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五千年未解之谜
11163900000013

第13章 哥窑之谜

哥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品种。哥窑瓷器以独特的纹片见长,胎骨与官窑瓷器差不多,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陶瓷界历来就有“官哥不分”的说法。这主要是指两者在造型和胎色上是十分接近的,只有哥窑和官窑的开片纹不同。哥窑釉表的“金丝铁线”是哥窑最著名的特征,这种窑火中自然生成的纹片,如网如织,妙趣横生,粗纹色发黑为铁线,细纹色发黄为金丝。色纹是哥窑首创的纹路首色技术。在器物出窑后尚未完全冷却之前,置入掺有紫金土的浆水中,深层的纹路渗进紫褐色的浆水而成为铁线纹;浅层的纹路渗入少量浆汁而成为金丝纹。哥窑开片较为细腻均匀,不似官窑片纹那样疏朗。哥窑的匠师们还能够把自然变化的开片掌握到大片套小片,粗线廓细纹的程度。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目前窑址尚未发现。有关哥窑的窑址,陶瓷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现存的哥窑瓷器大部分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一小部分散见于国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总数大抵不超过300件。

明嘉靖四十五年,《七修类稿续编》的作者指出:“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各主一窑。”以后的史料大都引自此处。由此可见,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196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龙泉县的大窑、金村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大窑和溪口等五处窑址发现了一种黑胎青瓷,器身带开片,其特征与文献中的哥窑特征酷似,但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那种传世的哥窑瓷器截然不同。这说明传世哥窑瓷器并不是在龙泉烧造的。据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龙泉黑胎青瓷、景德镇仿哥窑等瓷片进行了化验、分析和考证,清楚地表明文献里所谓的哥窑是龙泉窑的哥窑,而不是烧造传世瓷器的哥窑。

否定了龙泉县后,烧造传世瓷器的哥窑在哪里,就成了一个新的、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可能在江西景德镇,因为明清两代景德镇仿哥窑瓷烧得很成功,但没有迹象表明宋元时的传世哥窑也在那里。也有人判断或许在江西吉安即宁代吉州窑的产地,因为明人曹昭《格古要论》里提到该地有一个“碎器窑”,但迄今未曾发现。在另一个明代人高濂的《遵生八笺》里谈到哥窑取瓷土于杭州凤凰山下,仍是指窑在该地,有人以此为据,怀疑窑在杭州。目前,各种说法颇多,但始终没有人能证实,也没有新的发现,因此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