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名人地图
11150300000020

第20章 ·杨贵妃与华清池洗出来的命运

陕西临潼县境内的骊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素有“绣岭”之称。骊山系秦岭一支余脉,最高峰海拔1256米,远望似一匹苍黛的骏马,“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骊山不仅风景秀丽,更以温泉闻名。我国已知的温泉有2700多处,独骊山的华清池温泉以芳香的凝脂、神奇的疗效、动人的故事名冠诸泉之首,为历代帝王沐浴专用,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誉;又被古今科学家、诗人所推崇,古籍称之为“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因此,华清池温泉名闻天下,成为与古罗马卡瑞卡拉浴场和英国巴思温泉齐名的“东方神泉”。所谓“不尽柔弱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自西周周幽王修建“骊宫”以来,骊山风景区与温泉便被辟为帝王离宫,一代代的帝王和后妃们在这里的温泉里洗浴过,而杨贵妃无疑是其中最富传奇性和悲剧性的人物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命运是洗出来的。

杨贵妃的美就无烦笔墨了,任何修饰性词语都无法再现。不过杨玉环并非一个天生丽质的花瓶,她还有迷人的气质风度,“举止闲冶”,落落大方;她机警聪明,善于言谈,丽质之中透出一股性灵之气。李白《(清平调》中云:“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诗中就描写出杨玉环一种仪态风范之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时为寿王妃的杨玉环第一次来到位于骊山的华清宫,和自己的公公李隆基一起度过了18个昼夜。这18天让李隆基彻底地迷上了杨玉环,甚至亲自创作了乐曲《得宝子》,认为自己得到了至宝。在以后的岁月里,唐玄宗将政事全部交给李林甫,自己则沉浸于和杨玉环的情爱生活中。

尤其是将杨玉环册立为贵妃后,年年都到骊山过蜜月,甚至有时一年去两次,每次在骊山的时间都超过一个月。天宝四载(745年)冬,杨玉环第一次以“贵妃”的身份陪同玄宗游骊山,共呆了62天;天宝十载(751年)冬到第二年正月,居然在那里呆了96天!这表明,玄宗越来越荒于政事了。真是“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玄宗还特地在华清宫建造端正楼,作为杨贵妃梳洗专用。她在那里精益求精、别出心裁地打扮自己,以讨得玄宗欢心。

华清宫是一座行宫,原名温泉宫。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很少到这里来。即便是唐太宗患有风湿病,史书上记载他也只来过温泉宫6次。而唐玄宗前后共来达40次之多,前后3次扩建骊山行宫。第三次扩建在天宝六载(747年)大体完成,并将“温泉宫”改名为“华清宫”,取“温泉瑟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之意,又增辟汤池,广修亭阁,巧置园林,建造了一个新型的花园式皇宫。因宫建在温泉之上,亦名华清池。华清宫的建筑既有玄宗和贵妃的游乐场所,如遥光楼、飞霜殿、御汤九龙殿,皆为雕梁画栋、暖流潺潺之地;

还有庙宇坛院,如七圣殿、功德院、瑶坛等,日日香烟缭绕。在这气势宏廓、景色旖旎的胜地,李杨男欢女爱,乐而忘返,正所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华清池因杨贵妃而声名远播。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华清池的汤池,在天宝六载(747年)

时已有18处之多。它们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唐玄宗、杨贵妃、太子都有专用的汤池。玄宗的汤池称九龙汤,也称莲花汤,泉口用白玉制戍龙头状,池内有石莲花,故而得名。贵妃汤称为海棠汤,浴池边沿台阶均砌成盛开的海棠花形状。两汤制作极其豪华富丽。华清宫内还有大的湖池,其中放置有银雕漆船和向香木船,船桨武则天与乾陵功过是非任评说 武则天祖居山西文水,生于长安。她14岁时,因姿色媚丽被唐太宗选进宫中为才人(幼妾),赐名“媚娘”。武则天性格阴狠刚烈,深得太宗岱识。太宗驾崩后,高宗李治即位,对武则天大加宠爱。

高宗永徽六年(655年),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并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昏碌无能,晚年又多病,而武则天通文史,多权谋,明察善断,具有高明的政治驾驭手段。因此,从显庆六年(660年)起,大权便旁落武则天之手,政无大小,统由武后裁决。光宅元年(684年),李治死后葬于乾陵。武则天临朝称制,连废两帝,干脆在690年自立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当上了女皇帝。

