情,宋太祖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令议和之将惶恐而归。这一年底,李煜投降宋军。虽然李煜是亡国之军,但他的文学成就依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与推崇。所以,即便连赵匡胤派来灭南唐的大将曹彬也对后主“又痛又爱”。城破之时,曹彬让李煜带人入宫整理行装,并好心提醒他珍宝财物尽量多拿,以用做将来的生计。因为一会李煜出来之后这里的一切就将被收归国有。

而不懂生活艰辛的李煜哪里会想那么多,匆匆取了一点东西就走了出来,走出宫门时,宫中乐师为他奏起了离别曲,以至于后来他想起来,曾伤心地写道: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被押到大宋都城后,赵匡胤封其为“违命侯”,而在李煜亡国之时,小周后一直陪伴在李煜身边,她被封为“郑国夫人”。两人被送入深宅大院软禁起来。就这样,李煜从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了阶下之囚,其中的苦楚他在很多词中都曾提到,其中有首《浪淘沙》这样写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公元978年的七月初七,正好是李煜42岁的生日,李煜看着眼前的冷淡凄凉,再想想从前的繁华富贵,一时间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写完这首词,马上有人飞奔至宫中,报告了太宗皇帝,惹得太宗皇帝大怒,于是,送了一瓶毒酒给李煜,李煜饮后当晚,毒发身亡。小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也服毒而死。后来,夫妻二人被合葬在北邙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与小周皇后也永远相随相伴。所谓爱情,就是这样吧!

孟昶与花蕊夫人:欢爱流年,暗中偷换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洞仙歌》

北宋文豪苏轼在幼年时曾听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尼姑讲起后蜀主孟昶和花蕊夫人纳凉摩诃池上的故事,老尼在讲述时还说了一首记录当时情景的词,小男孩的苏轼对故事里的美丽人物一直念念不忘。多年后,苏轼已经知道了当年老尼所讲的故事的结局,但他却怎么也记不起老尼所说的那首词的全文了。于是,他便凭着幼时的记忆,重新填写了一首《洞仙歌》。而故事中的美丽人物就是“冰肌玉骨”的花蕊夫人,而与她“携素手”的就是深爱她的后蜀帝王——孟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