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03

第3章 ·纪晓岚与纪晓岚故居烟袋里的智慧

一代才子纪晓岚留给人们的是一个风流倜傥、嫉恶如仇的印象。特别是随着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人们似乎对纪晓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爱,特别是他那长长的烟袋,似乎成了智慧的象征。而在历史上较为真实的纪晓岚却愈发模糊,对于想触摸人物身上所蕴含的历史感的人而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寻访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故居又称阅微草堂,是纪晓岚晚年的颐养之地。纪晓岚对阅微草堂这个名字颇为得意,阅微是一种谦逊,是一种低调的退守的姿态。不过,阅微而知著,便是一番大智慧。

纪晓岚恰恰是这样的智者。

纪晓岚少年时即有神童之誉,吟诗作对,无不精工。他31岁就考中进士,不久出入翰林院,可谓春风得意。少年得志者不祥,这句话不幸在纪晓岚身上应验了。45岁那年,亲家做官亏空、东窗事发,纪晓岚经受不住夫人的哀求,秘密通知亲家做好准备。不久便因此获罪,被降职谴戍新疆。三年之后,由于刘统勋荐举他纂修《四库全书》,方才得以返回京城。在新疆的三年里,纪晓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他也初步感觉到官场的无奈与人生的无常。回到朝廷的纪晓岚,倍受宠幸,每日里与乾隆诗酒唱和、玩弄诗文,有时甚至互相调侃戏谑,过得颇为悠游自在。大概是有些忘乎所以吧,有一次,纪晓岚越出了帮闲文臣的界限,向乾隆皇帝提出了一些经济天下的治国方略。这令自我感觉良好的乾隆帝颇感意外。他随即脸色阴沉,厉声责骂道:“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如何敢妄谈国事!”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的纪晓岚从此有了极为清醒的自知之明。伴君如伴虎,颤颤惊惊的纪晓岚开始难得糊涂了,除了精心编纂《四库全书》之外,便把自己的一身才华倾注到取悦皇帝上。于是,便有了一个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可是,谁又能想到,那一番荒唐言背后包含着几多心酸泪。

阅微草堂静静地坐落在那里,已经二百余年了。人们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路过那里的人只是匆匆一瞥,很少会想到这里曾居住过鼎鼎大名的一代文宗——纪晓岚。只是人们对电视剧的迷恋才让人记起这里还有一所故居,还有一串真实的故事。纪晓岚故居为清式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临街大门为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故居原为三进院子,有100多间房,今天所能看到的故居仅仅是原来西院的一小部分。故居前院内有一架藤萝,传为纪晓岚亲手所植,直到今天仍枝蔓盘绕,绿叶遮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用“庭前十丈紫藤花”的诗句,来赞美这虬枝盘空、绿阴匝地、紫盖如云、香盈庭院的藤萝。前院正面为明三陪六的大厅,前山设一门二窗,围以砖雕,后山有门通内院,厅后有廊。厅内横梁上部均有木棂花窗。大厅内宽敞明亮,典雅华贵。厅后内院两侧,原有海棠两株,今仅存东侧一株,枝干粗壮,花发似锦。海棠树旁立有“海棠碑记”,记述着关于纪晓岚与婢女文鸾恋情的一段故事。相传纪晓岚与其四叔家婢女文鸾自幼青梅竹马,在家乡的海棠树下私定终身,但文鸾的哥哥生生将两人拆散,文鸾忧伤过度,不久郁郁而终。后来,纪晓岚纳了一名相貌酷似文鸾的小妾,名唤明轩。在后院种下两棵海棠树,一棵纪念文鸾,一棵视为明轩。院内正厅即为“阅微草堂”。“草堂”平面呈倒“凸”字形,为前三后五、前出廊的硬山顶式建筑。前三间中间为门厅,左右两间各以隔扇相隔为“耳室”。后五间为“草堂”,东西通问,进深两间,共为十问。堂内北面正中设屏风,上悬“阅微草堂旧址”横匾,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

晚年的纪晓岚大概是淡漠了功名,看透了人生的迷茫,所以才格外怀念少年时代的真情,以此为最大慰藉。故居里的纪晓岚,才是一个真实的纪晓岚。而留存在人们口耳之间的纪晓岚,则是智慧和烟袋同样不凡的纪晓岚。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门楼、厅堂、厢房、海棠,藤萝。

地址:北京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晋阳饭庄院内。

名人足迹 河北献县:为纪晓岚出生地。

新疆伊犁:纪晓岚45岁时被贬职新疆伊犁,任职三年。

福建:纪晓岚40岁时任福建学政,在那里监督士子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