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护理心理学
11152300000012

第12章 气质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这一概念与我们平常说的“秉性”、“脾气”相近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总是活泼好动,反应灵活;有的人总是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有的人总是直率豪爽,简单暴躁;有的人总是敏感多疑,感情细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些表现,都是因为人的气质不同造成的。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既表现在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中,也表现在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中,特别是在情感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一个人言谈举止的敏捷性、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他的情绪产生的快慢、强弱程度,情绪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速度,意志努力的强度等,都是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二、气质类型学说

1.体液说

由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提出。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分别为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每一种液体和一种气质类型相对应。黄胆汁相对于胆汁质,血液相对于多血质,黏液相对于黏液质,黑胆汁相对于抑郁质。一个人身上哪种液体占的比例比较大,他就具有和这种液体相对应的那种气质类型。希波克拉底所划分的这四种气质类型比较切合实际,所以至今仍沿用着他提出来的名称。但是,希波克拉底的学说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

五百年后,古罗马医生盖伦对体液说进行了发展,他将四种体液做种种配合而产生13种气质类型,即气质的混合类型。盖伦还第一个命名了“气质”这个概念。

2.体型说

20世纪20年代德国精神病医生克雷奇米尔根据自己的临床观察发现,病人所犯精神病的种类和他的体型有关。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多是矮胖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是瘦弱型或强壮型、发育异常型的。他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所以,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体型特征来预见他的气质的特点。美国医生谢尔顿和心理学家斯蒂文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人的体型是由胚叶决定的,因此,胎儿的胚叶发育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气质类型。体型说或胚叶说想从生理的因素来说明气质的根源,但是,两种学说都没有提出生理因素和气质类型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根据。

3.血型说

血型说在日本比较有影响,这种学说是古川竹二提出来的。古川竹二认为A型血的人消极保守、焦虑多疑、冷静但缺乏果断,富于情感;B型血的人积极进取,灵活好动,善于交际,爱说寡信,多管闲事;O型血的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爱支配人;AB型血的人,其外表像B型血的人,内在却像A型血的人。其实,人的血型不止这几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血型相同而气质类型不同,或者气质相同而血型不同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血型说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4.激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4种内分泌腺的类型,即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并认为内分泌腺类型不同的人气质也不相同。例如,甲状腺型的人,甲状腺分泌过多者精神饱满、意志坚强、感知灵敏;甲状腺分泌不足者迟缓、冷淡、痴呆、被动。垂体腺型的人智慧聪颖;肾上腺型的人情绪容易激动;性腺型的人性别角色突出等。

虽然内分泌腺的活动影响了人的行为和心理,但是,内分泌腺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因为内分泌腺的活动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所以,不能把气质只看做是由内分泌腺决定的。

5.活动特征说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用反应活动的特征: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为指标,区分出四种气质类型。活动性的人爱活动,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在婴儿期的表现为乱动手脚,儿童期在教室里闲坐不住,成年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情绪性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在婴儿期的表现为经常哭闹,儿童期时易激动、难于相处,成年时表现为喜怒无常;社交性的人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系。在婴儿期的表现为要求母亲和熟人在其身边、孤单时哭闹得凶,儿童期容易接受教育的影响,成年时人际关系融洽;冲动性的人缺乏抑制能力。在婴儿期的表现为不能等待成人对他的关照,儿童期时经常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成年时表现为讨厌等待,倾向于不假思索的行动。

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基本观点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两个,即兴奋和抑制。所谓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状态转为活动或较强的状态;所谓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状态。不能简单地把兴奋看做是活动,把抑制看做是静止的状态。兴奋和抑制都是一种神经活动的过程,它们指的是这种活动所指向的方向。

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就是它们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能接受的刺激的强弱程度,以及神经细胞持久工作的能力。神经过程的强度有强弱之分,兴奋过程强者,在强烈刺激的作用下仍能形成条件反射,并能保持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者,在强刺激作用下难于形成条件反射,甚至会使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或遭到破坏。抑制过程强者可长时间忍受持续不断的内抑制,抑制过程弱者只能忍受较短时间的内抑制。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力量是否平衡,所以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且不平衡又有兴奋占优势和抑制占优势两种情况。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有灵活和不灵活之分。

巴甫洛夫指出,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从理论上讲可以组合成12种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但是,有些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例如,神经过程不平衡的人,不管他是兴奋过程占优势还是抑制过程占优势,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转化都是不灵活的。因而,强、不平衡、灵活或弱、不平衡、灵活的组合是不存在的。

巴甫洛夫根据大量的实验,确定了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征

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行为特点

兴奋型

(胆汁质)

不均衡

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不可抑制。

活泼型

(多血质)

均衡

灵活

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交际。

安静型

(黏液质)

均衡

惰性

安静,坚定,迟缓,有节制,不好交际。

抑制型

(抑郁质)

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反应强。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之间有着对应的关系,可以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看做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2.气质的特性

气质作为一种人格的特征是表现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它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感受性和耐受性: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耐受性是指神经系统能够忍受外界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感受性强者,很弱的刺激他就能感受得到,因而他对较强刺激的耐受性就比较低;相反,感受性弱者,较强的刺激他才能感受得到,因而他对较强的刺激的耐受性就比较高。

