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11148500000004

第4章 内经论补法

(一)指导思想

1.治病求本

“原文”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语译”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可以作为分析和归纳一切事物的纲领;事物的一切变化,都是由于阴阳这对相互对立两方面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所以,阴阳既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也是事物毁灭消亡的由来,事物所以会产生复杂的变化,就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相反相成的阴阳两方面。因而治疗疾病也必须从病情的阴阳变化这个根本上来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名家论述”

“按语”

治病求本,是一切补法的指导原则。治病者或本于阴,或本于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病求本实为推求人体阴阳的变化状况。人为本,病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中医治疗疾病并非单纯以治病为主,而是通过调治人体阴阳失调的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临床应用”

“原文”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玉机真脏论》

“语译”

五脏都从胃得到精气,胃是五脏的根本。

“名家论述”

“按语”

胃为五脏之本是指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致于手太阴也。谷气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脏气必因于胃,乃得至手太阴,而脉则见于气口,此所以五脏之脉,必赖胃气以为之主也。五脏的营养都赖于胃腑水谷阴之精微,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因胃为水谷之海,水谷入胃,经过腐熟,消化,吸收,其精微之气上注于肺,经肺的宣发,布散,五脏六腑才得以受气,所以只有胃气充实,五脏之气才能充沛。

“临床应用”

治疗疾病需顾护胃气:

“原文”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

“语译”

要仔细地观察机体阴阳失调的病机所在而调治它,以达到恢复机体阴阳平衡为目的,疾病的表现与疾病的病机本质一致的证候用正治法,疾病的表现与疾病的病机本质不一致的用反治法。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是一切治疗方法的总原则。其总原则就是要调和阴阳。具体而言,又分正治法和反治法。正治法:是指逆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而治的一种最常见的治疗法则,即是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主要指症状及体征)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时的病症。反治法:是指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它所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疾病证候中假象的性质相同,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症。由于某些严重而复杂的疾患,其临床表现与疾病本质相比较,常有寒热或虚实的真象与假象并存的情形,较难区别,因此又有反治之法。

“临床应用”

(1)正治法

(2)反治法

“原文”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语译”

必须详细审察疾病的属阴属阳,是柔是刚。阳病可亦以治阴,阴病亦可以治阳。确定气分血分的病变所在而后治之。血气实的,应当用放血以泻之,气虚的宜导引以补之。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提出了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指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对阳虚无以制阴而出现的虚寒证,采用扶阳的方法以消退阴盛。阳病治阴:对阴虚无以制阳则阳亢的虚热证,采用滋阴的方法以制约阳亢。治疗方法讲的是血瘀及气虚的治疗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如血虚,气滞的治疗方法。

“I临床应用”

2.治病救人

“原文”

一日治神,二日知养身,三日知毒药为真,四日制砭石小大,五日知腑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素问·宝命全形论》

“语译”

第一要精神专一;第二要知道保养身体;第三要了解药物的性能;第四要制定大小砭石以适应不同的疾病;第五要懂得脏腑血气的诊断方法。这五种治法各有所长,先运用哪一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名家论述”

“按语”

指对医师的五点要求:一知治神:即要求医师在临证时要精神专一,认真负责。二知养身:医师要注意陶冶自己的道德,品性,性格,具有较高的修养,品质高尚纯正才可以作医师。三知毒药为真:古人认为凡具有祛除病邪作用的药物皆为有毒之品,用之不当会损伤人体正气,因此,医师要确实掌握药物的性能,配伍和禁忌,及辨证的虚实,使药力直达病所,祛邪除疾。四知制砭石大小:强调医师要了解针具的大小式样和用途,临证时选取适当的针具,这样才能提高疗效。五知脏腑血气之诊:医师首先要辨别脏腑血气的各种证候特点,然后才能施治以不同的治法。

“临床应用”

3.审时度势

“原文”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天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素问·五常政大论》

“语译”

一定要先了解岁气的太过或不及,不要攻乏天真的冲和之气。不要使实者更实;不要使虚者更虚,而给患者留下后患。总之,一方面要注意不能使邪气更盛,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使正气丧失,以免断送患者的性命。

“名家论述”

“按语”

必须掌握岁气变化,以选择与岁气有关的“谷肉果菜”,如春季多食凉性食物,夏季多食寒性食物(西瓜、苦瓜),秋季多食多汁食物(梨),冬季多食温性事物(羊肉),所谓“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当然,还要考虑地理条件及病人条件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不会犯“盛盛”“虚虚”“致邪”“失正”的过失。

“临床应用”

4.标本缓急

“原文”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语译”

知道标病、本病,一切治疗都会有效。不知道标病、本病,就会无效,叫做乱治。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指出了治疗的效果对照: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必须在诊断治疗中抓住几个环节。必别阴阳:首先要对疾病性质做出原则概括,强调用阴阳二纲来定性判断;前后相应:综观病变全过程,有机地联系前后变化情况;逆从得施:恰当运用逆治或从治的法则,以期获得最好疗效;标本相移:针对不同机体情况,灵活变换治标或治本的方法。

