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11148500000003

第3章 内经论虚证

病证的虚和实,是根据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正邪盛衰状况,对疾病性质的判断。一般情况下,邪气有余为实证,其治当泻;正气不足为虚证,其治当补。正如《黄帝内经》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所强调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由此,揭示了虚与实的基本区别,决定于邪正双方在发病过程中的盛衰状况。“虚”,是指正气不足,是指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实”,是指邪气亢盛,是指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可见正气虚是虚证形成的基础,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体内气血津液损伤,脏腑功能减弱,抗病能力低下,就会表现出正气对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难以出现剧烈的病理反应。所以,在临床证候上,常表现出一系列的虚弱与衰退的现象。比如神倦乏力、心慌气短、自汗、面色无华,或五心烦热、盗汗,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虚象。相反,邪气亢盛是实证形成的基础,多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因痰、食、火、血等留滞于体内而引起,此时由于致病邪气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正气尚未虚衰,抗邪有力。因而正邪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就会表现出一系列反应剧烈、邪气有余的病理反应。临床上常见到高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亢盛之象,并将具有症状表现的证候称为“实证”。这就是《黄帝内经》强调的辨证虚实的总纲。

在临床辨证中,《黄帝内经》在其总纲的指导下,强调综合全身症状表现分析辨别的思想。不仅要明了脏腑功能为虚实变化之根本,还要掌握从经络之气的盛衰中别表里浅深的要点。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出“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的观点。物,指形体。即有形可见的组织、器官。类,相会的意思。滑利,指润泽通畅。长久,指生命可以长久,即健康之意。全句意为病证的虚实变化,都是从其与形体的虚实表现相和的角度开始,所以当五脏调和于内时,那么骨肉润泽通畅,生命就健康。这里指出人体外在的形体组织与内在的五脏气血是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互为关联。《黄帝内经》强调人体的五脏是从五脏为中心的外会四时阴阳,内联六腑五官、五体等组织结构,通过经脉的络属,气血的通达所形成的五大功能活动系统。因此内在五脏的虚实病变,可反映在外在的形体上。从形体的虚实症状表现,可以推断五脏的虚实。病变虚实之本在体内的五脏气血盛衰。在《黄帝内经》对于虚实互见之证的治疗,往往主张先补虚而后泻其实的原则中可见一斑。如《灵枢·终始》说:“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其中“其气必虚”的“虚”,“盖无虚”的“虚”,都是指正气虚损。因此,一般情况下,正虚和邪实都重者,则先治其虚,如虚实互见,常常是补虚与泻实同时应用,当疾病偏重正虚,多以补虚为主而兼以祛邪这是无容责疑的,然而当疾病偏重邪实时,往往在祛邪的基础上,还要兼以补虚这是不容忽视的。

(一)虚证治法理论

“原文”

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语译”

病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用刺法治愈;病邪开始亢盛的时候,可待其病势衰减时,再针刺可愈。因而病邪轻浅的,当用发散的方法治疗;病实而重在里者,当用泻下通利的方法治疗;气血衰弱的,当用补益法,使气血旺盛。形体不足的,当用温养化气法;精不足的,可用味厚的药以补益;病位偏在上的,当用涌吐法,因其病势而祛邪外出;病位偏在下的,当用泄泻疏利等法,引邪从下通泄外出;病为脘腹胀满的,当用泻法;邪滞留于肢体的,当用汤液浸渍,使邪从汗出;邪在体表的,可用汗法以发散之;邪气猛烈的,当抑而止之;邪气盛实的,当用散法或泻法治疗。总之,要审察病情的阴阳属性,为柔为刚,阴胜阳病者治其阴,阳胜阴两者治其阳,使气血安定,各守其处,凡血分病属实的,当用刺血法治疗,气虚不足的,当用导引法治疗。

“原文”

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

“语译”

必先观察病人形体的肥瘦,以调整其气的虚实,气实的则泻之,气虚的则补之。若由于淤血造成的疾患,必先刺淤结的血液,而后再调其虚实。不论其病是怎样得的,当补就补,当泻就泻,以达到气血平调为准则。

“原文”

黄帝日: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日: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盛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日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日: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膜,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慑辟,皮肤薄著,毛腠夭瞧,予之死期。——《灵枢·根结》

“语译”

黄帝说:形气出现了有余或不足,怎样治疗呢?岐伯说:形气不足,病气有余的,是邪气实,应该急泻其邪;形气有余,病气不足的,这是阴阳都不足了,对这样的病人,不能用针刺治疗,误刺后,正气更加不足,就会导致阴阳俱衰,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髓枯槁,这样,老年人要死亡,壮年人也很难康复。若形气有余,病气也有余的,这是阴阳都有余了,对这样的患者,应该泻其实邪,调和虚实,使他不再发生偏盛。所以说,病有余的,应该用泻法,病不足的,应该用补法,就是这个道理。运用针刺不懂得补泻逆顺的道理,可以导致正邪相争。邪气实的误用了补法,就会阴阳都亢盛,因而肠胃大满,肝肺内胀,阴阳之气互相错乱。正气虚的误用了泻法,就会经脉空虚,血气衰竭,肠胃松弛无气,消瘦成皮肤包骨,毛发短,腠理干,可以说离死期不远了。

