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11179000000018

第18章 香泄天机,却成鸳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前几天还欲病欲死的贾午,转瞬间就容光焕发,眼波流转。见女儿病去颜好,贾充只是高兴,并未多想。

而韩寿,经了那一晚的缠绵流连,神采飞扬,谈笑间更是妙语如珠,文如泉涌。不仅如此,他的身上还时时散发出荡人魂魄的香味,同为贾府的幕友问他是何香味如此迷人时,他但笑不答。韩寿对于香味的讳莫如深引来了同僚的纷纷议论,此事传入贾充耳中,也引起了他的好奇与注意。有一次,贾充叫来韩寿处理文书,韩寿还未走近,贾充就闻到了淡淡的沁人香气。韩寿越走越近,贾充越闻也越熟悉,终于记起,香味正是皇帝送给自己的西域奇香,这种香料一着衣身,香气经月不散。贾充记得,当时,皇帝只把这种香料赏给了自己和另外一个大臣陈骞,自己又把香料给了小女儿贾午。以韩寿的身份地位,他不可能接触到陈骞,他身上香味的唯一来源就只能是小女儿贾午。贾充于是想起女儿从莫名其妙生病到突然病好的接连变化,尤其这几天,贾午更是如浴霞光,如沐春风。想到这里,贾充心中已是猜到几分。于是,一天晚上,他谎说府里进了窃贼,让下人家中院落仔细检查。之后,下人来报说没找到窃贼,只是院墙的东北角像是有人翻过。

经过这番盘查,贾充已经相信自己的猜测没有错,心中气女儿的不守规矩,更是恼怒韩寿的胆大妄为。他本想当场捉住韩寿,以解心中之气。但想想如若那样,就有可能闹得众人皆知,自己的身份,女儿的名声都会受到损害。不得已,他决定先从贾午的丫环入手,弄个水落石出再做决定。于是,他把贾午的丫环找来盘问,丫环受不住贾充的威吓,就把贾午与韩寿之间的来往如实禀告给贾充。此时的贾午也知道无法相瞒了,不等父亲召问就和盘说出,并说自己除了韩寿,什么人都不嫁。贾充知道女儿的秉性,再想想女儿和韩寿到如今,水已成渠,木已成舟,也只好认了!于是,找来媒人,最后把女儿贾午风光地嫁给了韩寿。由于贾午是千金小姐,又是太子妃的妹妹,人们不敢议论贾午投怀于韩寿,都只说是韩寿风流去偷香。从此,韩寿偷香的风流韵事也就流传下来,演变成了今天的成语“韩寿偷香”!

王献之与桃叶:千古风流桃叶渡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王献之《桃叶歌》

提到六朝古都南京,人们都会想到的是夫子庙和秦淮河,而有一个古迹却鲜少有人知道,它就是——桃叶渡。桃叶渡作为“十里秦淮”的一个古渡口,曾是六朝胜迹之一。而桃叶渡之名的由来,却要追溯到六朝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王献之常在这个渡口迎送他的爱妾桃叶,情深时王献之给桃叶写了这首《桃叶歌》:“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一诗既出,与诗同传的还有王献之与桃叶的风流佳话。也正因为此,桃叶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了人们怀古凭吊、守望爱情的浪漫之地。而要说起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不能不说的是他与发妻郗道茂情感波折。可以说,王献之正是因为失爱于郗道茂,才有了对桃叶的爱与感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