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相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号轩辕氏或有熊氏,为五帝之首,五帝包括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5000多年前,黄帝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各部落,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黄帝还率领先民制衣冠、造舟车、养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发明指南车……由此使华夏族结束了蛮荒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民族的5000年文明史。后人为铭记黄帝的恩德,在陕西、河南、河北、甘肃等省都修建有纪念性的陵墓,其中以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北1000米的桥山上的一处最为著名。
关于黄帝的墓葬,史书上记载不一,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迂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最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做“陵”,一般庶民的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立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史记封禅书》中还记载汉武帝于元封六年冬(公元前105年)北巡朔方(今河套地区)
后,曾到桥山祭奠黄帝陵。由此可见,桥山的黄帝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至大历七年,朝廷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两年的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1140株。宋朝开宝二年(969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的事故,威胁着庙院的存亡。于是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到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已远远超过历代。自汉武帝在陵前筑台祭奠以来,历代帝王在清明节期间,常派祭陵钦差前往祭扫,因此黄帝陵实乃“天下第一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
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是渭北黄土高原向南延伸的一脉。桥山山丰土厚,古柏参天。桥山脚下,沮水三面环绕。立于山颠俯观沮水,仿佛潜其底而过,山若沮水之桥,因此得名桥山。
黄帝陵就在桥山北颠之上,现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墙围护。其南面立有明代嘉靖十五年书刻的“桥山龙驭”石碑一通,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再南有四角攒尖顶祭亭,内立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石碑。亭前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即“汉武仙台”,为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现已用抉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桥山西南麓有黄帝庙,坐北朝南,占地约9、33公顷,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历代多次重修。前院过厅3间,里面保存了宋至清各代所立碑石70余通,大部分是明清帝王御制祝文和历代重修及保护陵庙的碑刻。庙院内最主要的建筑是“人文初祖殿”,始建于明朝,面阔7间,进深3间。门额正中悬挂国民党元老程潜先生于1938年祭陵时题写的“人文初祖”四个大字。殿内正中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庙内古柏参天,最大的一棵高达19米,树围10米,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殿西一株稍小古柏,鳞斑点点,相传为汉武帝北征朔方归途中,祭黄帝陵时曾在此树上挂过盔甲,故称“挂甲柏”。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不论女真人执政的金朝,蒙古族当皇帝的元朝,汉族人坐皇帝的明朝,满族人执政的清朝,都没有忘记祭祀伟大祖先——轩辕的丰功伟绩。正如民谚所讲的“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因为我们都是黄帝子孙。至于个人和各个历史朝代在历史长河里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述,先祖圣地不谈这些。历代前来祭祀黄帝的大小官员,不论官有多大,不论是坐轿或骑马,在黄帝陵前下马石跟前,必须下轿下马,现代人不骑马,但坐小轿车,也必须在“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前停车。
1992年,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整修黄帝陵工程于4月4日奠基,8月25日动工建设。中央还先后派要员到黄帝陵参加祭祖和整修指导工作。整修之后的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华夏儿女的根,成为炎黄子孙举办盛大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是联系全世界华人的一处圣地!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黄帝陵冢、祭祀广场、祭亭、汉武仙台、人文初祖殿、诚心亭、保生宫、碑亭等。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设施:轩辕街,位于黄陵县城北部。街道南北走向,长360米。街道两旁多为砖木结构的单层民居。古城旧貌在此依稀可见。
名人足迹 对于一个传说多于史实的人物,黄帝的足迹我们无法作出具体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