“原文”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阴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二阴独啸,少阴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素问·经脉别论》

“语译”

太阳经脉偏盛,就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的缘故,治疗时,应该表里都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豁穴;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与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当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足太阴经的太白穴,少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气上逆,足少阳之脉盛于阳脉前,少阳盛则前之脉也盛而猝然加大,当取足少阳本经的临泣穴;少阳经脉偏盛。就是一阳的太过;太阴经脉切之搏击有力,应细心察看,是否是真脏脉出现,若非真脏,这是五脏之脉气减少,胃气又不平和,病在足太阴脾,是脾阴有余,脾阳不足所致,治疗时应该补阳泻阴,补足阳明经的陷谷穴,泻足太阴经的太白穴;二阴经脉的偏盛是少阴热厥,虚阳并越于上部,则心肝脾肺四脉都为之争相伸张,而病气归于肾脏,应治疗其表里的经络,泻阳补阴,泻足太阳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一阴经脉的偏盛,是厥阴经所主,厥阴盛,则真气必虚心为痠痛,厥气上逆,与正气相搏而为白汗,应当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若用针刺,可取足厥阴经的太冲穴。

“原文”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素问·血气形志篇》

“语译”

现知道手足阴阳十二经脉的疾病,一般治疗的方法是发现血脉壅盛的,必先刺去其血,以消除其痛苦。首先要观察五脏的欲散、欲软、欲缓、欲收等情况,才能知道病在何经,随后对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

“原文”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语译”

气寒的用热法,气热的用寒法,气温的用清法,气冷的用温法,气散的用收法,气抑的用散法,气燥的用润法,气急的用缓法,坚硬的用软法,脆弱的用坚法,气衰的用补法,气强的用泻法,使正气清静安定,则病气衰退,各归其所属之处,这就是治疗方面的大体原则。

“原文”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至真要大论》

“语译”

黄帝问:医论上说,治寒病当用热药,治热病当用寒药,方士们不能废弃这些准则,改变这些规律。有的患者,热证用寒药治疗反而有热,寒证用热药治疗反而有寒,寒热二证俱在,而且有新的证候出现,应当怎样治疗呢?岐伯答:凡是热证用寒法治疗反而有热的,应当取法于养阴,寒证用热法治疗反而有寒的,应当取法于补阳,以取治于寒热之气所从属的根本,这就是所谓“求其属”的意思。黄帝问:用寒药反而有热,用热药反而有寒,是什么原因呢?岐伯答:单治疾病的旺盛之气,没有顾及到脏腑的本气,所以有相反的结果。

黄帝说;很好。疾病怎样辨别内外呢?岐伯答:调气的方法,必须分辨阴阳属性,确定内病外病,各按其特定区域,内病从内而治,外病从外而治,病微的调和之,较重的平定之,病重的劫夺之,病在表者用汗法,病在里者用下法,根据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随其所利,使病邪衰退。谨慎地遵照此法,则治得万全,气血和平,寿命长久。黄帝说:很好。

“原文”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灵枢·九针十二原》

“语译”

凡是针刺时,正气虚用补法,邪气实用泻法,有淤血的用破除(放血)法,邪气胜的用攻下法。

“原文”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灵枢·小针解》

“语译”

所谓“虚则实之”,是说气口脉气虚的应该用补的针法。“满则泄之”,是说气口脉气盛的应该用泻的针法。“宛陈则除之”,是说应排除经脉中瘀积之血。

“原文”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灵枢·终始》

“语译”

阴经的邪气盛,阳经的正气虚,治疗时,应先补阳经的正气,后泻阴经的邪气,从而调和阴阳的有余和不足。阴经的正气虚,阳经的邪气盛,治疗时,应先补阴经的正气,后泻阳经的邪气,从而调和阴阳的有余和不足……病的发生,先起于阴经的,应该先治疗阴经,然历再治疗阳经;病的发生,先起于阳经的,应该先治疗阳经,然后再治疗阴经。

“原文”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语译”

治疗这些疾病,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热证用速刺法,寒证用留针法,脉虚陷下不起的要用灸法,至于不实不虚的病证,就从本经取治。

“原文”

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灵枢·刺节真邪》

“语译”

解惑的针法,就是充分了解调和阴阳的作用,据此补不足,泻有余,使其相互发生反复变化,以平为期,达到病愈的目的……泻其邪气的有余,补其正气的不足,使阴阳达到平调。运用针法象这样,很快就将疑惑解除了。

(二)五脏虚证

“原文”

肝气虚则恐。——《灵枢·本神》

“语译”

肝气虚,会产生恐惧的情绪。

“原文”

肝气虚则梦见茵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素问·方盛衰论》

“语译”

肝属木,菌草都属木类,所以肝气虚梦见香苗或生草;若在木气主治的时令,使人梦见伏于树下而不敢起。

“原文”

