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25

第25章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肝结构紊乱,以致影响肝内正常血流,使血液循环瘀滞。本病相当于中医“臌胀”、“积聚”、“黄疸”等范畴,其发病多因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情志郁结、感染虫毒、黄疸日久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水等瘀滞而成。在治疗时要分清气滞、血瘀、湿热及寒湿的偏盛,分别采取行气活血、破瘀逐水、清热化湿、温化寒湿及健脾利水等法,同时还需注意攻补兼施。

补肾养血汤

“组成”盐枸杞、制巴戟、制续断、当归、酒白芍、炒枳壳泽泻、木瓜、萆薢各9克,川厚朴6克,汉防己、云茯苓各12克,北黄芪15克,竹茹3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肝肾,养气血。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恢复期。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理气通络利水汤

“组成”丹参10克,茵陈20克,郁金10克,板蓝根15克生黄芪30克,木通10克,白茅根30克,地龙10克,王不留行30克,熟大黄6克,草河车10克,连翘10克,白术10克,厚朴15克,柴胡10克。

“制法”水煎30分钟,去渣取药汁。

“功效”理气活血,通络利水。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暗而不泽,或面目身黄不鲜明,肚腹胀大,不甚坚硬,食欲不振,精神欠佳,小便短少,舌淡苔腻,脉沉濡。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鼻衄、肌衄、齿衄者加大小蓟各10克、茜草根10克;腹胀较甚,叩之如鼓者加大腹皮15克、沉香6克;口干口苦烦热者加栀子10克、黄柏丝15克、石斛15克;胁下有癥块者加鳖甲30克、甲珠10克;舌苔黄腻,加佛手片10克、藿香10克。

黄芪丹参黄精汤

“组成”黄芪、丹参各20~30克,黄精、鸡内金(研末冲服)、板蓝根、连翘、败酱草各15~20克,白术、茯苓、郁金当归、女贞子各12~15克,紫河车(装胶囊吞服)2~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消积。

“用途”适用于早期肝硬化。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滋补肝肾治臌汤

“组成”生地10克,山药12克,山萸肉15克,石斛30克丹皮9克,泽泻9克,楮实子20克,女贞子9克,白茅根15克车前子15克,冬瓜皮15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

“制法”水煎60分钟,去渣取药汁。

“功效”滋补肝肾,利水消臌。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症见肚腹胀大,小便短少,形体消瘦,午后发热,五心烦热,衄血,头晕,失眠,舌质绛,脉弦细数。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臌胀丸

“组成”生甘遂180克,黄芩、砂仁、广木香各30克。

“制法”上药共研末,糊丸。

“功效”峻下逐水,行气散结。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适用于体质壮实,脉象弦实或弦滑有力,而无剧烈呕吐的腹水患者。

“用法”每日服9克,得泻则止。

软肝利水汤

“组成”丹参、白茅根各60克,猪苓、茯苓各20克,木通大腹皮、陈皮、莱菔子各10克,茵陈15克,木香6克,甘草3克。

“制法”上药水煎3次,取浓缩药汁250克。

“功效”行气疏肝,利水活血。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理气除胀治臌汤

“组成”柴胡9克,枳壳9克,木香6克,沉香6克,大腹皮9克,丹参15克,郁金9克,连翘15克,车前子15克,白术10克,厚朴12克,白芍10克。

“制法”水煎20分钟,去渣取药汁。

“功效”疏肝理气,除湿散满。

“用途”适用于门静脉性肝硬化。症见腹大胀满,叩之如鼓,胁下胀痛,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加重,暖气或矢气后腹胀减轻,舌苔白腻,脉象弦。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遇寒加重者加桂枝10克、干姜10克、良姜10克;胁下痛甚者加川楝子9克、片姜黄9克;嗳气不畅者加旋覆花10克、代赭石30克;口干口苦,头晕者加龙胆草9克、栀子9克;大便不畅者加槟榔10克、大黄10克;小便不利者加木通9克、白茅根9克。