“临床应用”

“原文”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儿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素问·标本病传论》

“语译”

阴阳顺逆和标本,作为一种原则,可以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由小而大,从某一点出发,就可以了解各种疾病的害处;又可以引少人多,由浅入深,从一种疾病而推知各种疾病。从浅便能知深,察近便能知远。讲标与本的道理,是容易理解,而不易做到的。

“名家论述”

“按语”

标本的区别和标本治法的运用,有利于从复杂的疾病矛盾中找出和处理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治病而言,总以治本为要务。但是,在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病症有先后,矛盾有主次,病情有缓急,因而,有时当先治其标,有时又宜先治其本,有时又以标本兼治为宜。这是处理疾病过程中不同矛盾的灵活方法,同样也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的。

“临床应用”

“原文”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

“语译”

病势轻的,标本可以兼治,病势重的,或治本,或治标,可以单独进行。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指出:在临床治疗中,依据不同病情而确立标本先后的方略,以解决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关系到效果的好坏和治疗的成败。在一般情况下,疾病是以治本为主,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标上升为主要矛盾,不治其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如对高热,剧痛,抽搐,喘促,昏迷,便闭,脱血等的急病处理,均应先治、急治。

“临床应用”

5.重视调神

“原文”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语译”

病人有神,预后较好,这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患者失神,预后较差,这是患者将要衰亡的表现。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讲了神对于人体的重要性。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了解神的情况,对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的有重要的意义。神的盛衰得失,不但可以从色脉反映出来,而且还可从人的精神意识反应及饮食动静等情况反映出来。如果神机衰败就不能使治疗措施和方法到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神机使”则病可治,“神机不使”则病不可治。故临床治病时要关注患者之神机盛衰。

“临床应用”

精神调摄法:现代研究表明不良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而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恢复到人的儿童期所表现出的大脑电波状态,提示当人心情宁静淡泊时,脑神经的衰老指标可得到逆转。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以理收心,明确私欲之害。权衡得失,舍利而取身。养心敛思,志向专一。

“原文”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素问·移精变气论》

“语译”

冬天利用体力劳动来抵御寒气,夏天住在阴凉的地方来躲避暑气,内心没有羡慕的累赘,外形上没有忧患的表现。在哪个安静恬淡的环境里,外邪气是不容易侵犯人体的,所以既不需要“毒药治其内”,也不需要“针石治其外”,而只要用祝由的方法改变患者的思想精神,断绝疾病的根由就够了。

“名家论述”

“按语”

精神疗法的运用:通过语言行为等转移患者对疾病或身体不适的注意力,解除或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借以调整其气机,使疾病转愈。

“临床应用”

经常欣赏音乐,戏剧,或进行读书吟诗,散步等动静相宜的活动,培养情趣,怡养心身,人生际遇遭逢灾难与疾病在所难免,因此,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6.未病先防

“原文”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语译”

所以圣人不治疗已经患病的人而要治疗还未患病的人,不治理已经发生祸乱的国家而要治理还未发生祸乱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如果疾病已形成再来治疗,祸乱已发生再来治理,那犹如口渴了临时挖井取水,战斗开始了临时制造兵器一样,岂不太晚了吗?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论述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原则,为后世预防原则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今之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就未病先防而言,其基本原则是:适应自然规律,即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重视精神调养,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机体的影响,要提高自我心理的调摄能力。房事有节。因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因此必须节制。注意形体锻炼,一般要求运动量要适度,要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谨和五味,要辨饮食之宜忌和平衡膳食。防止病邪侵害,要求“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其毒气”,实施药物预防。

“临床应用”

(二)补法总要

“原文”

因其衰而彰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虚则补之,衰则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语译”

对于虚证,采用补益的方法治疗。

“名家论述”

“按语”

补法因气血阴阳之异。对于阴阳而言,有阴阳互制的补虚方法,主要包括滋阴以制阳和扶阳以制阴;有阴阳互济的补虚方法,只要包括阴中求阳和阳中求阴;有阴阳并补,此须分清主次而双补。对气血而言,气虚证宜补气。由于气的生成来源主要是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中的清气,除了先天禀赋,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外,还与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状态有关。因而,在补气时,应注意调补上述脏腑的生理功能,调补脾胃尤为治理气虚的重点。血虚证宜补血。由于水谷精微是“化赤”生血的主要来源,营气,津液参与化血,并与脾胃,心,肾,肝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因而,补血时,应注意调补上述脏腑的功能,且调补脾胃尤为治疗血虚证的重点。

“临床应用”

(三)补法分类

“原文”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语译”

形体虚弱的要用气分的药物温补之;阴精不足的,要用厚味的药物滋补之。

“名家论述”

“临床应用”

“原文”

补中兼温——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指劳损之病,正气大虚,宜以少火温补之品,以助阳气,切不可苦寒泻热,更伤其阳。

“语译”