心气虚则悲。——《灵枢·本神》

“语译”

心气虚,会产生悲伤的情绪。

“原文”

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素问·方盛衰论》

“语译”

心气虚,可梦见救火或太阳等,若在主治的时令,可梦见大火沼灼燃烧。

“原文”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灵枢·本神》

“语译”

脾气虚,会使四肢的运用不灵,五脏功能不调。

“原文”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呜。——《灵枢·口问》

“语译”

中焦脾胃之气不足,就会出现二便失常,肠间经常鸣响。

“原文”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素问·方盛衰论》

“语译”

脾气虚,做梦饮食不够;若在土气主治的时令,则梦见筑墙盖屋。

“原文”

肺气虚则鼻寒不利少气。——《灵枢·本神》

“语译”

肺气虚,就会感到鼻寒,呼吸不便,气短。

“原文”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素问·脏气法时论》

“语译”

如果肺虚则气衰,所以气不足而呼吸不能接续;手太阳之络会于耳中,故病则耳聋不聪;肺脉又循喉咙,病则津液不能上承而咽部干燥。治疗时取手太阴肺经的本经刺之。

“原文”

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素问·方盛衰论》

“语译”

肺气虚,则令人梦见白色物品,是因为肺属金而色白的缘故,或梦见杀人,血肉狼籍,是因为肺主肃杀之气的缘故;若在肺金主治的时令,则梦见战争。

“原文”

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灵枢·本神》

“语译”

肾气虚,可见手足逆冷,肾有实邪,就会出现腹胀,并连及五脏不能安和。

“原文”

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素问·方盛衰论》

“语译”

肾气虚,则梦见舟船溺水之人;若在水气主治的时令,则梦见潜伏水中,好像遇到很害怕的事情,这是肾志为恐的原因。

(三)相关病症

偏枯

原文】

木欲升天,金乃抑之,升而不前……民病卒中偏痹,手足不仁。——《素问·本病论》

“语译”

木气欲升天,金气抑制之,升而不前……人们易患卒中,半身麻痹,手足不仁等病。

“原文”

子午之岁……民病风厥涎潮,偏痹不随。——《素问·本病论》

“语译”

在子午年……人们易患风厥,涎液上涌,半身麻痹不遂。

“原文”

厥阴不退位……民病……疵废风生。——《素问·本病论》

“语译”

厥阴风木不退位时……人们易患……斑疵偏废,风病发生。

“原文”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灵枢·刺节真邪》

“语译”

虚邪偏中于人体的一侧,如邪气深入,内犯营卫,使营卫功能衰减,那么正气离去,邪气独滞留于里,发为半身不遂。如果邪气轻的,则发生半身疼痛。

“原文”

三虚相搏,则为暴病猝死。——《灵枢·九宫八风》

三虚相搏:三虚,乘年之衰,逢月之虚,失时之和,因为赋风所伤,是谓三虚之和,谓三虚。

“语译”

虚人逢虚年,再遭虚风的侵害,三虚相合,很容易发生急暴的重病而突然死亡。

“原文”

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灵枢·九宫八风》

“语译”

如果既有三虚的情况下,又偏中邪风,就像被突然袭击一样,昏仆倒地而发生半身不遂的病症。

“原文”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

“语译”

假若伤及筋脉,使筋脉弛纵不收,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演变为半身不遂。

“原文”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素问·阴阳别论》

“语译”

太阳与太阴发病出现半身不遂,筋肉痿弱弛缓,四肢不能举动。

“原文”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灵枢·热病》

“语译”

患偏枯病,半身不遂而疼痛,若语言正常没有改变,神志也不紊乱,说明病邪尚未入脏,仍在分肉腠理之间。

“原文”

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痦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疳,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素问·大奇论》

“语译”

胃脉沉而应指涩滞,或者浮而应指甚大,以及心脉细小坚硬急疾的,都属气血隔塞不通,当病偏枯半身不遂。假如男子病发在左侧,女子病发在右侧,说话正常,舌体转动灵活的,可以治疗,经过三十天可以痊愈。如果男子病发在右,女子病发在左,说话发不出声音的,需要三年才能痊愈。如果患者年龄不满二十岁,是禀赋不足,不出三年就会死亡。

偏风

“原文”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素问·风论》

“语译”

风邪侵入于五脏六腑的俞穴,内传于脏腑,也能成为五脏六腑之风,它们各从其相应的俞穴偏中于一处,则为偏风。

“原文”

肺脉……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肺脉微缓,肺气虚而有热,为手足软弱无力的痿证、瘘疮、半身不遂,以及头部以下汗出不止的证候。

痱风

“原文”

内夺而厥,则为疳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素问·脉解篇》

“语译”

若房事不节制,在内耗夺肾精,精气耗散而厥逆,就会发生瘤痱病,这是因为肾虚,使少阴经的经气不得通达而发生的厥逆。

“原文”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不能言,不可治也。——《灵枢·热病》

“语译”

