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11143200000032

第32章 (修身)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射有似乎君子:射,射箭。这句是用射箭的道理来比喻君子“正己而不求于人”的道理。

失诸正鹄:指未射中靶子。正鹄(zhēnggǔ),箭靶中心的圆圈。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郑玄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鹄。”陆德明释文:“正,鹄,皆鸟名也。一曰:正,正也;鹄,直也。大射则张皮侯而栖鹄,宾射张布侯而设正也。”

“译文”

君子安心于平常的地位,去做应做的本分事情,从来不羡慕本职以外的名利。身处在富贵的地位上,就做在富贵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贫贱的地位上,就做在贫贱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在夷狄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患难中,就做处在患难中所应做的事情。这样,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地位,都不会感到不安。

君子高居上位,不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也不去高攀在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却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因此,君子安分守己、等待天命赐德,小人企图冒险、心想侥幸得利。

孔子说:“射箭的道理好比君子行道(正己而不求于人)。如果箭头射在靶心圆圈以外,应该回过头来责求自己。”

“朱熹提示”

右第十四章。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