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饮膳随缘
11175100000019

第19章 法国国王吃什么?

近代以后,法国国力颇强,文化也发达,德国人便对法国有种莫名其妙的憧憬,认为法国样样好,国王过得更是好,所以说到一个人吃的好,便说他吃的跟法国国王一样。如果了解内情,恐怕就不会这么说了。现代医学认为,食物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状况;历史学者也会说,食物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与财力。

中古以降,西欧地区贵族喜欢以飞禽为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无论鹤、鹭、孔雀、斑鸠,一律吃下肚,大概也与这种食物反映社会阶级的观念有关。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Leopold VI,一一七六—一二三〇)甚至还下令,农夫只能食用肉类、卷心菜、大麦粥,不得食用野味。这种做法没有特别的道理,只是为了维持贵族阶级的特殊地位。要是每个人都能吃得到或是吃得起野味,统治阶级也就没有太多意思了。这种饮食习惯一直保持到十八世纪,没大改变。贵族的饮宴中,野味如雉鸡、孔雀,仍占大宗。

统治阶级吃得虽然比较好一些,但并不表示宫廷中的菜肴味美可口,往往烹调不得法,糟蹋东西。以法国为例,便可以看出端倪。路易十四时代,一位常在宫廷中行走的圣西门公爵(Duc de Saint-Si-m on,一六七五—一七五五)晚年写回忆录,记载他在路易宫廷中的见闻,后世史家根据他的描述,可以了解路易十四的饮食习惯。

路易十四每日吃两餐,晨起后仅饮用茶汤,下午一点开始在其卧室中的餐桌进餐,称为“小食”(le petit couvert),晚间十点,另进“大食”(le grand couvert),大小之分并非根据食物的内容,而是周围群众的人数。

路易十四的午餐不仅内容繁多,分量也相当惊人,固定会先上四种汤品,吃完以后,第二道菜上桌,不外乎烤腹内填有香料及馅料的雉鸡、松鸡、家鸡或是烤鸭,吃完之后,接着上第三道菜,有羊肉、火腿、水煮蛋等;之后再上一道主食菜盘,包括生菜、面点,饭后还有水果及果酱。路易十四的食量极大,能把端上桌的东西全部吃完。有时候,路易十四的胃口不佳,指明午餐要少些,但仍有三道菜,以及水果、主食等。路易死后,医生检查其肠胃,发现其胃的容量约为常人两倍,胃纳如此,也是其来有自。

到了晚间十点,路易十四与王室成员共进晚膳,量稍微少些,但也包括汤品、肉品、菜疏及水果等。路易进晚餐时,喜欢与臣下讨论各种问题。当御厨为其准备好晚餐之后,路易要召见的廷臣先依次进入殿中就位,其家人子女也站好位置,宫廷管事才请国王进入殿中。路易用餐时,贵族只能帮他递些手巾食物,甚至国王的弟弟也只能站立一旁。路易偶尔会命人给他弟弟安排一个座位,如果邀他一起用餐,算是特殊恩宠。

史家老说宫廷政治学,在凡尔赛宫便是如此。路易十四用餐不仅是一种饮食而已,还是政治权力的展示。他吃一餐饭,至少要有五百个人服务,每道菜上菜时,要十五名军官护送,饭菜所经之处,所有人员必须行礼致敬,算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好办法。

还有件事得提一下:路易十四吃饭,一向使用双手,不管吃啥,都用手抓。当时的法国人已经从意大利人那里学习到新的餐具——叉子,路易十四本人有意大利血统,对这些新事物并不陌生,但他就是喜欢用手抓着吃,嫌用刀叉吃饭娘娘腔。您想想,国王用手抓着吃饭,离茹毛饮血有多远?所以劝告大家,吃饭时,千万别跟法国国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