清热利胆退黄汤加减方

“组成”茵陈50克,郁金10克,金钱草30克,丹参10克,黄柏2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木通10克,滑石粉15克,白茅根30克。

“制法”先另煮茵陈15分钟,去渣取药汁,再煮余药30分钟,去渣取药汁。将分煎的药汁混合。

“功效”清热祛湿,利胆退黄。

“用途”适用于胆汁性肝硬化。症见黄疸晦暗,色泽带绿,发热,口干口苦,胁下癥块,疼痛拒按,腹胀如鼓,舌苔黄腻而厚,脉象濡数。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胁肋疼痛者加柴胡10克、片姜黄10克;发热较重者加金银花15克、草河车15克、连翘10克;瘙块甚者加赤芍10克、泽兰叶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腹壁脉络怒张者加甲珠10克、王不留行20克、丝瓜络6克;脘腹胀满,攻窜作痛者加厚朴10克、木香10克。

苍牛防己汤

“组成”苍术、白术各30克,川怀牛膝各30克,防己、大腹皮各30克。。

“制法”上方先用冷水浸泡2小时,浸透后煎煮。煎时以水淹没全药为度,细火煎煮二次,首煎50分钟,煎成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克为宜。一般分两次,饭后2小时服用。如腹胀甚,不能多进饮食,药后腹满加重者,可少量多次分服,分四五次分服亦可,但须在一日内服完1剂。

“功效”健脾疏肝,活血行水。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症见腹大如鼓,小便不利,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微弱,患者全身情况尚好,腹虽丈而柔软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疲乏无力,汗出脉微者加入参15~30克,小火浓煎,兑入上药中;腹胀甚者加枳实15克。

泻水丸

“组成”生甘遂、巴豆、红大戟、净芫花各15克,沉香3克,大枣(煮透,去皮核)90克。

“制法”前五味各为极细末,和匀,以枣肉和成硬膏为丸,如豌豆大,滑石粉封皮。每服15~20丸,清晨温开水送下。每隔2~3天1次。

“功效”攻里通下,逐水除饮。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消臌方

“组成”苍术、白术、大腹皮、牛膝各20~30克,防己、槟榔各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燥湿,行气利水,活血化瘀。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活血通络利水汤

“组成”丹参30克,通草60克,郁金10克,甲珠10克,丝瓜络10克,王不留行30克,地龙10克,鸡血藤15克,板蓝根15克,草河车10克,白蔻仁10克,连翘12克,生白术10克,茵陈30克,木香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利水。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症见腹部胀大,坚满而硬,撑急难忍,脉络怒张,头、颈、胸、府有血缕,呈丝纹状,面色黯黑,唇色紫褐,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脉象细涩。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育阴养肝汤

“组成”生地15克,白芍20克,枸杞子20克,女贞子20克,制首乌20克,丹皮15克,丹参20克,茜草15克,炙鳖甲或龟甲20克。

“制法”煎2次。头汁用冷水2碗约1000克,先浸泡20分钟,煎至大半碗约300克滤出,二汁加水600克左右煎至300克。

“功效”育阴养肝,化瘀消癥。

“用途”适用于早、中期肝硬化。症见胁肋隐痛或不舒,脘腹胀满,头晕神疲,纳少咽干,面色晦滞少华,舌嫩红苔少,脉弦细。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肝郁不舒者加郁金10克、苏梗10克;腹水、苔腻者,去生地,加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牙宣鼻衄者加地榆30克、槐花15克;尿赤口干,加青蒿10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大便不实者,去首乌,加葛根15克、荷叶6克、山药20克;便秘,加瓜蒌仁12克;精神萎顿,加黄芪30克、当归25克;肝功能不正常者加大青叶30克、晚蚕砂(包煎)15克;腹胀者加枳壳6克、槟榔20克。

软肝汤

“组成”生大黄6~9克,桃仁9克,土元3~9克,丹参9克,鳖甲9克,黄芪9~30克,白术15~60克,党参9~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活血化瘀,软肝散结,益气健脾。

