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
11163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所谓蒙学,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百家姓》与《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合称『中华蒙学四大名著』。《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期,它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仿佛一首四言长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广为流传。姓和氏最初是分开的,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姓是血缘关系的一种标志,同姓即代表有着共同的祖先。而随着家族的繁衍,同一祖先的子孙逐渐增多,一个家族就会分成若干分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在保留姓的基础上又给自己取了新的称号,这便是氏。到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姓氏,则专指姓。《百家姓》的作者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一书生,其姓名、生平不详。《百家姓》中各姓氏的次序不是根据其人口数量来排列的,虽缺乏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古人读《百家姓》,是把它作为一种启蒙教育。今人再读,不仅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所了解,还会为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凝聚力所感染。

《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于一体,是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原书共收录姓氏五百零四个,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本书则选取了较常见、趣味性强、资料较详尽的近一百个姓氏加以介绍,并在全文的最后附上《百家姓一览》,以便读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