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07

第7章 肺炎

肺炎是指肺组织的炎症。绝大多数由微生物,包括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和真菌等引起,物理、化学性因素和过敏反应等亦可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和气急等,也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黄疸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发生休克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和昏迷等。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容易患肺炎。患肺炎后机体消耗甚大,应多饮水,吃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或半流质食物。可适当多吃些水果,补充维生素,这样有利于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早日康复。本病相当于中医“咳嗽”、“喘证”的范畴。病位始终在肺,由表入里。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肺脏功能失调或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所致。主要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肺气郁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成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所致。治宜宣肺定喘,清热化痰。痰热者首应涤痰,喘甚者应予平喘,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病久气阴耗伤者则宜补气养阴。

板桃止嗽散

“组成”桔梗、紫菀、白前、陈皮各9克,荆芥6克,百部12克,板蓝根、桃仁各10克,甘草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间质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6剂为1个疗程。

玉屏化痰汤

“组成”黄芪、茯苓、丹参各15克,白术、桂枝、白芍、陈皮、半夏、杏仁、白芥子、橘络各10克,防风12克,生甘草3克,大枣5枚,生姜3片。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化痰通络。

“用途”适用于慢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百龙三子汤

“组成”百部30克,地龙20克,苏子、葶苈子(包煎)、黄芩、枳实、甘草各10克,车前子15克,桔梗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肃肺止咳,祛风化痰定喘。

“用途”适用于支原体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肺炎清解汤

“组成”芦根50克,薏苡仁25克,冬瓜仁24克,黄精12克,川贝、桑白皮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润肺止咳。

“用途”适用于各型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止嗽散加减方

“组成”百部、紫菀、白前各10克,桔梗、陈皮各3克,甘草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祛风,止咳化痰。

“用途”适用于间质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清肺活络汤

“组成”桑白皮、瓜蒌皮、黄芩各12克,川贝、桔梗、当归、川芎各10克,丹参、连翘、炒延胡索、蒲公英、鱼腥草各20克。

“制法”上药水煎,共取汁400克

“功效”清肺化痰,活血通络,调气止痛。

“用途”适用于间质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芩黄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3~6克,杏仁、枳实、芒硝(冲服)、川贝、桃仁各10克,生石膏(先煎)、鱼腥草各30~60克,大黄(后下)5~10克,黄芩10~15克,葶苈子(布包)10~30克,生甘草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肺泻下。

“用途”适用于痰热壅肺型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7日为1个疗程。

芦根汤加味方

“组成”桃仁、杏仁、知母、天竺黄各6克,芦根、冬瓜仁、生薏苡仁、黄芩各9克,全瓜蒌、鱼腥草各12克,大黄、栀子各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涤痰。

“用途”适用于痰热壅肺型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宣肺解毒汤

“组成”鱼腥草、板蓝根、胆南星、黄芩各5~8克,桔梗、前胡、青黛、枳壳各3~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用途”适用于病毒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银花连参汤

“组成”银花、沙参、芦根、枇杷叶、薏苡仁各30克,黄连、甘草各6克,天冬、百合各12克,橘皮10克,焦三仙各9克,三七粉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肺止咳。

“用途”适用于肺炎咳喘。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

“组成”当归、地龙、桃仁、枳壳、川芎、全蝎、土茯苓各15克,赤芍、浙贝母、椒目、炮山甲各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理气活血,祛湿通络,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温胆汤加减方

“组成”枳实、竹茹、半夏、茯苓各10克,陈皮12克,甘草、生姜、大枣各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用法”每日2剂,分4次服。

毛冬丹参止咳汤

“组成”毛冬青、地龙、虎杖、钩藤、葶苈子各10克,丹参、桃仁、百部、桔梗各6克,白僵蚕12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化瘀通肺,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支原体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清肺化痰汤

