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文化常识
11160100000007

第7章 《孟子》

孟子(公元前 372年—公元前 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 ”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 ”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 “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 “四书”。从此直到清末, “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 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 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  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 “五经”

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 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 “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 “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 “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

孟子认为,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 “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

孟子主张, “亲亲而仁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原文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多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 “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 “寡人愿安乘教。”孟子对曰: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 “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 “无以异也。”曰: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 ‘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 ‘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齐宣王问曰: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而闻乎?”孟子对曰: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 “可。”曰: “何由知吾可也?”曰: “臣闻之胡纥曰: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对曰: “将以鑫钟。”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 “然则废鑫钟与?”曰: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 “有之。”曰: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 “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偏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而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曰: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 “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 “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 “挟大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大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 “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 “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 “否。吾不为是也。”曰: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 “若是其甚与?”曰: “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 “可得闻与?”曰: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 “楚人胜。”曰: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以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 “吾昏,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暴见孟子曰: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 “可得闻与?”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 “不若与人。”曰: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 “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齐宣王问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曰: “若是其大乎?”曰: “民犹以为小也。”曰: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问曰: “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 “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危,于时保之。”王曰: “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 “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 ‘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 “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 “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 ‘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涓涓胥谗,民乃作匿,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 ‘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齐宣王问曰: “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孟子对曰: “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 “王政可得闻与?”对曰: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可矣富人,哀此茕独。”王曰: “善哉言乎!”曰: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 “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 “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 “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檀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 “弃之。”曰: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 “已之。”曰: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 “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齐宣王问曰: “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曰: “臣弑其君可乎?”曰: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见齐宣王曰: “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之雕琢玉哉?”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 “或谓国人勿取,或谓国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 “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奚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 “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 “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

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滕文公问曰: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 “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

滕文公问曰: “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 “昔者大王居豳,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

滕文公问曰: “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 “昔者大王居豳,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豳,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豳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 “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 “将见孟子。”曰: “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 “诺。”乐正子入见曰: “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 “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曰: “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 “否。谓棺椁衣衿之美也。”曰: “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之见孟子曰: “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仓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曰: “父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

“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皙曰: ‘吾子与子路孰贤?’曾皙蹙然曰: ‘吾先子之所畏也。’曰: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皙怫然不悦曰: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夺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皙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 “以齐王,由反手也。”曰: “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 “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丁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嵫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问曰: “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 “否。我四十不动心。”曰: “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 “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 “不动心有道乎?”曰: “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 ‘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 ‘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 “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 “志壹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兼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曰: “陂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 ‘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 “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夫子圣矣乎?’孔子曰: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曰: “姑舍是。”曰: “伯夷伊尹何如?”曰: “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

“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曰: “然则有同与?”曰: “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曰: “敢问其所以异?”曰: “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 ‘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 ‘见其礼而知其政,问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 ‘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曰: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曰: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撤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子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曰: “矢人岂不仁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曰: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曰: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扼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 “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 “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 “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 “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 “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 “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 “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 “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 “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兼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陈臻问曰: “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 “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 “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 “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 “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 “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 “此则距心之罪也。”他日见于王曰: “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 “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谓坻洼曰: “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坻洼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 “所以为坻洼,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公都子以告。曰: “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王獾为辅行,王獾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也。公孙丑曰: “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曰: “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 “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曰: “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效乎?

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沈同以其私问曰: “燕可伐与?”孟子曰: “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齐人伐燕。或曰: “劝齐伐燕,有诸?”曰: “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燕人畔,王曰: “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 “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 “恶,是何言也。”曰: “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 “周公何人也?”曰: “古圣人也。”曰: “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 “然。”曰: “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 “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 “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 “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他日王谓时子曰: “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

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曰: “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客不悦曰: “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曰:

“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穆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穆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 “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曰: “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

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 “士诚小人也。”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 “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 “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学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历代追封追谥

朝代年代 %帝王封谥

宋朝元丰六年( 1083年)宋神宗邹国公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邹国亚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