痱病的主要症状是,身体虽无疼痛的感觉,但四肢却弛废不能活动。假若神志尚清,言语还能听懂的,是病势较轻,还可以治疗;如果神志不清,不能说话,是病邪侵入脏腑,心神被伤,病情严重,就无法治疗了。

少气

“原文”

肺病者……虚则少气,不能报息。——《素问·脏气法时论》

“语译”

肺脏有病……如果肺虚,就出现少气,呼吸困难而难以接续的症状。

“原文”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体体重,懈惰不能动……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灵枢·癫狂》

“语译”

患者气不足,身体寒冷如浸于水中,气短息微,言语不能接续,骨节酸软,肢体沉重,全身懒惰不愿活动……病人短气,气息短促不能连续,活动则气更加不足。

“原文”

三阳绝,三阳微,是为少气。——《素问·方盛衰论》

“语译”

三阳之脉悬绝,三阴之脉微细,就是少气之候。

“原文”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素问·脉要精微论》

“语译”

脾脉搏击指下坚劲有力,面部色黄,乃脾气不运,病为气少。

“原文”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灵枢·终始》

“语译”

元气虚弱的病人,人迎、脉口都全呈现虚弱的脉象与两手的寸关尺脉不相称,这是阴阳俱不足的现象,这种阴阳俱不足的情况,如用针补其阳气,就会使属阴的五脏之气更衰竭;如泻其阴气,就会使属阳的六腑之气更趋不足。这种病情只能用甘药来调和它,但不可给予大补大泻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出于衰弱过甚,火能伤阴,也不可用灸法。倘若不了解情况而误用泻法,就会使五脏功能败坏。

水证

“原文”

黄帝问日: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日: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帝日: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日,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肘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素问·水热穴论》

“语译”

黄帝问:少阴为什么主肾?肾又为什么主水呢?岐伯回答说:肾居于下焦属水,为阴中之阴,所以称为至阴之脏,水属阴,而主于肾,所以说至阴者,为主水之脏器;肺为太阴,司气化而通调水道,肾属少阴,主水而旺于冬,其脉从肾上贯肺鬲入肺中,故诸水病,其本在肾而标在肺,肺、肾都可积水而成此病。

黄帝说:肾为什么能聚水而生病呢?岐伯说:肾居下焦,开窍于二阴,为胃之关,关闭不利。则水气停留,同类相从,就可产生水病。水气上下泛溢,滞留在皮肤,所以发为水肿。水肿的形成,是由于水气积聚而形成的病。

“原文”

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素问·水热穴论》

“语译”

水液泛溢之病,在下部多见腹以下水肿,在上部则呼吸喘急,不能平卧,这是标本俱病,因为肺病则喘呼,肾病则水肿,肺为上逆之水气所迫,故不能平卧,所以肺。肾标本同病,以致水气相互影响和作用,使水气滞留于皮肤之中。

“原文”

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寒不行,不行则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岐伯日……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寒,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灵枢·五癃津液别》

“语译”

邪气内逆,可使气道闭塞,水液不得运行,津液凝聚产生水胀病。我已经知道,但不明白是怎样产生的,想听听其中的道理……阴阳不和,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不行,三焦气化不利,决渎失职,津液不得气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从回肠留于下焦,不能渗入于脏腑,则下焦胀满,水液溢于肌肤成为水胀。以上就是津液分别运行的正常和反常的情况。

“原文”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素问·生气通天论》

“语译”

因于气,可致水肿。以上4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衰竭。

“原文”

结阳者,肿四肢。——《素问·阴阳别论》

“语译”

阳气外结,则四肢肿。

风水

“原文”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肘肿,本之于肾,名日风水。——《素问·水热穴论》

“语译”

若其人逞勇而劳力过度则汗出于。肾,若汗出又感风寒外邪,汗孔闭塞,其汗液既不能向内入于脏腑,也不能向外发越于皮肤,而停留在玄府,流行于皮肤之中,导致水肿,所以叫风水。

“原文”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窗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灵枢·论疾诊尺》

“语译”

看到病人眼睑有轻微的水肿,如初睡醒的样子,颈部的人迎脉跳动比较明显,并时时咳嗽,用手指按压病人的手足,被按压处凹陷而不能随之复原,这是风水肤胀的症状表现。

“原文”

肾脉……微大为石水。起脉已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肾脉……微大为阳虚水液停留的石水,其状从脐下至少腹肿满,有重坠的感觉,若肿满上达于胃脘部,则为水反侮土。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水俱败,故死不治。

“原文”

帝日: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精孤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日: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素问·汤液醪澧论》

“语译”

黄帝说:有的病不是由皮肤毫毛发生,而是由于五脏的阳气衰,水无气以化,致水气充满于皮肤,阴精独居于内,但有阴无阳,是精独在于内,阴盛阳衰,则阳耗于外,水气充溢于皮肤,其形体水肿,不能穿着原来的衣服,四肢水肿,妨碍中气的升降而咳喘,像这种水气格拒于中,形体因水肿而变易于外的疾病,应当怎样治疗呢?岐伯说:治疗这样的病,应当根据其病情,进行衡量揣度,加以治疗,以驱除其体内水气的郁积,可以先轻微摇动其四肢,以使阳气流动,穿温暖的衣服,以助肌表的阳气,使水气运行,然后用左取右,右取左的缪刺法,以去其大络之中的滞气,使水气去而恢复原来的状态。亦可用发汗和利小便法,以逐水气,水气去则水精得以正常运行,五脏的阳气得以敷布,五脏的郁积也得以疏通涤除。

