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沃野拾穗
11146500000010

第10章 为粮食上新台阶搭起阶梯——我市实施“四三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情况调查

1990年7月,省委书记张勃兴在宝鸡视察工作时,对宝鸡实施“四三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宝鸡各级领导一定要下狠心、出猛劲,把“四三二”工程建设好,为粮食再上新台阶搭起阶梯。

那么,这“四三二”工程的内涵是什么,进展如何,效果怎样,近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振兴“古粮仓”的新决策

宝鸡是炎帝神农氏生息的地方。在这里,周秦靠农业发迹,统一天下;诸葛亮屯兵垦田五丈原,创造出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史话;盛唐又将这里作为京畿要地……建国后,这片故土展现新容,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市粮食总产在1949年43.2万吨的基础上,以增长20万吨为一个台阶,先后跨越了1964年的60万吨、1978年的80万吨、1982年的100万吨和1986年的120万吨4个台阶,1989年达128.68万吨。去年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又获大丰收,粮食总产初步统计达到136万吨,比1989年增长5.68%;人均占有刊于《宝鸡日报》1991年1月3日。

粮食超过409公斤,比1989年增加7公斤。这都是了不起的进步。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宝鸡经济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人口与土地的反向发展。据近40年的统计,宝鸡市全市人口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已达332万,而耕地却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递减,目前耕地只有571.6万亩。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宝鸡市粮食总产必须达到150万吨以上,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求,才能为全省粮食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1987年开春,宝鸡市委、市政府就把粮食再上新台阶的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他们从“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条件出发,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找准了制约、妨碍宝鸡粮食再上新台阶在农业基础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障碍。

一是现有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宝鸡水资源丰富,有关中水龙头之称。全市现有大中小型水库133座,灌溉设施面积293万亩,但有效灌溉面积只有252万亩。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渠系不配套,土地不平整。全市4个大中型水库年实灌面积只能达到110万亩左右,年均弃水量多达2亿立方米。

二是中低产田面积大。据省上普查,宝鸡市185个乡镇中只有4个属高产地区。181个乡镇98%的农耕地属中低产田,其中亩产50-100公斤的低产田占农耕地21%。

三是生态环境差。宝鸡市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6280.6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达1300多万吨,造成库塘淤积,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恶化。

针对上述问题,宝鸡市委和政府从前年年底到去年年初,组织专家、学者和农业科技工作者,集中时间和精力,对粮食再上新台阶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和周密规划,诞生了全市粮食再上新台阶的战略蓝图——《宝鸡市“四三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总体规划》。

“四三二”工程的内涵与前景

“四三二”工程的总体构想是:以水利挖潜配套、发展灌溉农业为主,综合开发冯家山、石头河、段家峡、横水河四个水库灌区;以平田修地,建设基本农田,发展旱作农业为主,综合开发秦岭北麓残原、千山南麓旱腰带、千陇沟壑三个地带;以林草绿化、水土流失治理、防护林建设为主,综合治理“三北”(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圈定地域)和长江中上游(国家水土保持划定地域),建设水土保持和防护林两个体系。

在四个灌区,计划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1.17万亩,平整和改良土地137.7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万亩,并建设农田林网117万亩,实现农田林网化。

在三个地带,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36万亩,种草25万亩,地埂植树和农田林网141.6万亩。

在两个体系,计划人工和飞播造林168万亩,封山育林82万亩,重点治理21个小流域,全市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5.5%,提高到28.3%,形成南北生态屏障。

工程规划到1995年完成,届时将大大提高我市农业基础的承载力,可使粮食净增25万吨,全市粮食总产增加到150万-160万吨,年提供商品粮25万吨,商品油1.7万吨,分别比1989年增加1.52倍和2.6倍。工程开发期末累计效益可达14.3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资的3.6倍,国家投资的13倍。

边搭“阶梯”边前进的成果

“四三二”工程及其每一实施过程,正在为宝鸡粮食再上新台阶搭起一架可望也可及的阶梯。这项工程分两步走:1990-1992年,以改土治水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993-1995年,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综合开发,实行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达到开发目标。

规划兑现,全靠实干。宝鸡市从去年5月开始,边搭“阶梯”

边前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其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成效。5月初,由市县水利部门组成的百人技术规划团就深入实际,为工程施工搞了测量和设计,将年度任务分配到县乡和农户,又制定了会战方案和施工规范标准。夏收刚过,全市就按工程组织了会战,最高日上劳达30多万人。七、八、九三个月投入劳动积累工1500万个,移动土石2755万立方米,四个灌区夏季平田修地7.2万亩,衬砌渠道967公里,分别超1.2万亩和267公里,完成年计划。截至11月底,投劳700多万个,完成土石方、混凝土浇筑任务980万立方米,新修和改善灌溉面积5.7万亩。

其二,改造中低产田初见端倪。7-9月,三个地带平田修地6.86万亩,超1.66万亩完成年计划。推广以配肥改土为中心的低产田改造技术10多万亩,亩增产25公斤以上。入冬以来,新修“四田”2.04万亩,超额完成冬季任务。

其三,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去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已造林1.55万亩,四旁植树1161万株,农田林网20万亩,均超额完成了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长江中上游的太白、凤县,今年防护林体系已造林2.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近13平方公里。

在“四三二”工程建设工地上,我们见到一个个挥锨舞镐,真抓实干的市、县、乡、村领导,看到一支支治山治水、龙腾虎跃的劳动大军,就像看到当年解放军架云梯登城垣,吹冲锋号攻山头那样,威武雄壮,势不可挡!

在这支大军手里,“四三二”工程一定能够早日竣工,宝鸡粮食生产一定能早日登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