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乡的斜阳充满画意。小桥旁边,一位中年妇女呵斥掉下饭粒的孩子: “家里有个沈万三?”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语,意即人要懂得勤俭节约,不要大手大脚的。
在周庄人心目中,沈万三已成代代敬仰的财神;南京的中华门也留有沈万三的记忆,古老的城墙砖上传神地记载着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的故事;甚至在遥远的云南,也留有沈万三神秘的活动轨迹。这位曾经的江南首富,给人印象朦胧得很,而其如何聚财致富,更让人琢磨至今。
究竟“富”到什么程度
前几日,一篇所谓“中国历史十大富豪排行榜”的帖子在网上流行。文章将和珅、吕不韦、石崇等列入,沈万三也在其中。作者对沈万三大加赞赏,说他是十大富豪中的勤劳致富典型。沈万三确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明史》说沈万三奖励其塾师: “每文成,酬白金以镒计。”白金即白银,而一“镒”即二十两,仅一篇文章竟有如此高的报酬,沈万三的家底可见一斑。
据《明史》介绍,朱元璋实施筑城计划时,单造砖单位便涉及 1部(工部)、 3卫(驻军卫所)、 5省、 28府、 118个县,另有 3个镇。而沈万三一人便负责从洪武门到水西门十余公里长的城墙,工程量占整个工程的三分之一。
明孔迩《云焦馆纪谈》说:沈氏“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酿酒引水,都需用田数十顷,如此家产令人咋舌。明人田艺蘅也在其《留青日札》里写道: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说要代其出犒银。朱元璋有意刁难: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万三豪爽应答:愿每军犒金一两!
和沈万三同时代、身居侍郎高位的莫礼,应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是他在参观完沈宅之后,仍然惊叹不已: “行酒用白玛瑙怨盘,盏则赤玛瑙,光彩灿然,天然至宝。”(《吴江县志》)见此,今人或许能够明白,沈万三为何叫“江南首富”了。
留下多少“富”迹
周庄是沈万三的发家之地。记者近日赶到这个远近闻名的村庄,期望能从其仅存的几处遗迹之中,捕捉到一些他何以富可敌国的影子。
据记载,现今银子浜底的东庄,原是沈万三的住宅,宅内园亭、仓库相为联络,很是气派。随行的沈万三研究学会沈晓烜老师介绍, “东庄积雪”曾是周庄的八景之一,但到明代中叶,沈宅破屋片片,规格只是中等人家,而至近代,则片瓦无存了。周庄今人复建的沈万三故居值得一看,据说是建于遗址原地,内有不少沈万三商业文化展示。
随后,记者又来到久负盛名的沈厅。这座七进五门楼的建筑,占地 2000平方米,大小房屋逾百间,前厅后堂,规模庞然。沈厅外便是码头、小桥,余秋雨参观此处之后,不胜感慨: “你看这么些小河小桥,竟安顿过一个富可敌国的财神!”然而,记者细看介绍才知,沈厅建于清乾隆七年( 1742年),屋主沈本仁,相传是沈万三的后裔,与沈万三本人并无多大关系。
专家介绍,秀南村所属自然村杏村的沈氏墓地倒很有价值。这块墓地,当地百姓都称其为“安山坟”,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据介绍,墓主沈庄是沈万三的孙儿。墓志铭后为研究明史的学者广泛引用,说“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沈万三),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 ”等等,这是说明沈万三“躬耕起家”的一大“铁证”。
还有一处和沈万三相关,周庄人称为“牛舌头滩”,此处位于周庄急水江畔,据考是沈万三庞大船队的深水码头。周庄的老人介绍,上世纪 70年代,有农民发现滩下有木桩,附近农民闻风而动,几百条船围绕牛舌头滩挖桩。此事最后惊动了县政府,为此专门组织了打捞队,结果挖出的木桩堆积如山。此事令现在的周庄人惋惜不已。从这一码头木桩的规模,亦可想象沈家船队的庞大。
沈万三传奇的一生
他是元末明初的首富,富可敌国,被世人称为“江南财神”;他是商人里的奇才,生意做到海外,田产遍于天下;他是唯一与封建皇权角力的商人代表,帮助帝王成业,又毁于成业帝王。
他就是沈万三,一个中国商业史上的悲剧人物。
具有商业头脑的沈万三,到底是如何起家聚集起万贯家财的?在两朝交替的战乱之中,到底是如何保全自己又保全财产的?在政治势力的压榨下,到底是如何得益于权贵又屈服于权贵的?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去追述 600年前沈万三那传奇的一生。
元朝的天历元年九月十八,也就是公元 1328年,这一年正好是龙年。 10月 21日这天,浙江吴兴地区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有个叫沈佑的中年农家汉,家里有大喜事,什么事?他家的第三个儿子顺利降临人间,全家欢天喜地准备吃晚饭,突然间,天色巨变,刚刚还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就霹雳大作,狂风四起,雷雨交加,这雷出奇的响,雨出奇的大,全家老小无不掩耳闭目,就在这时,沈佑偶然睁眼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他突然发现,刚刚出世的沈家三少竟目瞪如珠,遥望苍穹、观赏着雷闪,沈佑惊奇大叫“吾儿乃奇人也,奇人也”,话音未落,三少却大哭不止,且哭声似“非也、非也”之音,令所有人惊恐。这个大哭“非也”的男孩,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沈万三。