胀证

“原文”

黄帝日: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日: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灵枢·胀论》

“语译”

黄帝说:胀是从何而生?胀病形成的依据是什么?岐伯说:卫气在人身,经常随着血脉循行于分肉之间。卫气运行,有逆有顺,阴阳和顺,就会顺应自然之气。五脏之气不紊,四时循着次序运行,食物入腹,正常地消化吸收,人体一定健康。如果寒厥之气潜藏于下,留于营卫之间,因而营卫运行失常,就会寒气上逆,正邪相争,由于正气与邪相搏,那就要形成胀病了。

“原文”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灵枢·本神》

“语译”

脾气虚了,就会使四肢的运用不灵,五脏不能调和,脾气壅实,就会使腹部胀满,月经失调,大小便不利。

“原文”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素问·阴阳别论》

“语译”

少阴和少阳发病,常常发胀,心下满闷,时作叹息。

“原文”

太阴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日病胀。——《素问·脉解篇》

“语译”

太阴经脉有所谓病腹胀者,是因为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应与十一月,月健在子,此时阴气最盛,万物皆闭藏于中,人气亦然,阴邪循经入腹,所以发生腹胀的症状。

“原文”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嗔满闭塞。——《素问·太阴阳明论》

“语译”

饮食没有节制,起居没有规律,则阴气首先受到损伤。阳受邪则传入六腑,阴受邪则传人五脏。

“原文”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胀论》

“语译”

肺胀的证状,胸中虚满,气喘咳嗽。

痞证

“原文”

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素问·五常政大论》

“语译”

卑监之年土运不及……其发病为滞留胀满痞塞不通。

“原文”

水郁之发,阳气乃辟……民病……痞坚腹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语译”

水气郁而发作的情况是,阳气退避不足……人们易患……腹部痞满坚硬等病。

泄泻

“原文”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素问·至真要大论》

“语译”

阳明燥金为复气时,凉气大起……甚则心痛,痞塞胀满,腹胀泄泻。

“原文”

胃脉……虚则泄。——《素问·脉要精微论》

“语译”

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

“原文”

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灵枢·师传》

“语译”

胃中有寒,肠中有热,就会出现胀而且泄的症状。

“原文”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大肠病,肠子里面急痛,一阵阵的肠鸣,冬天再感受了寒邪,就会引起泄泻,当脐疼痛。

“原文”

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灵枢·论疾诊尺》

“语译”

尺部皮肤,寒冷发凉,脉细小者,是泄泻和阳气衰少的疾患。

“原文”

肺脉……小甚为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肺脉……小甚的,会发生泄泻。

“原文”

尺寒脉细,谓之后泄。——《素问·平人气象论》

“语译”

尺肤寒而脉象细,阴寒之气盛于内,故为泄泻。

“原文”

岁水不及,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素问·气交变大论》

“语译”

水运不及之年,使水所不胜的土之湿气大行……人们易患腹部胀满,身体沉重,濡泄,阴性疮疡,流出清稀脓水。

“原文”

帝日:何以别之?岐伯日: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素问·痿论》

“语译”

黄帝说:五脏痿证如何区别呢?岐伯说:肺脏有热的,面色发白而毛发败坏。心脏有热的,面色发赤而络脉充溢。肝脏有热的,面色发青而爪甲枯槁。脾脏有热的,面色发黄而肌肉蠕动。肾脏有热的,面色发黑而牙齿焦槁。

“原文”

黄帝问日: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日: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素问·痿论》

“语译”

黄帝问道:五脏能使人发生痿证是什么道理呢?岐伯回答说:肺主全身的皮毛,心主全身的血脉,肝主全身的筋膜,脾主全身的肌肉,肾主全身的骨髓。所以肺中有热,则津液耗伤而肺叶干燥,肺不能输精于皮毛,则皮毛虚弱急迫不适,热气日久留着于肺,则发生下肢痿弱不能行走的痿蹙症。

“原文”

帝日:何以得之?岐伯日: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日: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素问·痿论》

“语译”

黄帝说:痿病是怎样发生的呢?岐伯说:肺为诸脏之长,又为心的上盖,遇有失意的事情,或个人的要求没能达到目的,则肺气郁而不畅,发生肺气喘鸣,喘鸣则气郁为热,致使肺叶干燥,不能敷布营卫气血。所以说,五脏都是因肺热叶焦得不到营养,而发为痿证,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帝日,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日: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搀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素问·痿论》

“语译”