反应的敏捷性:反应的敏捷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反应时的快慢、动作、言语、思维、记忆、注意转移的速度等都反映了敏捷性。

可塑性: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它也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情绪的兴奋性: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有的人情绪兴奋性高而抑制能力低;有的人情绪兴奋性低但其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强。情绪的兴奋性是神经过程的平衡性的表现。

指向性: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外还是常指向于内,常指向于外者为外向,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指向性和情绪的兴奋性有密切的联系,兴奋性高者外向,兴奋性低者内向。同时,指向性也表明兴奋和抑制哪种过程占优势,兴奋占优势者外向,抑制占优势者内向。

3.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根据气质的特性和每种气质类型神经过程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几种典型的气质类型的主要外在表现。

(1)胆汁质

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胆汁质的人一般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他能忍受强的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

(2)多血质

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多血质的人的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注意转移的速度都比较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不怯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3)黏液质

黏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4)抑郁质

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和这种特点相适应,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弱,寡欢,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

既然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是典型的类型,大多数人是中间型的或混合型的,所以,不要对任何人都对号入座,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气质的特点及表现

兴奋性

敏捷性(灵活)

感受性

耐受性

社交倾向

可塑性

胆汁质

兴奋

不随意反应强、敏捷性小

严重外倾

多血质

兴奋

缺乏忍耐,敏捷性大

外倾

黏液质

抑制

特高

内倾

抑郁质

抑制

特高,注意细节

严重内倾

4.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的,而神经过程的特点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所以,遗传素质相同或相近的人气质类型也比较接近。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的。如果在童年时期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或者在成年时期遇到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气质的显著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过程是很缓慢的,甚至当条件适宜的话,原来的面貌还会得到恢复。所以,有人说气质的变化可能只是一种被掩盖的现象,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仅使人的行为带有某种动力的特征,就动力特征而言无所谓好坏;同时,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方面,也都有其消极的方面,没法比较哪一种气质类型更好。例如,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豪爽,但脾气暴躁;多血质的人活泼敏捷,善于交往,但却难于全神贯注,缺乏耐心;黏液质的人做事有条有理,认认真真,但却缺乏激情;抑郁质的人非常敏锐,却容易多疑多虑。气质对一个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自己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气质中的消极方面。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气质类型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这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中,普希金是胆汁质的,赫尔岑是多血质的,克雷洛夫是黏液质的,果戈里是抑郁质的。可见,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也不会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但是,社会实践的领域众多,不同领域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就有了气质类型对工作适宜性的问题。在因事择人(人事选拔)或因人择事(选择职业)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例如,多血质的人宜于从事环境多变,要求作出迅速反应,交往繁多的工作,难于从事较为单调,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黏液质的人则相反,他们适合于从事耐心细致,相对稳定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正好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会感到工作得心应手,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不考虑气质类型对工作适宜性,将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给他带来烦恼,也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它包含着多种特征。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形成这些性格特征的时候有些比较容易,有些就比较难。例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坚毅的性格特征,但却难于形成善于克制自己情绪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容易形成热情好客,机智开朗的性格特征,却难于形成耐心细致的性格特征。

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遇到变化的环境,一个人怎样应付,能否自如,这是对一个人适应环境能力的检验。一般来说,多血质的人机智灵敏,容易用很巧妙的办法应付环境的变化;黏液质的人常用克己忍耐的方法应付环境,也能达到目的;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在不顺心的时候容易产生攻击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抑郁质的人过于敏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感受到挫折。后两种类型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不强。

(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

心身医学告诉我们,心理和身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所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良好的状态。这说明心理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一般来说,积极愉快的情绪能够提高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人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和信心;消极不良的情绪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甚至会造成身体器官及其生理生化过程的异常。

由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的强度不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一般来说,气质类型极端的人情绪兴奋性太强或太弱,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差,容易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我们对这种极端类型的人应该给予特别的照顾,具有极端气质的人也应该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尽量避免强烈的刺激和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

专栏3-8

气质测验量表

测试要点:请在30分钟内如实回答下列题目。

你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

(注:先拿好纸笔注明各题的得分,而不累加)

评分方法:

气质量化评分采取数字等级制,选择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 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四种气质类型相应的题号如下:

胆汁质:2,6,9,14,17,21,27,31,36,38,42,48,50,54,58.

多血质:4,8,11,16,19,23,25,29,34,40,44,46,52,56,60.

粘液质:1,7,10,13,18,22,26,30,33,39,43,45,49,55,57.

抑郁质:3,5,12,15,20,24,28,32,35,37,41,47,51,53,59.

测试结果:

如果某一种气质类型的得分明显地高于其他3种(均高出4分以上),则可定被测试者为该气质类型。

如果2种气质的得分接近(差异低于3分),而又明显地高于其它2种(高出4分以上),则可定其气质为2种气质的混合型。

如果3种气质的得分接近但均高于第4种,则可定其气质为3种气质的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