几十年后,当沈万三逢迎新帝建立大明王朝时,才大彻大悟当年老辈对他讲述的这件离奇之事,原来他出生之日天色突变确是有奇人临世,但并不是他沈万三,而是另有其人,后来他沈万三做了商界天子,而那个人却做了社稷天子,这就是最后置于了他死地的,和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有人认为,正因为沈万三和朱元璋有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么一个偶然,他才引起后人的关注,其实是错误的,历史上和皇帝一天出生的人多了,可真正出了名的有多少?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金瓶梅词话》里,好几处都提到了这么一民谣,叫“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就说明,沈万三出名,主要凭的是他自己的努力,朱元璋使他更出名罢了。
要说沈万三的名气,在历史上和商界里都大名鼎鼎。为什么?就因为他是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到底有多富?史书上说,他家每日进项银子都有一二十条小船专门运往银库,历史上记载这么一件事,说有一天,一个叫王行的儒生想找一个教书的工作,走到周庄时,看到一家大宅门前有数人围观,上前一看,是一告示,上写 “家有顽童,求学,每成文,酬白金以镒计 ”这户人家有个淘气的孩子,家里要给他找先生,每教会一篇文章,奖励一镒,就是 20两银子,要知道,这 20两银子能养活多少人呀?这王行看罢没敢进,说: “如此炫耀,乃祸之端也”。这一掷千金的人家,就是沈万三家。
关于沈万三发财的原因,历史上大致有三种说法。一个叫垦殖说:很多史料上记载说,沈万三从“躬稼起家”继而 “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沈万三是依靠种地发富,然后广置田产发家的。
二是分财说:《周庄镇志》和杨循吉《苏谈》记载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 “其一即沈万三秀也”吴江汾湖的富人陆道源,死前把自己一大笔资产支付给沈万三,作为他管理财产的报酬,他才成为江南巨富的。
三是通番说:据《吴江县志》载, “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由通番而得”。历史学家吴晗也说: “苏州沈万三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
事实上,沈万三成为江南巨富,以上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沈万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说明他有立业的根本。沈万三得到了汾湖陆氏巨资,说明他有“治财”方略。他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开展对外贸易,说明他有胆有谋。
以上说的都是他的经营积累之道,如果仔细审视沈万三的发家历史,我们就能发现,沈万三在一生的经营拼搏中,他的发迹和消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人打交道,而且都不是一般的人。
沈万三原名沈富,人们都叫他“沈万三秀”。 “沈”是他的姓氏;“万”,《左传》里说, “万,盈数”,也就是富裕无比的意思,是民间对有钱人的一种统称,就像我们在 80年代说的“万元户”; “三”是他排行老三; “秀”什么意思呢?元朝的时候,根据人的财富程度,分为“哥、畸、郎、官、秀”五个等级,“哥”最穷, “秀”最富。沈万三家是大富翁,当然就叫“秀”了。
沈富被大家尊称为“沈万三秀”。后来,人们嫌绕口,就直呼 “沈万三”了。沈万三祖籍吴兴(现在的浙江湖州)。他的父亲沈佑,是个头脑灵活的农民,除了种地之外,还经常把家里一些用不了,吃不了的东西卖给四邻,有点商品意识,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沈佑要是活在中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肯定也是最先富起的那部分人。沈佑一个农民在 600年前能具有这个意识,不能说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后来元朝官府鼓励开荒,沈佑看苏州东垞(江苏昆山的周庄),人口少荒地多,就举家迁到了周庄,开荒种田。经过十多年的勤耕苦作,沈佑洗脚上田,成了一个有一千三百多亩田地的地主。
沈佑死后,沈家四个兄弟分了家,其他三个都到外地谋财去了,只有沈万三留在周庄继续当地主,结果他这一留,不仅留出了一个天下首富,还使得周庄因为出了个沈万三这么个人而名扬四海。
沈万三不过是个土财主,怎么成为首富的呢?