黄帝说:先生所述痿证的道理很好,但医论上说痿证应独取阳明,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阳明属胃,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能够润养宗筋,宗筋主约束骨骼而使关节滑利。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主输送营养以渗灌滋养肌腠,与阳明经会合于宗筋,故此阴阳二脉总统宗筋诸脉,会合于气街,气街为阳明经脉之气所发,故阳明为诸筋的统领,它们又都连属于带脉,而络系于督脉,所以阳明胃脉亏虚,则宗筋纵缓,带脉也不能收引,因而两足痿弱不用。

“原文”

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倪。——《灵枢·口问》

“语译”

下部的正气不足,则下肢失于温养,就会出现两足痿弱而厥冷,或因气不上腾,心肾不交,出现心中烦闷。

“原文”

帝日:治之奈何?岐伯日,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帝日:善。——《素问·痿论》

“语译”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岐伯说: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观察其受病之经脉而治之,补其荥穴以致气,通其俞穴以行气,再以不同的手法,调其正邪的虚实,和其病情的逆顺,并根据各脏腑受气的时月,治疗筋脉骨肉的痿证,病就可以痊愈。黄帝说:好。

脉痿

“原文”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素问·痿论》

“语译”

心气热,则下部之脉厥而上行,上行则下部脉虚,脉虚则发生脉痿,四肢关节弛缓如折,不能提举,足胫纵缓不能站立于地。

“原文”

《本痛》日: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素问·痿论》

“语译”

《本病》上说:大的经脉空虚,则发生肌痹,最后转换为脉痿。

筋痿

“原文”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素问·痿论》

“语译”

肝气热,则胆汁外泄而口苦,阴血耗伤不能滋养筋膜而使其干燥,筋膜干燥则筋脉拘急而挛缩,发为筋痿证。

“原文”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日: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素问·痿论》

“语译”

思想贪欲无穷,愿望有不能达到,意志淫溢于外,房老过伤于内,致使宗筋弛缓,发为筋痿,以及白淫之病。所以《下经》上说:筋痿之病生于肝,由于房劳过度所致。

“原文”

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素问·疏五过论》

“语译”

先富后贫的人,虽未伤于邪气,也会发生皮毛憔枯,筋脉拘屈,足痿弱拘挛不能行走。

肉痿

“原文”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日:肉痿者,得之湿地也。——《素问·痿论》

“语译”

经常被水湿浸渍,以临水工作为职业,水湿有所留滞,或居处潮湿,肌肉经常受湿邪侵害,久则肌肉麻痹不仁,发生肉痿。所以《下经》说:肉痿者,是久居湿地造成的。

“原文”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素问·痿论》

“语译”

脾气热,则耗伤胃中津液而口渴,肌肉失于营养而麻痹不仁,发为肉痿证。

“原文”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肠满腹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素问·藏气法时论》

“语译”

脾脏有病,则出现身体沉重,易饥、肌肉痿软无力,两足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搐,足下疼痛,这是脾实的症状。脾虚则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化。治疗时,取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肾经的经穴,刺出其血。

骨痿

“原文”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痿论》

“语译”

肾气热,是精液耗竭,髓减骨枯而腰脊不能举动,发为骨痿证。

“原文”

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日:骨痿者,生于大热也。——《素问·痿论》

“语译”

由于远行过于劳累,又适逢气候炎热,汗多伤津而致口渴,津伤口渴则阳气内盛而热气内攻,内攻则热气侵舍于肾,肾属水脏,今水不能胜过火热的攻伐,则骨枯槁而髓空虚,以致两足不能支持身体,发为骨痿证。所以《下经》上说:骨痿证,是由于大热造成的。

“原文”

肾脉……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微滑,是热伤肾气,肾主骨,热邪灼肾,故为骨痿,不能直立,坐不能起。若站起来,眼睛什么也看不到。

眩晕

“原文”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灵枢·大惑论》

“语译”

因为邪气侵及人的项部,恰又逢身体虚弱而不能胜邪,邪气乘机侵入体内,并随目系进入脑中;邪气侵入脑,则脑转头晕;脑转头晕,即引起目系紧张;目系紧张,则目眩而视物旋转不清。

“原文”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

“语译”

髓海不足,就会自觉头旋耳鸣,腿酸,眩晕,看不清东西,周身懈怠无力,常歇安卧。

“原文”

有脉俱……浮而散者为眩仆。——《素问·脉要精微论》

“语译”

有两手脉均见……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

“原文”

询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素问·五脏生成篇》

“语译”

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属下实上虚的,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肝。

善忘

“原文”

黄帝日: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日: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灵枢·大惑论》

“语译”

黄帝说:人健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岐伯说:这是因为人体上部的脏气不足,下部的脏气有余。也就是说,肠胃之气盛,心肺之气虚。因为心肺之气不足,营卫之气积留于下部,积留的时间较久,不能及时上注而输布全身,气血虚于上,所以就会健忘。

脱营、失精

“原文”

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日脱营。尝富后贫,名日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医工诊之,不在脏腑,不变躯形,诊之而疑,不知病名。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子卫,内夺于荣。——《素问·疏五过论》

“语译”