“组成”黄芩6克,桑白皮、地骨皮、黛蛤散、浙贝母、桔梗、射干、百部、紫菀各10克,瓜蒌皮12克,鱼腥草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分3次餐后1小时服。

“功效”清肺化痰。

“用途”适用于支原体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餐后1小时服。

清肺饮加味方

“组成”金银花、养麦各30克,连翘15克,杏仁、柴胡、桔梗、桃仁、大黄(后下)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化痰。

“用途”适用于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高热期可每日2剂,水煎,分4~6次服。风热犯肺型加荆芥穗、豆豉、牛蒡子、炒黄芩各10克,薄荷(后下)5克;痰热壅肺型去柴胡、桔梗,加生石膏(先煎)30克,炒黄连3克,炙麻黄6克,全瓜蒌12克;热盛阴伤型更方用太子参20克,生石膏(先煎)30克,麦冬、淡竹叶各10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4克。

养阴清肺汤

“组成”润元参、淡黄芩、川贝各7克,细生地10克,白桔梗、粉甘草各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平喘。

“用途”适用于婴幼儿病毒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干咳或痰稠,或痰多不易咯出,重用桔梗5克,前胡或远志7克,忌用半夏、焦白术,防其燥化使痰不易咯出;哮喘加元胡、苏子各7克,莱菔子7~10克以利气,降气;发热或便秘加生石膏15~25克,知母3~5克,葶苈子7克以清肺热;中小水泡音难以吸收者加法半夏5~7克,焦白术10克,忌用桔梗、前胡,以防痰液清稀增多,使湿哕音增多;咽红或有明显滤泡增生者加射干7克,重用黄芩、元参各7~10克;腹泻者加车前仁、焦白术各10克。

清热泻肺汤

“组成”生石膏12克,麻黄、射干、五味子、葶苈子、赤芍、丹参、银杏、半夏各5~8克,桂枝、细辛、贝母各3~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泻肺、化痰平喘、活血通络。

“用途”适用于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玉屏化痰汤

“组成”黄芪、茯苓、丹参各15克,白术、桂枝、白芍、陈皮、半夏、杏仁、白芥子、橘络各10克,防风12克,大枣5枚,生姜3片,生甘草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固表,健脾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迁延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解肺汤

“组成”连翘、郁金、杏仁、桔梗、葶苈子、升麻、葛根、薄荷各3~6克,石菖蒲、大腹皮各2~3克,瓜蒌10~15克,生石膏8~21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轻清宣透,宣肺化痰。

“用途”适用于病毒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热退喘平之后,上方去升麻、葛根、生石膏、加桑白皮、橘红各3~6克以善其后。

银柴汤

“组成”金银花10克,大青叶12克,柴胡、连翘、黄芩、瓜蒌皮、牛蒡子、炙枇杷叶各6克,生甘草5克,薄荷(后下)3克。

“制法”以适量水煎2次,取汁100~150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病毒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5剂为1个疗程。

青黛射干汤

“组成”青黛、甘草各3克,射干、赤芍、郁金各9克,板蓝根15克,葶苈子6克,石菖蒲4.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宣通肺卫,祛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病毒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鱼花石蛤汤

“组成”鱼腥草、金银花、海蛤粉、沙参、前胡各9克,杏仁6克,生石膏30克,木蝴蝶2克,橘红、川贝各3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用途”适用于病毒性肺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开肺化痰解毒汤

“组成”麻黄、杏仁各5克,石膏10克,葶苈子、虎杖各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开肺化痰,清热解毒。

“用途”适用于病毒性肺炎痰热壅肺证。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1周为1个疗程。

肉桂乳没红花方

“组成”肉桂12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红花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透骨草30克,赤芍30克,草乌15克,川乌15克,丁香10克,凡士林适量。

“制法”以上前11味烘干,研为细末,用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状,备用。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消肿止痛。

“用途”适用于迁延性肺炎。

“用法”将药糊敷于胸部或背部阿是穴,隔日用药1次,连用5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