地主的发家史一般不会出了这个圈子,出租田地—收取地租—
积攒钱财—
购置田地—
再出租田地—
再收取地租—
,这种周而复始的方法虽然能使沈万三田地越来越多,但毕竟发展速度太慢,沈万三不是个安安稳稳的庄稼人,而是个雄心勃勃的实干家,他要大事业,但无论是搞政治,还是搞经济,要想做大,循规蹈矩、按常理出牌那是很难成功的。沈万三就是想寻求一个一招通吃的招数。这一通招其实很简单,就是谁都知道,但又不是谁都会做和敢做的——依傍高官,只要能得到高官的支持,财富就想挡都挡不住,当然,发财的大小,这还要看你能傍到多大的官,你能否把官玩弄于你的股掌之中。
沈万三在投资人脉、人际交往、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他的精明和独到之处,似乎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全才式人物。但是,正所谓盛极而衰,乐极生悲,富过了头的沈万三纵有三头六臂,他也无法去抗争一个朝代,他成功了吗?他成功了。他失败了吗?他失败了。
沈万三以自己的坚定信念,力保老花匠赶往战场运送银两,三个月后,老花匠果然领着大车和几个随从圆满归来,把巨款安全地运到了朱元璋大营。
沈万三这选人吹毛求疵,用人坚信不移、管人严而不紧的做法,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学习的,这也成为他事业可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然而,一个人纵有天大本事的精英,也不可能与时代抗争,就在沈万三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灾难也正悄悄降临。沈万三引起了一个人的重视,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谁呢?朱元璋。
朱元璋是个纯纯脆脆的穷人,家世相当凄苦。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农民起义,郭子兴见“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后来郭子兴死了,朱元璋靠着自己的勇谋取得了军队的领导权。
朱元璋靠武力兼并了其他起义军后,于 1367年,打到张士诚所在的平江,张士诚也是个硬汉,带领军民整整坚守了 8个月,才被朱元璋攻破城门,他纵火烧死其妻儿和所有亲属,上吊自杀结果未遂,被活捉,最后吊死在应天大狱里。
1368年,朱元璋在元朝还有半壁江山的时候,就在南京称了帝,建立了明朝,就是开国皇帝明太祖。
这一时期沈万三在干什么呢?他也没闲着,又像当年一样,建立起信息员日报制度,还关心战局呢。朱元璋打苏州之前,他预感到张士诚败局已定,十分紧张,因为人人都知他沈万三是张士诚的人,并大力支持过张士诚,朱元璋夺了天下之后,自己怎么办?沈万三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故伎重施,又采取了当年应对张士诚一样的方法,送银子。朱元璋打仗需要钱,建国需要钱,谁见了银子会不高兴呢?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不是张士诚。
有据可查的,沈万三前后给朱元璋至少送了 6次大礼。
第一次,可能就是上次老花匠带人送了一车银子,但那次是当地富豪们一起凑的,不是沈万三一个人。
第二次,还是在张士诚统治苏州城时,他看到朱元璋势力强大,张士诚前途不妙,就准备了几千两银子,派人悄悄送到了朱元璋那里,并书信一封,竭尽吹捧、效忠之类的话。这次算是投石问路,备好退路,结果呢,朱元璋收下了银子,却没表任何态度。