如果是先贵后贱,虽然没有感受外邪,也会病从内生,这种病叫“脱营”。如果是先富后贫,发病叫做“失精”,由于五脏之气留连不运,积聚而为病。医师诊察这种病,病的初期,由于病不在脏腑,形体也无改变,医师常诊而疑之,不知是什么病。日久则身体逐渐消瘦,气虚而精无以生,病势深重则真气被耗,阳气日虚,因洒洒恶寒而心怯时惊,其所以病势日益深重,是因为在外耗损了卫气,在内劫夺了阴血。

解亦

“原文”

尺脉缓涩,谓之解亦。——《素问·平人气象论》

“语译”

尺脉缓而脉来涩,主气血不足,故为倦怠懈惰的解亦病证。

“原文”

冬脉……太过则令人解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素问·玉机真藏论》

“语译”

冬天出现的脉象……冬脉太过会使人懈怠而肢体乏力,脊中疼痛,少气不足以息,懒于说话。

“原文”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或胻疫,体解亦然不去矣。——《素问·刺要论》

“语译”

刺骨时不要刺伤髓,髓伤则髓日渐销铄,足胫酸软无力,身体懈怠困弱,不欲行走动。

“原文”

四支解堕,此脾精之不行也。——《素问·示从容论》

“语译”

四肢懈怠无力,是脾精不能输布的缘故。

肉苛

“原文”

帝日: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日: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日死。——《素问·逆调论》

“语译”

黄帝说:有的人皮肉麻木沉重,虽穿上棉袄衣,仍然如故,这是什么病呢?岐伯说:这是由于营气虚而卫气实所致。营气虚弱则皮肉麻木不仁,卫气虚弱,则肢体不能举动,营气与卫气俱虚,则既麻木不仁,又不能举动,所以皮肉麻木沉重。若人的形体与内脏的神志不能相互为用,就要死亡。

不仁

“原文”

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灵枢·刺节真邪》

“语译”

虚邪侵及人体后,如果邪气留滞不去,使气血滞塞不畅而成痹证,若影响卫气的正常循行,就会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

“原文”

风气与太阳俱入……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素问·风论》

“语译”

风邪干犯太阳经脉而侵入人体……致使卫气的循行道路不畅,邪气壅滞不畅,因而使肌肉胀满肿起而成为疮疡,同时,由于卫气受到邪气的阻塞,凝涩而不流行,因而使肌肉麻木不仁而不知痛痒。

“原文”

寒甚为皮不仁。——《灵枢·五色》

“语译”

寒甚则出现肌肤麻痹不仁。

“原文”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外为不仁。——《素问·气穴论》

“语译”

若寒邪所客,积留而不去,则营卫不能正常运行……外则肌肤麻木不仁。

“原文”

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素问·痹论》

“语译”

患病日久,邪气深入,荣卫运行涩滞,致使经络有时空虚,气血衰少,所以不知痛痒,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麻木不仁。

肉烁

“原文”

黄帝日:人有四支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日: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支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素问·逆调论》

“语译”

黄帝说:有的人四肢发热,一遇到风寒,便觉得身如热熏火烧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这种人多因素体阴虚而阳气盛,四肢属阳,风邪也属阳,四肢发热,又感受风寒邪气,是两阳相并,则阳气更加亢盛,阳气益盛则阴气日益虚少,致衰少的阴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阳火,形成了阳气独治的局面,现阳气独治,便不能生长,因阳气独胜而生机不全,所以凡四肢热,逢风而热得如炙如火的,其人必然肌肉逐渐消瘦。

遗尿

“原文”

膀胱……不约为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

“语译”

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膀胱不能制约,则为遗尿。

“原文”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语译”

小便失去控制的,是膀胱不能闭藏的缘故。

“原文”

肝脉……微滑为遗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肝脉……微滑是肝热在下的遗尿症。

“原文”

三焦者……虚则遗溺。——《灵枢·本输》

“语译”

三焦气化不足,就会出现小便不禁或遗尿。

阴痿

“原文”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素问·五常政大论》

“语译”

丑未年,太阴司天,湿气下临于地……阴痿、阳气大衰、阴器不起不用等病。

“原文”

是故子午之年,太阳降地……民病大厥,四支重怠。阴痿少力。——《素问·本病论》

“语译”

在子午年,太阳寒水应从上年司天的右间,降为本年在泉的左间……人们易患大厥,四肢沉重倦怠,阴痿少力等病。

“原文”

肾脉……大甚为阴痿。——《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肾脉……大甚为命门火衰的阴痿证。

“原文”

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灵枢·经筋》

“语译”

足厥阴的经筋……得病……前阴不用,若系内伤阴精,则阳痿不举。

大偻

“原文”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素问·生气通天论》

“语译”

人的阳气,既能养神,而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而致诸筋柔韧。汗孔的开闭调节失常,寒气就会随之侵入,损伤阳气,以致筋失所养,造成身体俯屈不伸。

多汗

“原文”

肺脉……缓甚为多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语译”

肺脉……脉缓甚,为表虚而多汗。

“原文”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素问·平人气象论》

“语译”

尺脉涩而脉象滑,阳气有余于内,故为多汗。

“原文”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凉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素问·经脉别论》

