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20

第20章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其多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所致。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便为特征;急性出血时,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可通过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确诊。对活动性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目前以积极治疗原发病,采用药物止血或物理止血法为主要措施。本病相当于中医“吐血”、“呕血”、“便血”等范畴。该病初期多为胃中热邪郁积,或肝火犯胃,灼伤络脉,迫血妄行,致血液不循常道而外溢。后期则多见脾肾虚寒,气不摄血,或瘀血阻络,而形成本虚肾实之候。治宜祛邪扶正,平衡阴阳。但其关键在于突出止血之法。

饮血宁

“组成”商陆炭、醋白芍、白及、贯众炭各30克,大黄20克,黄连、黄芩、三七、甘草各10克。

“制法”先将白及、三七,加水2000克浸泡半小时,久煎至药汁约300克;“三黄”共研碎,放杯中,用冷水约100克浸泡至软备用;余药加冷水1500克泡半小时,再浓煎去渣取液约500克。将两药汁混合后,再煮沸离火,急纳入“三黄”浸泡绞汁,去渣共约800克。

“功效”清热降火,收敛止血,活血定痛,消肿生肌。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日夜频服。每日1剂,病重可日2剂。部分中、重度出血患者可配合补液、输血。

止血散

“组成”生大黄2000克,五倍子1500克,甘草1000克。

“制法”先取药洗净晒干,然后分别磨粉过细筛,再分装成小袋备用。每小袋内含生大黄2克,五倍子1.5克,甘草1克。

“功效”祛瘀和胃,收敛止血。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次1袋,每日3次。服用时以开水约30克调匀止血散,置凉后服下。若服药后有恶心呕吐者,可先饮用米汤,过15分钟后再服止血散。同时配合常规补液,必要时输血。一般予牛奶、米汤等流质饮食,大便隐血转阴后即改为半流质饮食,有呕血者可禁食12~24小时。

三乌白散

“组成”三七35克(打),乌贼骨70克,白及105克。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和血止血。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次10克,每日3次,连服1周。

三七白及汤

“组成”三七粉、白及粉、生大黄粉各6克(冲服),仙鹤草、煅瓦楞子各20克,枳实9克,陈皮、茯苓各15克,清半夏10克。

“制法”上药水煎2次取150克。

“功效”止血,生肌,散瘀。

“用途”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

三黄乌芍止血汤

“组成”三七(打碎)、生大黄、郁金、浙贝母、茜草、法半夏、甘草各10克,乌贼骨5克,赤芍、藕节、生地榆各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祛瘀止血,清郁宁胃。

“用途”适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腹胀痛加木香6克。

仙白三黄汤

“组成”白及粉20克,生地20克,黄芪20克,大黄10克,蒲黄10克,海螵蛸10克,阿胶珠10克,仙鹤草30克,三七粉3克(冲)。

“制法”水煎分2次服。

“功效”益气摄血,清热凉血,祛瘀止血,生肌养血。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益气摄血汤

“组成”炙黄芪30~60克,西党参20克,乌贼骨、白及、炒当归各15克,云苓12克,焦白术、花蕊石各10克,炙甘草10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摄血,补血生血,祛瘀生新。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口渴尿赤,舌红苔黄,炙黄芪易生黄芪,党参易太子参,加生大黄10~15克,川黄连3克;伴呕血加旋复花10克,代赭石15克。

大黄地榆汤

“组成”大黄炭10克,地榆炭10克,炮姜炭10克,白术10克,白及10克,阿胶10克,仙鹤草1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和胃消炎,活血化瘀止血。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祛瘀止血散

“组成”大黄、三七(打碎)各50克,白及100克。

“制法”上药按比例烘干研末。

“功效”活血祛瘀,收敛止血,生肌护膜。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次10克,每日3次,空腹凉开水吞服。

蒲黄泻心汤

“组成”鲜蒲公英、大黄、鲜满天星各50克,白及粉(冲服)30克,黄连6克,黄芩、乌贼骨各10克。

“制法”将上药煎汤250克。

“功效”清热凉血,收敛止血。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日2剂,以药汁送服白及粉,分4次服。若隐痛者加白芍10克,甘草3克;若梗阻者加枳实15克,白术12克;气虚明显者加入参10克(兑服)。

温中止血汤

“组成”潞党参25克(病情严重,出血量多,气虚明显者用生晒参10~20克),土炒白术、炒蒲黄各15克,茜草、炮姜炭各30克,炙甘草5克,罂粟壳3克。

“制法”上药浓煎取汁250克。

“功效”温中益气,止血消瘀,和中缓急止痛。

“用途”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日1剂,分3次内服。连续服药7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