第三次,是朱元璋称帝后,全国实行减轻税赋的政策,然而偏偏对江南一带加重税赋,每亩税粮达到了七斗五升,沈万三田亩最多,税赋压得他喘不过气,不仅如此,朱元璋又实行了一个举措,迁民,把地少人多地区的居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或是将江南富户直接迁往凤阳等贫困地区。这实际是明朝一个富国强民的国策,但作为商人的沈万三却吓出一身冷汗,虽然他没有被列入首批迁离名单,但他已深深感到朱元璋对于张士诚统治过的地区有着某种仇恨,他是代表,他脑袋上顶的不是“首富”的桂冠,而是一把利刃钢刀。
1368年的农历九月十八日,正是朱元璋四十大寿,这一天也是沈万三的四十寿辰,沈万三联手莫礼、葛德昭两个富豪,借机来到南京的皇宫,代表江南富户向朱元璋进献厚礼以缓和关系。因为朱元璋对沈万三有所印象,没费周折就把礼送了进去,但朱元璋依然没有露面,只在光禄寺(负责皇上御膳的部门)管了他们一顿饭。
第四次,在明朝学者田艺蘅撰写的《留青日札》里记载说: “万三、万四率先两浙大户输税万石,仍献白金五千两以佐用度”。沈万三和他弟弟沈贵在江南大户里率先向朝廷交纳税粮万石,另外,还加献白金五千两,给朱元璋作零花钱。可这次朱元璋反应依然冷淡。史书记载,他用这笔钱“上命其造廊房,为楹一千六百五十,披甲马军者十,务罄所献金乃已。”朱元璋并没有用这笔钱作为自己的零花,而是把这钱全部用于修建房子和装备军官。
第五次,是朱元璋应天建都后开始筹划修建城墙,建城墙是一项耗费人力和财力的巨大工程。据《明史》记载,沈万三自请“助筑都城三之一”。沈万三要主动上书请命承担三分之一的城墙修建任务,也就是包括聚宝门、水西门、西水关在内的一段共约十公里的工程。
1370年,沈万三迁居南京,全力投入筑城工程。他不仅舍得花钱,注重工程质量,还日夜坚守在工地上,和雇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这回朱元璋终于有了点喜色,将沈万三的长子沈茂和侄孙沈价封了官。
第六次,确切地说,这回沈万三想捐一大笔钱,但太祖朱元璋一文银也没要,但却要了他全部家当。
事情还是由修建城墙引起的,当时整个工程由工部、应天府和沈万三三方分段包干,砖石等建材由一百多个州县供应,并由中军都督府督造。每段工程都定了工期,误期要追究责任。三方中,唯数沈万三这头难办,他只是个出资人,老百姓和军士可不管谁出钱,尤其是各级军官,根本不把他当回事,有点类似现在大锅饭的意思。至使三段工程沈万三这段进度最慢,沈万三是软硬手段都不好使,为难之际,他又想起了他商人特有的方式—经济刺激。然而这种方式在你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好使,大明初始,朱元璋严格吏治,对贪污腐败极为痛恨,据说朱元璋有一次外出视察,老百姓举报说有一个县令有贪污受贿行为,朱元璋不但下令诛杀此官,而且将皮剥下,皮中塞满稻草,挂于公堂旁边,说“后官观之以戒”,让他陪着以后的官办公,谁还敢胡作非为?以后朱元璋又正式颁布了法令:凡官吏贪赃枉法者,赃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 80贯处绞刑, 60两以上银子者,要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实草之刑。 1385年,御使余敏、丁廷举告户部侍郎郭桓贪污,朱元璋下令:六部侍郎下皆死,把兵部、工部、礼部、户部、刑部、吏部六部侍郎以下官员全部处死,牵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富”因众说纷纭
沈万三“躬稼起家”,这一点从明人《留青日札》里也可以得到印证: “初居东蔡村时,人以圩菜之地归之,佑(沈三万的父亲)躬率子弟服劳,粪治有方,潴泄有法,由是致富不赀。”这段文字描述了沈万三随父亲从浙江迁居苏州后,通过躬耕田地而发家。明人孔迩还记载沈万三很注重兴修水利: “万三有田近湖者,沿湖筑成石岸以障田。”
而对于沈万三究竟如何致富,最具传奇色彩、也是传说最广泛的,当属“聚宝盆”一说。说是沈万三贫时,见一农夫携蛙百余,他便好心买来放生。哪知第二天,看见众蛙聚在一瓦盆不散。沈于是将瓦盆带回家,用来洗手。一次,他妻子洗手时不慎将一支银钗掉在盆中,不料银钗一变二、二变四,不一会儿已是满满一盆,不可胜计,沈万三由是富甲天下。
传说南京中华门(古称聚宝门)的名称也源出于此。
