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09

第9章 ·霍元甲与霍元甲故居侠客之精瑰

天津西南15千米外的小南河村的一所院子,是一代武术宗师霍元甲的诞生地。100多年后,这里成了他的故居。中国人看重叶落归根,霍元甲的英魂返归故里,是让人欣慰的事。霍元甲一生轰轰烈烈,他的故居却分外的安静。家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温馨的,血气方刚的霍元甲也不例外。也许正是这对家园的一往深情,扩而大之为对祖国民族的的满腔热忱,使得霍元甲走出了传统武师的狭隘,布家学于天下,洗国人之大耻,终成继往开来的国术大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霍元甲是当得起这句话的。

1869年的一个冬天,霍元甲出生了。他的父亲霍恩第,是一名在江湖上小有名气的武师。霍恩第奔走江湖几十年,却没有积累下什么产业。霍元甲出生时,家中仅靠种几十亩田地过活,粗茶淡饭,仅供温饱。除此之外,便是在小南河村里盖下了一所院子。可想而知,以霍恩第的财力,院子只能是普通如农家小院,谈不上什么风景特色。1903年,34岁的霍元甲已是功成名就,这时的房屋已是破旧不堪,霍元甲便把它拆掉,在原址重新盖上一所青瓦顶土坯墙的小院,这便是今天的霍元甲故居。霍元甲是有钱了,但小院朴素依旧,并没有可观之处。穿过小院简陋的门楼,便可看到故居房屋分布的大概:左边是两间耳房,右边是三间北房。走进中间的堂屋,迎面可见正中挂着的霍元甲遗像,眉清目秀、儒雅斯文,完全是一介书生模样,全然不似人们想象中的习武之人,这大概是所谓的奇人奇相吧!遗像两侧有一副对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据说为霍元甲之子霍东阁所书。这八个字虽出于亲子,但人们并不觉有什么溢美之处,反倒极表赞同,称其道尽了霍元甲的平生功业。堂屋的一侧是霍元甲生前的卧室。房间面积不大,一套古朴的仿明式酸枝家具立在墙边。土炕尽头放了一个大大的衣柜。这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卧室的布置,也从客观上显示了霍元甲的平民气质。

霍元甲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他的辉煌的。故居陈列室陈列的实物资料,见证着霍元甲追求、奋斗的一生。青少年时代随父练武时用的石锁、石墩、刀枪剑戟等兵器,默默地诉说着霍元甲的刻苦勤奋;务农时用的农具、文房四宝等,说明了霍元甲曾深受古代“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霍元甲所创办的精武会会旗、会章、会员证书、会刊,以及孙中山先生为精武会书写的“尚武精神”的题词等珍贵实物和资料,则向世人彰显了霍元甲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以及虽九死而不悔的报国热忱。

霍元甲生活的时代,中国如同一头睡狮,沉醉在千年酣梦之中。在受尽屈辱之后,麻木不仁,成了普遍的国民心态。“东亚病夫”成了外国人讥嘲中国人的口头禅,对此多数国人是保持沉默的,而这一切却不能令霍元甲容忍。他不止一次地打败列强各国所谓的“世界第一大力士”,要求他们登报公开向中国人致歉。霍元甲的这些举动大壮国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投身于民族振兴的大业中去。中国自古就有游侠,他们“重然诺、轻生死”,铁肩担道义,抱打天下不平事,形成了可歌可泣的侠客精神。而当家国危难之际,这些侠客毅然担负起挽救天下苍生的责任,这是真正的大侠。霍元甲正是这样的人,他侠骨飘香,召唤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发图强精忠报国。 转瞬百年。今天的中国正在迅速崛起,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此时此刻,缅怀霍元甲的侠义精神,不能不令人热血沸腾。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门楼、厢房、堂屋、卧室、展览厅。

地址:天津西南小南河村。

设施:附近有霍元甲陵墓,可以观看武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