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秉剑振军魂,猎猎旌旗降战尘。南渡英雄千古事,汤汤豪气彻乾坤。”这首诗题为《谒李纲祠》,描述了宋代爱国名相李纲的英雄事迹。
李纲的祖籍在福建邵武,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生于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县),因为祖父李赓挟全家移居无锡东胶山,所以李纲幼年是在胶山寺读的书,得到该寺主持的谆谆教诲。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中进士,逐渐升迁至殿中侍御史。政和八年(1118年),任太常少卿,兼国史编修官。宣和元年(1119年),开封大水成灾,北方金兵又犯边,李纲上书忠谏,希望朝廷振作,结果被贬任福建沙县的税官。李纲弃官不做回到无锡,在梁溪河畔构筑了一座宅园,因为无锡别名梁溪,所以命名为梁溪居,自号梁溪居士。北宋末年,朝廷面对内忧外患,不思选拔良士治国,反而打击真心为国出力之人,李纲心中自然不平,可又无可奈何,他在家写有《梁溪八咏》,其中《九峰阁》云:
“小阁峥嵘面九峰,暮天秀出碧芙蓉。孔明本有躬耕志,却合归来看卧龙。”抒的投降派引诱宋钦宗同意金兵条件,议成,李纲愤而辞职。钦宗皇帝最终吃了自毁长城的苦果,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没有了李纲为主的主战派的抵抗,钦宗、徽宗被俘,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难”。
宋室南渡以后,宋高宗一度起用李纲为相。李纲一上任,便“首陈十事”,决心重整朝纲,收复失地,重建山河。但是,高宗赵构只想偏安,并不图复国,于是硬给李纲扣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这样,李纲“主政仅七十五天,便被罢相”,这就是后来传说的“七十五天宰相”。翌年,他又被贬谪万安军(今海南岛)。后来虽被赦还,并官复至资政殿大学士,但仍一再遭贬。他的宏才大略,始终不能施展,抗金救国大志始终未能实现。绍兴十年(1140年),这位与宗泽、岳飞、韩世忠同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在福建福州仓山松风堂含恨逝世,年仅58岁。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英雄,林则徐在福建福州创建李纲祠。那是在清道光九年(1829年),林则徐在家丁忧。九月,疏浚福州西湖工程。十一月,兴工修李纲祠于西湖荷亭。李纲最喜爱桂花的英名、气度和品格。他晚年退居福州时,其书房就命名为桂斋,而且亲自植桂以明志。因此林则徐在福州西湖荷亭旁修建李纲祠时,在祠旁筑了书房,也题名为桂斋,以此表达继承李纲遗志之愿。
现在福州市西湖公园内的“荷亭晚唱”亭后乃桂斋。这就是李纲祠旧址,后为林则徐少年读书,暮年养生之处。正庭门进,四方小院,北面为李纲祠堂,有林则徐为之所书一联:“进退一身关庙社,英灵千古镇湖山”。堂中有李纲的画像碑石。堂西侧小门,别有洞天:方寸之地,有小桥流水,假山池沼,花木重叠。池水浅而绿,有金红小鲤数十尾,悠游憩戏。观鱼亭内画栋雕栏,在亭中独自凭栏,如入旧时光景,似得古人之心。出亭后到祠堂东侧的林公故堂前,这里植有丹桂四株,二人高,海碗粗,桂斋所以命名即因此桂树。入堂,正厅立有墨色大理岩的林则徐半身像,棱角分明,精神矍铄,正气凛然,令人望而生敬。左右侧室以玻璃橱窗四陈林公墨宝,多志西湖景事,生宣饱墨,苍劲触目。右厅添李纲生前所用之物并书一篇,字巳迷离,又有书籍若干,长剑一柄。
剑色锈重暗淡,仍可见锋芒。对墙有林则徐之孙所作警示书一篇,言西湖造福百姓千年,不得毁坏之意,其义正辞严,慷慨激昂,洋洋洒洒。
花开花落,时过事迁,李、林二公不再,战乱不再,桂斋仍存,李纲祠仍存,荷亭仍存,李纲生前一片丹心天不鉴,但他在人民心目中永远高大,一片爱国热忱有民心为鉴!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荷亭晚唱亭、桂斋、李纲祠、观鱼亭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湖滨路70号西湖公园内。
设施:西湖公园内有林则徐读书处一桂斋。
名人足迹 史书中记载的李纲的行迹只限于京城等少数几地,其事功不见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