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守护家园
11157600000007

第7章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金庚初致辞(闭幕词)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

大家好!今天的论坛闭幕式会场气氛变了,由严肃变为活泼了,我的感觉是融洽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觉与专家学者们靠得更近了!论坛即将结束以前,我想再次表明刚才许明书记表达过的意思,就是对各位专家学者包括文化报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领导到这里开会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会议结束以后,余杭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珍惜“余杭倡议”这个宝贵的标牌。

首先,我想从我们文化的角度跟各位专家教授谈点心里话。这次会议时间不长,总共只有三天,但是各位专家学者、社会多方面的领导到了我们余杭,到了浙江,给我们送来了宝贵的财富。专家论文、论坛,包括平时交流甚至工作餐时交流,我都觉得千金难买,而且节约了我们很多成本,使我们在短短三天里面,学到了很长时间都学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代表浙江省文化厅、主办单位、杭州市文广新局真心谢谢各位!但愿以后有更多机会使我们这些本身基础不好的人多跟文化接触,没有文化也变成了有文化。同时,我要感谢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为这次会晤做出精心准备的承办单位———杭州市文广新局,余杭区委、区政府,准备工作非常认真。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层次,以后请来更多的专家,我想这方面的经验还需总结一下,包括这次会晤也要总结一下,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做到以后专家人走了,“财富”都留下了。现在可能留下一部分,以后要由来一次变成来两次,争取把“财富”全都留下。借这个机会对我们区委、区政府表示感谢,同时也对我们区委、区政府寄予更高的期望。倡议从余杭发出,那么实践也应首先从余杭发出,如何较好地践行《余杭倡议》,总结余杭的实践,把余杭的实践变成能够指导全省工作的经验,把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第三个我要感谢的是不光是论坛本身,在这个论坛以前,浙江之所以能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公布得比较多一点,离不开在座各位专家学者和领导。我们这些同志做了具体的工作,但是若没有高人指点,可能徒劳无益。我们同志确实还能吃些苦,为了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的名录,真有几个不眠之夜,我们之所以能这样做,在座的很多高人进行了很多具体的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层面的感谢,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更多一些,哪怕是批评也极其珍贵。

在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举办这次“余杭论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光是浙江的范围以内,我想我们这个论坛可能会超越浙江的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普及。同时这也是一次让我们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进一步坚定我们信念的会议。在这种氛围的营造下,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讲,对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的力度肯定会大大加快。另外,我们这次论坛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会风扎实、安排紧凑,所以,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确实从内容上,从学风上,从工作敬业上包括各位专家学者的思维敏捷上,都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次确实很高兴,中央文化部周副部长请到了,并且为我们做了重要讲话,从历史的角度,从国际政治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给我们的保护工作提出了五个要求。通过论坛,我们对文化安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前段时间,我们省厅在《征集名录意见》公示以后,安全厅的处长就给我们打电话。领导的要求和意见也为我们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指明了一个方向。

浙江作为全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大省,2005年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政治保障、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机制保障和媒体宣传,力争使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另外,我想除了专家要传承外,行政工作人员也要有个传承的问题,(建议)培养选拔一些具有运动员体质的人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人才也很紧缺,除了专家人才以外,我们也应加强行政工作人员这支队伍的培养,将其列入工作计划。至于经费保障,我们省委、省政府确实很重视,浙江省2002年经费已经到位了,等我接手这块工作时,已接近1000万元在账上了,而且我可以表态:从2006年开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块,我们省厅肯定要突破1000万元。当务之急是把钱用好,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资金。毛泽东说过:浪费和贪污一样都是极大的犯罪。我们一定要把钱用好,用很好的成绩来向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的纳税人汇报!

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进行了交流和演讲。辽宁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乌丙安教授等九位著名学者围绕“国家文化安全与保护及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论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指出了我们所面临的紧迫的文化形势,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多种途径,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有的专家从中华民族的复兴出发,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直面“现代野蛮”威胁并加强宣传,以唤醒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激情;有的专家从走出思想误区出发,论证怎么加强对“保护第一”的深刻理解;有的从生活多样与文化多样性角度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有的提出以恢复和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有的从建立遗产学的角度,提出了需要遵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也有的从对生命的认识的角度,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的实质及其精神价值;也有的从感情和理智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等等。总之,各位专家的论述为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明了新的工作进程和方向。在分组讨论中,大家也一致认为这次论坛关于“我国文化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在全国开了先河,起码从浙江这个角度开了先河,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次拉响预警,因此这个论坛意义非常重大。在今后浙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中,我想我们这次论坛将会在浙江的文化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而且是非常光彩的一笔!我们的首次倡议发出了,基础也有了,我们以后的工作都将会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提高。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刚才我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任务在我们浙江也还是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包括我们有些同志的基本认识还有待于提高。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粗浅的成果,但我们的道路还很长,困难也很多。我讲的意思就是今后的工作中还离不开在座各位专家学者的高明指点和帮助,我们还将积极采纳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我们将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余杭倡议》中倡导的各项任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积极推动我们的立法工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完善我们的名录保护体系,加强我们的名录管理,加强理论研究,培养我们的传承人。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使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弘扬与发展,使我们这代人今后也能为后人留下文化遗产,也不愧来世上一趟。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本人愿做各位专家学者的学生,够不够资格报名我现在不敢讲,我争取能成为你们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谢谢各位!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