沈晓烜老师介绍,沈万三致富的另一种“授财说”很有道理。据说元代吴江一带有一个名叫陆德源的富家,沈万三为他管账治财。后来陆看破红尘,离家出游,将万贯家财拱手送给沈万三,沈万三由此一跃成为“江南富族”。
苏州地方府志则称沈万三之巨富,“相传因通番所得”,这一说法得到不少学者认同。孔迩在《云焦馆纪谈》中便写道,沈万三成为海商,来往贸易于徽州、池州(今贵池)、太平府(今当涂)、常州之间,辗转贸易,获金数百万,所以显富。
明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教授潘群认为,沈万三的财富积累在元代便已完成,他的财富起于“农”,而繁于“商”,是一个地道的大地主兼商人。苏州学者陆允昌等专家也持相同看法,说沈万三是土地经营起家,辗转贸易发家。
潘群表示,元代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突出的迹象:一是农田水利发展,带来水田种植发达,稻田面积日益扩大;二是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关系逐渐蔓延。沈万三这个家族,正是借着元末这种土地关系的变化,将一部分失去业主和佃户的土地,占归己有, “粪治有方,潴泄有法”,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并进一步兼并土地而发家致富。
而就其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而言,潘群教授表示,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经济问题。”他解释道,明人记载沈万三来往的“徽州、池州、太平府、常州”等地,恰是“徽商”频繁贸易活动的地区,出现一个沈万三实不足奇。而另一方面,苏州和杭嘉湖地区历来是闻名全国的“粮仓”,素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沈万三拥有田产数千顷,自然有大量的稻米作为商品出售。而当时的北方,包括元大都(北京)在内所需食粮,主要靠南方供给,沈万三肯定是一“售粮大户”。由此,沈万三积累了大量资本。
富起来的沈万三转而“通番”,将地产的纺织品、瓷器等输往亚非各国,而回船进口大量的珍宝、香料和药材,一去一回从中赚取巨额差价。陆允昌就此解释道,元代的社会环境,非常有利于商业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元代为了鼓励和发展工商业,实行轻商税的政策。元二十年( 1283年)、元二十一年( 1284年)、元三十年( 1293年)等年间,朝廷数次布诏减税,鼓励中外贸易。而沈万三也在此背景下“暴富”。
学习“万三”文化
《金瓶梅》里,潘金莲嚷嚷的一句话给人印象深刻: “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句话在当时想必十分流行,潘金莲是一再引用。此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像南京沈万三有名气,北京枯柳树有影子,想要掩盖也掩盖不了。而如今在南京、苏州两地,谈及沈万三,普通老百姓同样耳熟能详,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不少学者认为,这是沈万三文化的一部分,它包含了人们向富的美好愿望,而沈万三从一个贫困农家小伙,成长为一个富可敌国的阔佬,更是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致富典型。随着社会大背景的转换,沈万三、胡雪岩之类富商的发家之道,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而专家们更推崇沈万三开放的经营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