“语译”

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

“原文”

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素问·评热病论》

“语译”

故当肾阴虚时,阳邪必乘虚而聚集,因而少气,时时发热而汗出。

“原文”

黄帝日: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日: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懔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日漏泄。——《灵枢·营卫生会》

“语译”

黄帝说:有的人热饮热食入胃以后,还未化成精微,汗就出来了,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以上,不循着卫气的运行线路排出体外,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这是外伤于风邪,以致腠理开泄,风热之邪挟热饮食之气,并走于皮腠,致腠理开疏,卫气不能按正常规律循行,卫为水谷之悍气,其气慓悍滑利,如果膜理不密,不能固护于外,汗就从毛窍而出,这种情况叫“漏泄”。

“原文”

肺脉……其緛而散者,当病灌汗。——《素问·脉要精微论》

“语译”

肺脉……其脉软而散者,为肺脉不足,当病汗出不止。

“原文”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素问·阴阳别论》

“语译”

阴阳失去正常,就会出现阴气内争,阳气外扰的病理变化,阳气外扰,则汗出而体表不固。

“原文”

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灵枢·经脉》

“语译”

六阳经的脉气都已竭绝,就形成阴和阳分离,阴阳分离,则皮肤不固,阴液外泄,也就流出大如串珠,凝而不流的绝汗,这是将要死亡的现象。

津脱、液脱

“原文”

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灵枢·决气》

“语译”

若腠理开泄,大汗不止,则津易耗脱。

“原文”

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呜。——《灵枢·决气》

“语译”

液虚的人,则出现关节屈伸不利,肤色枯槁不泽,脑髓不足,小腿疫轮时常耳鸣。

嗜睡

“原文”

黄帝日: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日: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涩,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卧焉。——《灵枢·大惑论》

“语译”

黄帝说:有的人睡眠多,原因是什么呢?岐伯说:这类人肠胃大而皮肤有涩滞,肠胃大则卫气滞留的时间长,皮肤有涩则分肉滞而不滑利,卫气的运行即迟缓。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阴之气尽,人便醒觉;行阳之气尽,人便入睡,现在因胃肠大卫气留在阴分的时间较久,分肉不利,则卫气的运行也比较迟缓,久留于阴,就使阳气不能振奋,所以闭目睡眠较多。

“原文”

黄帝日: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灵枢·大惑论》

“语译”

黄帝说:因病而闭目不欲看东西的,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若卫气留于阴,不外行于阳,则阴气盛,阴也因之而盛,卫不行阳,则阳虚,阳虚不能出于目,故闭目多睡而不能视物。

失眠

“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日: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日: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跻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黄帝日:善。治之奈何?伯高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黄帝日: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日: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灵枢·邪客》

“语译”

黄帝问伯高说:邪气侵入人体,或使人不能合目而眠,这是什么原因……伯高说:如有邪气侵入五脏六腑,则卫气就会外出捍卫体表,就会使阳气盛,阳气盛就会使阳的脉气充满。不得入于阴分。阴气虚,所以不能合目而眠。黄帝说:讲得好,治疗这不眠证应怎样呢?伯高说:补其阴的不足,泻其阳的有余,调和它的虚实之偏,就可以使卫气行阴之道通畅。而排除干扰的邪气,同时再饮以半夏汤1剂,使阴阳之气通达,躺下便立即入睡了。黄帝说:你讲得好。这种治法,是掘开水道的壅塞。使经络通畅,阴阳之气得到调和的,希望听一下半夏方的组成。伯高说:半夏汤用长流水八升,扬之万遍,取它沉淀后的清水五升去煮,用苇薪来烧,等到大沸,再放入秫米一升,制半夏五合,慢慢的烧,使水药浓缩为一升半,然后去掉药滓,每次饮服一小杯,每天服3次,或稍微增加,以见效为度。如病初起,服药后去睡眠,出了汗就会好的。如病程较长的。服3剂后也会好的。

“原文”

黄帝日: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大惑论》

“语译”

黄帝说:因病而不能安眠的,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卫气夜行于阴,昼行于阳,行于阳,使神出于目而人醒,行于阴使神敛于脏而入睡。如果卫气不入于阴,常留在阳,致使阳气盛满,阳脉也必因而盛满,卫气不能人于阴,阴更虚,以致阴阳脉不和,所以不能闭目安睡。

耳鸣

“原文”

黄帝日: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日: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灵枢·口问》

“语译”

黄帝说:耳鸣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各条经脉都禀气于胃,耳是宗脉所聚之处,所以胃中空虚,宗脉就虚,宗脉虚使阳气不升而下溜,致使上部的气血耗竭而发生耳鸣。在治疗时,应取手、足少阳与足阳明交会的上关穴,及手太阴经的少商穴,补之以助阳气。

“原文”

液脱者……耳数鸣。——《灵枢·决气》

“语译”

液不足的人多出现时常耳鸣。

耳聋

“原文”

精脱者,耳聋。——《灵枢·决气》

“语译”

肾藏精,开窍于耳,故精不足则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