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11155000000005

第5章 高血压防治实用策略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患了高血压病有无症状,取决于血压的水平、内脏器官有无损害及个人的耐受性。如果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有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因此,首先应该想到找医生测量血压。如血压不高,再找其他原因。早期突然发生的高血压常伴有较明显的症状,随着对高血压状态的逐渐适应,自觉症状会越来越轻,甚至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因此,没有症状不等于血压恢复正常,这时仍须继续监测血压,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在治疗高血压病的问题上存在三个误区:

第一,许多病人往往不愿意吃药,而是愿意用降压帽、降压手表、降压裤腰带等来控制病情。国际上已经证明了,对高血压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认真服药,而降压帽、降压手表、降压裤腰带等都不能代替服药。因此,高血压病人必须认真服药,不愿服药是第一个误区。

第二是不感到难受就不吃药。现在的医学实践已经证明了,高血压症状如头疼、头晕跟血压升高程度不平行,可以头疼欲裂,很厉害,但血压不高,也可以血压220毫米汞柱,眼看就要脑出血,但不难受。因此,不难受不吃药,这是不对的。这也是一些所谓“健康人”突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以为没有症状就是没病,不难受就不吃药。

第三,不按病情遵医嘱吃药,往往根据广告、根据别人,张三李四,你吃什么药啊?我也吃什么药。得了高血压必须到医生那儿看病,由医生根据你的个人情况综合判断,你得的属于哪一型、哪一期,有的合并糖尿病,有的合并冠心病及高血脂,要加用其他药物,应由医生来判断,而不能自己按药品说明书和广告来服药。高血压的治疗是很个体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高血压确实是危害中国人民健康、像吴英恺教授所说的“最严重的疾病”。它有四个特点、四个“最”:

第一,高血压病历史最悠久,4000年前埃及的木乃伊已经有动脉硬化,最近发现5100年前的一个冰人,也已经有周围动脉硬化。《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医书,记载有“故成者,脉弦也”,这6个字的意思是,爱吃盐的人,脉象就弦,用现在的话说即血压增高。

第二,流行最广泛,不分南北,到处都有,全世界大约有6亿人患高血压。

第三,隐蔽最深。

第四,危害最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是第一。

值得强调的是: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看病。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看似容易,但实际却是一项十分细致的、需要精心调整和长期坚持的工作。以下原则可供参照:

1 医生和患者之间要有良好、友善的交流和沟通,包括介绍高血压常识、危害性,治疗的重要性和副作用等。这是提高病人治疗顺从f生的关键。而病人顺从性又是一切药物治疗的基础。近40年来国内外实践证明:无论药物多么有效,如果没有医生和病人的双向密切配合,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有效控制率几乎没有什么提高。

2 曲于病人个体差异很大,不同病人药物间的有效剂量可相差5-10倍。因此用药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滴定”,增加剂量直到血压满意控制或达最大量或出现不良反应。达到降压目的后逐步改为维持量,长期坚持,不可突然停药或换药。

3 高血压人群中,约1/3病人只需一种药即可控制血压,约50%病人需2种药物合用才能控制,其余则需3种或更多才能控制。老年人需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当然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酌情调整。一般人群,以138/83mmHg以下为宜。糖尿病人宜在130/80mmHg以下,合并肾损害者(24小时尿蛋白超过1克)宜在125/75mmHg以下。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我国人群血压的最佳水平为<120/80mmHg。

4 如第一种药无效,应选用合理的联合用药,通常是加用小课题的第二种降压药,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课题。有效的联合用药组合是:利尿剂+β阻滞剂;利尿剂+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ACE抑制剂;α阻滞剂+β阻滞剂。

5 如果第一种药物疗效很差或耐受性很差,可换另一类降压药,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或加用第二个药物。

6 最好选用一天一次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的长效药物。其优点是:①提高治疗顺从性;②更平稳地控制血压;③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下面我再来谈谈对各类降压药物的评价。

利尿剂:这是最有价值的降压药物之一,但其风险/效益比呈剂量依赖性。利尿剂的许多副作用,如低钾,糖耐量降低,室性早搏,脂质异常和阳痿,多见于大剂量。通常使用小剂量,如双氢克尿噻12.5mg或更低,能减少不良反应而仍然保持疗效,如果与留钾利尿剂氨苯碟啶合用,效果会更理想。利尿剂特别适用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β阻滞剂:这类药物可通过降低血压明显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另外,β阻滞剂还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一线药物,也是心肌梗塞后防止复发心衰和意外突然死亡的重要药物之一。高血压伴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病人,可首选β阻滞剂。尤其是长效制剂(如博苏等)对于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的病人应避免使用该药。

ACE抑制剂:苯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悦宁定、怡那林)、卡托普利(开搏通)等都属于这类药物。这些药在降压同时,能改善心功能、减轻或逆转左室肥厚,并能用于心力衰竭治疗,能降低心衰病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还能有效地延缓Ⅱ型糖尿病病人,特别是伴有蛋白尿病人的肾脏损害的进展。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有时可出现罕见的血管性水肿。

钙拮抗剂:短效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除可引起头痛、颜面潮红等常见副作用外,还可导致反射陆心率加快,不利于心绞痛的控制,一般不用于高血压的治疗。长效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络活喜)、控释制剂(如拜新同)等,其作用缓慢平稳,引起头痛与颜面潮红的副作用相对较少,并且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用于合并心绞痛的高血压病人较为适宜,并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还有预防中风的益处。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头痛,颜面潮红,心悸,体位性头晕,踝部水肿等,其中以头痛和踝部水肿较常见。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最近推出的一类降压药物,它具有许多与ACE抑制剂相同的优点,包括在心力衰竭患者、肾病患者中的特殊价值。这类药物较ACE抑制剂的一大优点是没有咳嗽副作用。目前,已有氯沙坦(科素亚)、海捷亚(科素亚加少量双氢克尿噻)和缬沙坦(代文)在我国面市。

α阻滞剂及α、β阻滞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适用于有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还可用于良性前列腺肥大,改善其症状。主要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尤其老年人更易发生等。阿尔马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α、β阻滞剂剂,兼具α、β阻滞作用、降压作用稳定持久,用药剂量小,能防止晨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座升高现象,对保护靶器官有良好作用。

复方制剂:在我国常用的有北京降压。号、复方降压片和常药降压片等。其中北京降压。号是一种以利尿剂为主的由5种成分组成的小剂量复方制剂,由于配方科学合理,药物之间降压正作用相互协同,副作用相互抵消,因而具有降压疗效确切,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的特点。另外,近来可乐定的长效赠片制剂,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也有较普遍的使用。

各种降压药有其不同的性质药理特点,因此选用降压药时应根据患者年龄、高血压程度分级和危险度分层(合并的各种有关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脂、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支气管和肺部病变等)及用药后的反应等,全面权衡,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