劳损之病采用温补之品治疗。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讲了劳损之病以补为主要方法。劳损之病本是正气大虚之病。壮火之品伤气,少火之品补气,故宜用少火之品温补助生阳气;更不可用苦寒之品,使更伤阳气。

“临床应用”

“原文”

补中兼升——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者举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气虚掣引之,下者举之:临床上中气下陷之证用补中益气的方法。

“语译”

中气下陷的病证采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

“名家论述”

《医学入门·泄泻》:凡泻皆兼温……久则升提……陷则升举,随证变用。

“按语”

中气下陷之证一般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中焦气虚而引起的下陷之证,伤及了脾阳或。肾阳。故治法上主要用补法,并且与升提中焦之气同用。

“临床应用”

“原文”

补中兼收——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散者收之:自汗,盗汗或肾精外泄之正气耗散之证,治疗用敛补之法。

“语译”

自汗、盗汗、肾精、失血等气血精液外泄的病症采用敛补的方法治疗。

“名家论述”

“按语”

阴虚或阳虚而导致的人体精液外散,因体内没有阴精或阳气对它的制约。治疗此证时用敛补的方法。

“临床应用”

“原文”

食养强正——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脆者坚之:是补之以令脏气强盛的食补治疗方法。

“语译”

体质偏衰者采用食补的方法治疗。

“名家论述”

“按语”

饮食疗法。饮食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宜与忌,利与害的辩证关系。食养人体也有它一定的原则。一般而言,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平体之人,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

“临床应用”

“原文”

药食康复——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五常正大论》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指病后康复之所需的饮食补养。

“语译”

病后身体虚弱者采用对证的饮食补养的方法。

“名家论述”

叶桂:主张食养“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脾饮食增而津血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元之不足”。

“按语”

药补不如食补。用药治疗疾病只能治好八九分,而最后的康复要靠食补才能使人的身体恢复健康。

“l临床应用”

(四)补方之制

1.权衡轻重

“原文”

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日:“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所为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语译”

“气有多少的不同,病有盛衰的不同,治法有缓急的不同,方剂有大小的不同,想听听其中的一般规律如何?”岐伯说:“病气所在,有高下之别,疾病所在,远近之分,症状表现,有内外表里之异,治疗方法,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总之,以恰到病所为准则。”

“名家论述”

“按语”

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制方要有法度。由于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故治法有缓急轻重,处方有奇偶大小,总以适其病至之所为要。具体而言,奇偶制方。“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即后世所谓“复方”。认为凡药味多,组方复杂为“大方”,用于治疗复杂或严重的疾病;药味少,组方简单的为“中方”或“小方”,用于治疗单纯或轻浅的疾病;缓急(轻重)制方;反佐制方。

“临床应用”

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的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槟榔,用于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克;而用于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再如洋金花,如用于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1.5g,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泻下药牵牛子,李杲说它“少则动大便,多则下水”,同是用于泻下,用于通便导滞,用量宜轻;若用于峻下逐水,则用量宜重。

“原文”

补下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语译”

补上部、治上部的方制宜缓,补下部、治下部的方制宜急;气味迅急的药物,其味多厚,性缓的药物,气味多薄,方制用药要恰到病处,就是指这些而言的。

“名家论述”

“按语”

病在上焦者,欲其药力作用于上,则宜用缓方;病在下焦者,欲其药力能直达下焦病所,则宜用急方。此外,如病情轻缓的,可用缓方;病势危急的,当用急方。

“临床应用”

病变在上,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在下,在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蛎、石决明潜阳;病势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药宜气升阳。

2.制方有约

“原文”

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素问·五常政大论》

“语译”

即使没有毒的,病去十分之九,也不必再服。以后再用谷肉果菜等饮食调养,就可以使病气都去掉了,不要用药过度,而伤及正气。如果邪气未尽,可再按上法服药。

“名家论述”

“按语”

中医药治病的关键是调整机体的生命功能。调动机体主动驱邪和抗病康复能力,故用药不要求除邪至尽,强调食疗,食养促使机体正气的自然康复。

“临床应用”

饮食护理:少食;清淡。

“原文”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气法时论》

“语译”

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有滋养的作用。枣、李、杏、栗、桃有帮助滋养的作用。牛肉、狗肉、羊肉、猪肉、鸡肉有补益的作用。葵、韭、薤、藿、葱有充实的作用。

“名家论述”

“按语”

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等药食有五味,五味分属四时、五脏,药食气味在治病中各有不同的作用。气味偏盛的药食能攻逐邪气治疗疾病,五谷杂粮用于滋养五脏,水果类可营养脏腑,牛、羊、鸡等禽,畜类之肉能补益脏腑精气,葵、藿等蔬菜可补充五谷杂粮,水果肉类等的不足,以其他方面营养五脏。既能分别补益不同的脏气,又能共同作用,增强正气,驱除邪气,促进健康。

“临床应甩”

四气五味。四气:指寒热温凉。热病用寒,寒病用热,清冷之病用温,温病用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