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之道:身体维护手册
11151100000038

第38章 经络一通百病不生

西方医学,对于疾病无论是确诊手段还是治疗的药物,都是利用化学的逻辑、方法和制品,充满了化学科技的影子,我们甚至可以说西方医学是一种用化学方法来治病的科学。中国从几千年前帝王追求长生不老术开始,发展到现代,早已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医疗技术——中医学。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并建立了阴阳、五行的理论。尽管现代东西方有很多人认为,这种阴阳五行的理论是一种没有科学根据的玄学,但是如果从现代系统学的观点看待中医的阴阳五行,我们可以发现,在那些缺乏仪器和数据的时代,阴阳五行理论其实是用来描述人体系统的最科学方法了。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可以说是一种运用系统学原理来治疗疾病的科学。

中医讲的“血气”代表人体日常产生的能源,现代人类错误的健康观念、

错误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于疾病的错误处理方式,使得人体内的血气水平不断下

降,而各种不同程度的血气下降,又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慢性疾病。

经络系统是中医学在数千年前就发现的人体系统。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

生理功能的一个独立系统。它网络全身,联系人体脏腑肢节、五官七窍,形成

有机的整体,沟通表里、上下、十二经。中医学认为,经络内通脏腑,外连皮

肤,是运送气血的一个通路,因此说经络通畅,五脏六腑就会得到营养,它的

生理功能才会正常,如果经络阻塞不通,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变,也就是中医

学上说的经络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1998年中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物理实验室中找到了

经络存在的证据。他们发现,经络本身具有光纤维的物理特性。位于经络附近

的毛细血管呈现平行状态,这中间存在着一个沿经络方向运行的体液流场。也就是说,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但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更具有运送物质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研究,经络已经被公认为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立体调控系统。其中主要包括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以及脉管系统的部分形态、生理功能、病理现象。

经络具有三个基本的调整机能,即兴奋性(应激性)、传导性(联引性)、调整性(整合性)。这是有实验结果作为证据的。

经络还可以看做是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体系,它通过内脏一皮肤、皮肤一内脏的传导,躯体和内脏传人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水平地会聚和重叠,以及内脏传导的神经生理、体液和生化的调节中实现的。

对经络的生物学研究认为,生物体的局部之所以能发展成为整体,是由于局部包含了整体的基因,经穴是这种基因差异的潜在表现,经络是全身穴位连接成网的控制局部基因活动的高级信息结构。它通过多级信息控制,决定了组织分化的时空秩序性,保障了分化完毕机体的器官与组织问的平衡协调性。

对经络的物理性研究,已表明经络循行线上具有低阻抗特性、特异的声学特性以及与感应相应的热学变化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