“用途”适用于早期肝硬化。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温阳利水汤

“组成”熟附子(先煎)10克,紫肉桂(后下)6克,潞党参15克,生白术15克,大腹皮12克,广木香10克,上沉香(后下)6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温运肾阳,健益脾气,化气利水。

“用途”适用于晚期肝硬化,症见腹胀腹水,尿清短少,足肿便溏,畏寒肢冷,舌质淡紫,脉沉细虚弦或微。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心悸怔忡者,红参6克代换党参,加白芍12克;畏寒肢冷不甚者,去熟附子,肉桂剂量酌减;胀满甚者,去熟附子、潞党参,加槟榔、郁李仁各10克。

商陆二丑汤

“组成”潞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西砂仁4.5克,广木香4.5克,花槟榔10克,江枳壳6克,广陈皮5克,焦六曲12克,云茯苓15克,福泽泻12克,商陆根15克,黑白丑各4.5克,腹水草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调脾;渗湿行水。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属脾气虚弱,水湿泛滥者。症见胸痞纳差,脘腹胀满,饮食不化,小溲短少,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濡滑。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大便通行不畅,加生军(后下)9克;腹部臌胀不舒,加川椒3克,甚则加舟车丸9克(分两次吞服);胸闷呕吐,去黑白丑,加半夏9克,藿香9克;口粘纳呆苔腻,去泽泻,加厚朴5克、炙鸡内金9克;小溲不利,去枳壳,加车前子(包)15.克;大便溏薄、日有多次,去摈榔、白丑,加大腹皮9克、香谷芽12克;下肢凹陷性水肿,加陈葫芦皮30克(煎汤代水)。

变通十枣汤

“组成”甘遂10克,大枣30~50枚。

“制法”上方加水同煎20~30分钟,去渣汁,留用大枣。一次食用大枣10枚。若已泻下,则不再加服;若未泻下,加服1枚;仍未泻下,再加服1枚,逐渐递增,以泻为度。

“功效”缓下水饮。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温中健脾治臌汤

“组成”党参10克,丹参20克,黄芪30克,郁金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制附子6克,桂枝10克,泽泻10克,广木香6克,菊花10克,茵陈30克,猪苓10克,车前子15克。

“制法”水煎40分钟,去渣取药汁。

“功效”温中健脾,理气治臌。

“用途”适用于早期肝硬化。症见肚腹胀大,入暮尤甚,稍食油腻或生冷食物,腹胀加剧,胁肋疼痛,脘闷纳呆,神疲,大便溏稀,形体消瘦,下肢浮肿,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象沉缓。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胁下癜块者加鳖甲30克、甲珠10克;大便完谷不化者加诃子10克、石榴皮15克;泛吐清涎者加清半夏10克;大便不畅者加熟大黄10克;腹胀较甚者加厚朴9克、大腹皮9克;食欲不振者加砂仁9克、白蔻仁9克;下肢浮肿甚者加茯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

五参五皮饮

“组成”丹参、党参、苦参、玄参、沙参、丹皮、黄芪皮地骨皮、青皮各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养阴,养血活血,利水消胀。

“用途”适用于肝硬化腹水。症见腹膨胀痛,时有潮热,舌深红。

脉弦细,证属阴虚气弱,内热水停者。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化石活血利水汤

“组成”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0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广木香10克,大黄10克,赤芍10克,金银花15克,木通10克,车前子30克。

“制法”水煎30分钟,去渣取药汁。

“功效”清热祛湿,活血利水,化石消症。

“用途”适用于胆汁性肝硬化。症见面目身黄,黄色较深,胁肋疼痛牵引肩背,胁下癜块,剧痛拒按,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黄赤,大便灰白,舌质微紫,苔黄腻,脉沉缓。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胁肋及胃脘疼痛较甚者加白芍15克、元胡10克;口苦口干,呕恶较甚者加龙胆草10克、竹茹6克、半夏10克、旋覆花10克;胁下癥块较甚者加鳖甲15克、功劳叶15克、甲珠10克;发热较重者加生石膏30克、大青叶15克、草河车15克;黄疸深而不退者,茵陈、金钱草用量可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