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内科疾病
11175200000011

第11章 胃下垂

胃下垂是内脏下垂最常见的疾病。正常人的胃呈牛角形,位于腹腔上部。如果胃由牛角形变成鱼钩形垂向腹腔下部,出现食欲减退,饭后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即患了胃下垂。胃下垂是胃体下降至生理最低线以下的位置。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致。病者感到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胃痛(无周期性及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偶有便秘、腹泻,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患此病者,多为瘦长体型,可伴有眩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体乏无力、食后胀满、食欲差、嗳气、恶心、头晕、心悸等症状。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胃缓”、“痞证”等范畴。其发病与饮食失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有关。病机以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为关键,并常伴有肝气郁结。由于其本已虚,易为邪侮,故临床多呈虚实夹杂之候。治宜益气升陷,健脾和胃。患者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避免暴饮暴食,选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但体积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积累而托胃体。减少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担。卧床宜头低脚高。

慎柔养真汤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肉、黄芪、白芍、麦冬各10克,炙甘草、五味子各5克。

“制法”上药加水500克,煎取药汁250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连续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若气虚明显者,党参、黄芪加至20克;若中气下陷明显者加升麻、柴胡各5克;若阴虚明显者加山药、白芍、麦冬至20克;若夹肝气郁滞者加枳壳、川楝子各5克。

益气化瘀汤

“组成”黄芪、升麻各20克,云苓、麦芽、党参各15克,山楂12克,内金、白术、枳实、三棱、莪术、川芎、柴胡各10克,红花9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气化瘀。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复元升提汤

“组成”生黄芪、煨葛根各30克,党参、覆盆子、金樱子、山药、茯苓各15克,莲子10克,升麻6克,鸡内金12克,芡实24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益肾健脾,益气升阳。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兼阴虚症状者加山萸肉15克,知母12克;兼血瘀症状者加蒲黄10克,五灵脂12克;兼血虚症状者加当归、桂圆肉各15克;兼阳虚者加附子9克,肉桂6克;兼气滞者加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

补气养胃汤

“组成”黄芪20克,炙黄精、制首乌、党参、焦白术各15克,当归、佛手、红木香、甘草各9克,炙升麻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补气养胃,健脾温阳。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42剂为1疗程。胃胀加玫瑰花6克(后下),绿梅花9克;胃痛加元胡9克,丹参30克;胃腹痛加制香附9克,乌药10克;胃溃疡加公英15克,白及9克;吞酸加煅牡蛎、煅瓦楞子各30克;便溏加山药、扁豆衣各15克;胃寒加熟附子、高良姜各9克;失眠加合欢花9克,夜交藤30克;阴虚加玉竹15克,石斛9克。

芪术升胃汤

“组成”太子参黄芪各10~30克,砂仁、白术各10克,陈皮10~15克,升麻6~9克,柴胡9~12克,枳壳10~18克,大黄(后下)3~12克,制马钱子2~4克,甘草3~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升清阳,通胃浊。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健脾祛浊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枳实各12克,山药、枳壳、半夏、柴胡各10克,大黄6~12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健脾祛浊。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脾虚泄泻者加黄芪、苍术,减大黄量至3克;腑实便秘者重用大黄至15克,加厚朴。

枳术汤

“组成”枳实、白术各50克。

“制法”上药加水500克,煎取药汁200克。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和中,消痞除胀。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

益气和中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炒白术、煨葛根、炒白芍、炒枳壳各12克,柴胡9克,陈皮、苏梗各10克,炙甘草6克。

“制法”上药加水500克,煎取药汁250克。

“功效”疏肝健胃和胃。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连续服药13~27剂。

木香调气汤

“组成”木香、厚朴、大腹皮、榔片、枳壳、莱菔子各30克,乌药25克。

“制法”水煎取药汁。

“功效”和胃健脾。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24天为1疗程。便秘者加芒硝15克(冲入药汁内)。

升胃汤

“组成”黄芪、云苓各15克,党参、升麻、柴胡、白芍、鸡内金、郁金各10克,枳壳9克,山药12克。

“制法”上药加水500克,煎取药汁250克。

“功效”益气健脾升阳。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

蓖麻五倍子糊

“组成”蓖麻仁10克,五倍子5克。

“制法”以上2味共捣为糊状,备用。

“功效”收敛托举。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敷于脐部,每日早、中、晚分别热敷1次,每隔4天换药1次。孕妇及吐血不宜使用。

补脾散

“组成”黄芪15克,丹参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生姜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

“制法”以上10味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功效”补气健脾,升举内脏。

“用途”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胃下垂,症见面色少华、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胀下坠、舌淡、脉细等。

“用法”取药末10克左右填敷于脐孔,铺平呈圆形,直径约2~3厘米,再用8×8厘米的胶布贴紧,在其上放一圆形金属盖,每天隔金属盖艾灸1次,连灸3壮,隔3天换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