唐王朝历时不到三个世纪,武则天一人执政就近半个世纪。

她突破了太后临朝称制的惯例,称孤道寡,主宰天下,这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是难以想像的。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任用酷吏,血腥镇压唐宗室,杀人无数。不过她这么做却是乱上不乱下。相反,由于善于任用人才,在她的治理下,贞观时期取得的成就得以延续。武则天坚持中央集权,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制度,加强和改善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使唐王朝的统一和强盛得以保持,这些是她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对历史做出的贡献。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卒于洛阳,和她的丈夫合葬在乾陵。

乾陵坐落在陕西梁山之巅,距西安80千米。“乾”是天的意思,按八卦方位,梁山在京城西北,正处在“乾”的方位上,故名乾陵。

乾陵所在州县亦随之改称乾州和乾县。陵园海拔千米以上,原麓内外两重城墙,内城围墙周长40千米,南北东西各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诸门。不过城墙、献殿、回廊、阙楼等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遗址、遗迹留下。保存至今的是一组精美的大型石刻群。

乾县北门外1、5千米处的张家堡村村前,保留着两个高达8米的土堆,便是乾陵外城第一道门的阙楼遗址,也是当年御道的起点。

由张家堡村北行3千米,是乾陵南坡的豁口。但见梁山三峰耸立,南边两峰东西对峙,成为乾陵的天然门户。双峰峰顶有15米高的土阙,远望去恰似女子乳房,因此当地村民称之为“奶头山”。土阙上至今残存着一段砖墙。乾陵这种在山顶建立阙楼的雄伟场面,为我国帝王陵墓所仅见。

梁山三峰由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岭相连。高岭之巅是长达700米的司马道。

站在司马道上,背依梁山北峰(乾陵墓室所在),眼前是东西对峙的“乳峰”。

乾陵所选择、利用的这种自然山势,恰如当地流传的一个说法:武则天葬乾陵,是“头枕梁山,脚蹬渭河,卧望长安”。

步行在司马道上,两边是对称排列的由124件石刻组成的石刻群:标志帝王陵墓的八棱柱形华表;象征明君盛世的祥禽瑞兽——翼马、朱雀,朱雀即鸵鸟,是阿富汗特使参加高宗李治葬礼时带来的赠品;为皇帝乘骑的鞍马,旁立牵马的侍从,神情安逸;戴冠持剑、侍卫皇帝的直阁将军,威武健硕。其中还有参加高宗葬礼的外国使者和少数民族首领的宾王石像61尊,可惜石像头部皆被人凿去。在四门外还各置蹲狮、石马,所谓“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列势欲腾”。这众多的石刻,屹立于梁山之巅,无不与山陵默契配合,构成一种磅礴的气势,一股肃穆庄严的气氛油然而生。

过了石像群,朱雀门东侧就是著名的“无字碑”。一生聪颖机警的武则天,预料后人将对自己褒贬不一,故临终遗言:“己之功过由后人评述。”因此她的纪念碑只字未刻。她死后,确如所料,人们对她的争议不休,评价迥异。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武则天的千秋功罪,当人们来到乾陵,面对那空前创举的无字碑时,都不得不对1300年前的女皇帝那超越时代的政治风度赞叹不已。把功过是非交由后人评说的武则天是聪明的,她在自己墓前立无字碑的做法,显然比历史上许多只知为自己树碑立传的皇帝要明智得多,因为历史本身已经对武则天的功过作了最公正的评判。

乾陵的独一无二还在于它是历代帝王陵墓中从未被盗过的陵墓,其中埋藏的宝物虽经千年却未经盗取。要知道,现在考古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十分便利的考古工具——洛阳铲,最初就是由洛阳的盗墓贼发明的。臭名昭著但神通广大的历代盗墓贼却对乾陵无计可施。非但盗墓贼,在民国时期,军阀孙连仲曾派兵用炸药爆破乾陵,试图打开墓道、进入地宫,结果依然是无功而返、悻悻而归。1960年,经考古发掘,人们发现,这样坚固的帝陵正如《唐会要》所载:“乾陵玄宫,其门以石闭塞,石缝铸锡铁,以固其中。”乾陵墓道可谓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其中的宝藏“待到幽宫重启日”一定会震惊天下!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石刻群像,述圣记碑,无字碑、十七座陪葬墓。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乾县城北6千米的梁山上。

设施:乾陵陪葬墓——永泰公主墓陵园内设有乾陵博物馆。

名人足迹 武则天一生多在宫中、京城。其足迹无甚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