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47

第47章 ·戚继光与蓬莱水城雄峙大海的军魂

山东蓬莱,即是戚继光的出生之地,也遗留下了他青年时期训练抗倭水师的基地——那就是现在的蓬莱水城。国内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

位于市区西北的丹崖山东侧,蓬莱水城又称备倭城。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于此建停泊战船的“刀鱼寨”。明代以前这里是古登州港,当时与交州、扬州、广州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口岸,也是东渡日本、朝鲜的重要港口。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此基础上依山麓地形构筑城池,疏浚小海引入海水,用以停泊船舰。水城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之多,地形南宽北窄,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水城四周风景秀美,难描难画。在地理位置上,蓬莱水城负山控海,形势险峻,是明代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最早的古代军港。其水门、防波堤、平浪台、码头、灯楼等海港建筑和城堞墙、敌台、水闸、护城河等防御性建筑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的海上军事防御体系,成为当时驻扎水军、停泊船舰、水上操演、出哨巡洋的军事基地。

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年),出身将门的戚继光任署都指挥佥事“总督(山东)三营二十四卫,备倭海上”(《戚少保年谱耆编》卷一)时即驻此。时值明朝中期,海防松弛,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狼狈为奸,经常骚扰沿海地区,是为倭寇。沿海人民饱受威胁,屡召损害,但倭寇作风剽悍,来去如风。军务疏懒的明朝海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戚继光亲赴浙江义乌,精选4000余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戚家军”。区别于明朝的其他水师,针对倭寇的弱点,戚继光把戚家军训练成一支既能陆战又能海战的两栖部队。从此,戚家军的海军船队巡游东西,转战在东南沿海的海面上。他们作战勇猛,善用奇兵,一路往南,所向披靡,连战连捷,使倭寇闻风丧胆,几无立足之地。戚继光,作为戚家军的主帅,4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他智勇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指挥戚家军“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成为雄峙大海的不朽军魂,牢固地守卫着中国的沿海边疆。

而今斯人已逝,风物宛然,戚家军的大旗仍然飘荡在水城的上空,戚继光的铜像仍然矗立在炮台上,俯瞰着茫茫海面。他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傲视大海,雄峙水面的军魂精神仍然激荡在水面上,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后来人保家卫国,守护边疆。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敌台、炮台、护城河、太平楼、点将台、涌月亭、振扬门、水师府和关门口天桥 电话:024—24206118—802 地址:山东省蓬莱市市区西北丹崖山东侧 网站:spot、cnair、corn 设施:附近有蓬莱阁大酒店。当地特产特别丰盛:有海参、鲍鱼、对虾、扇贝、真鲷等海珍品及蓬莱小面、卤驴肉、八仙宴等风味小菜名人足迹 北京: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戚继光赴京师参加会试,时值蒙古族俺答汗率部进犯,逼近京师。戚继光被任命为总旗牌,督防九门。台州: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五月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一带,率兵多次打败倭寇。福州: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七月下旬,戚家军自温州出发,由海道抵平阳。再自平阳取旱道入闽,一路纪律严明。给沿途百姓以良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