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11148800000005

第5章 五?让亲子关系和谐

大家如果回首童年或许会感慨地发现,那些让您刻骨铭心受益终身的教育,大都是您最喜欢最爱戴的人给予的,而这些美好的记忆与您所厌恶的人可能毫不相关。

我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以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孩子对于父母的关系也基本上如此。大家面对现实也许会感到,当你与孩子的关系发生了问题,你的教育也会随之陷入困境。所以,如果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就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1.关键在定位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家长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唯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

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2.与孩子共同分享一种兴趣

世界闻名的丹麦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于一个城市的贫民家庭。他创作出的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等受到全世界儿童的热烈喜爱。他父亲虽以修鞋为生,但却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领着安徒生沿着羊肠小道,攀上高处,给他讲欧登王城堡的故事,讲他小时候所经历的遭遇,讲穷苦人的故事。

父亲明白自己不能给儿子提供什么好的玩具,看着小安徒生求知若渴的眼睛,他也常常感到很内疚。

有一天,他在做活时剩下了一块木头,顿时想到可以给孩子做些小玩意儿啊!他决定给儿子做几个木偶。父亲把木偶做好了,又对他说:你给妈妈要一些没有用的碎布来,给这几个小‘演员'缝制几件衣服。"小安徒生听了,高兴地叫道:好啊,就去问妈妈!"他兴冲冲地跑到妈妈那儿,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给小木偶们各自缝了一套衣服,安徒生细心地替他们穿好。父亲对他说:它们是不是很像几个演员?咱俩玩‘演戏'怎样?"父亲从院子里搬来一张桌子当作舞台,用妈妈的头巾当幕布,还从{亏架上找来一本名叫《荷尔堡》的书做剧本,就这样,父子两人在堂屋里即兴演起戏来。他们互相练着台词,不时地争执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简直像两个专业的演员。爸爸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把小安徒生逗得东倒西歪。实在演不下去了!妈妈这时也放下手里的活儿当他们的观众。隔壁的邻居们也被笑声吸引过来,都笑这父子俩真是疯了!

之后。安徒生又遇到一位对他创作很有帮助的人,一位在医院里专门给人收拾东西的老太太约翰妮。她是位和善并且会讲很多故事的老人,对这座古城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老树,都能讲出故事来。讲完后她总是说: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不是瞎编的。"安徒生认真地听着这些故事,听时他常流出眼泪或者大笑起来。日子久了,他听到了很多的故事,就把这些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自此以后,安徒生就迷上了故事,迷上了演戏。那些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对他来说,就像古老神秘的森林一样吸引着他。为了演好戏,为了了解更多的故事,他疯狂地喜爱上了看书。这对他以后的童话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机遇是要靠自己努力寻找的。于是在1819年6月的一天,十四岁的安徒生走到母亲的面前,说出自己埋在心中多年的理想,我要当演员,我要演戏。"他不顾家人好心的劝阻,毅然踏上了通往哥本哈根的漫漫长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安徒生在剧院牧童合唱队或士兵队里扮演小角色,度过了哥本哈根一个漫长的冬天后,他逐渐意识到演戏并非他追求的最终目标。他开始改变追求的目标,他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支配演员的行动,他要写作。为了避开一些人鄙视的目光,他外出旅行,到法国?德国或者意大利,广泛接触生活在下层的穷苦人民,他为自己没有能力来帮助他们而感到痛心,于是他就用童话的形式,把人民大众的疾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出来。

他热爱编故事,以每年写一本书的速度勤奋写作。他的童话作品每写出一篇,都会得到世界性的赞誉。他在写童话故事的同时,还写小说和戏剧。几年以后,他用巨大的艺术创作成果,证明了自己非凡的成功。他执著追求的梦想,也得到了实现,他的童话作品一版再版,各种荣誉纷纷而来。

教子箴言

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中国)杨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