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82

第82章 ·何贤与何贤公园爱回爱民及时雨

一踏上澳门,便会融入中西混杂的人流之中,处在中葡杂生的宏伟建筑的包围里。街上码头,处处可见东西文化交织的别样风情:古朴寺庙与幽雅教堂共生、苏式园林与南欧宫殿混处、中式酒楼与葡式餐厅并存、龙舟竞渡与赛狗跑马交辉、堡垒炮台与葡京娱乐场相映……异彩纷存,让人目不暇接。一天下来,就渴望安静。而位于新口岸区商厦林立的建筑群后的何贤公园,则集文化与幽静于一身,让人尘垢尽洗,顿生静心。进入公园,游目骋怀,固然可以感受澳门安静的风光,又可以遥想当年华人绅士何贤的历史风采。

何贤公园,以澳门名人何贤先生的名字命名。正像位于友谊大马路另厢的宋玉生公园,也是以土生葡人领袖,连任4届立法会主席宋玉生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这两座公园有些相似之处,都设计新颖,充满葡国色彩,公园内古木参天,树影婆娑,令人心旷神怡。沿路皆铺上葡式碎石,两旁为宽阔的草坪。园内既有喷泉,亦有荷塘拱桥,桥下池水清澈,有鸭子和锦鲤于水中嬉戏,就像在观音像的照耀下,众生皆悠然自得。但这两座公园,像是两兄弟,既有相似之点,又有独到之处。何贤公园背靠松山,宋玉生公园面向大海。在何贤公园可远眺仔岛,掩映在花木丛中的通幽小径环绕公园一周。干道两旁的草地上错落种植着各种花木,四季有花,全年常绿。紧挨草地对称排坐落着若干圆顶、尖顶及平顶的蓝色棚架,上面攀援着绿色藤本植物。与宋玉生公园相比,何贤公园的一大特色就是设有许多公众娱乐设施。公园南端是一个包括舞台、池座、阶梯座位的椭圆形露天剧场,可容纳数百人,当局和街坊会常在这里举办活动。公园中部立着一个灰色花岗石拱门,两侧建有两座具有欧陆情调的小屋,一为图书室,一为茶座。公园北端有一个溜冰滑板场,建有月牙形跳台和锅形单车花式训练槽。

何贤公园虽小,却是澳门人喜爱的活动场所。比何贤公园大得多的宋玉生公园却意在空旷,以韵怡人。此外,何贤公园新建的“澳门回归纪念亭”很是引人。

亭子结构简单,布局简洁,设计别具心思。入口右侧竖立灰黑花岗石墙一幅,墙上部分镂空,巧妙装饰成“99”两圆,显示澳门回归年份;其旁则刻有说明。

总体外观图案简单,由一大圆及一小圆相连而成,但内涵丰富,大团代表强大的祖国,小圆代表澳门,也寓意“一国两制”,外形结构虽简单,却将精神融入建筑设计中,浑然一体。亭旁白玉兰树一株,以其树形之端庄、花香清雅的品质,来象征何贤爱国爱澳、一生行善的高尚品德流芳百世。

何贤在澳门被誉为“华人澳督”或“影子内阁”,决不是虚言妄语。因为澳门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往往“点将”求助何贤。每一次,何贤为了澳门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与并把事情办妥。终其一生,曾经力挽五次对澳门社会民生影响很大的风险。葡人统治时期,华人尤其不满,每次澳葡政府与华人僵持不下,都要找何贤来“说数”。在何贤的调解下,让葡政府赔礼道歉向中国方面递交了“道歉书”,作出了经济赔偿。其中一事不太见诸报端,但在民间广为流传。20世纪50年代台湾势力一度在澳门活动频繁,大概是有所警告又被置若罔闻,于是在何贤的授意下,民间开展了驱除行动,直至台湾势力偃旗息鼓,遵守游戏规则。后来澳门有“半个解放区”之说,其盖源于此。他除亲自参与解决同澳门命运攸关的若干重大事件外,还在澳门社会留有“济世为怀,仗义疏才”的口碑。澳门不乏巨富之人,但像何贤一样在衣、食、住、行、医的基本生存领域都遍施恩泽的人却屈指可数。故在华人占95%

的澳门社会,何贤在各个阶层都拥有绝对的影响力。他的“澳门王”不是自封的,实在是老百姓对他的侠肝义胆和急公好义行为的尊称,是澳门人心中盼英雄,澳门的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