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大学·中庸(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11143200000031

第31章 (笃行)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叶造尔!”

求:责求,要求。

庸德:中庸的道德。行:实行。庸言:中庸的言语。

君子胡不慥慥尔:胡,何。慥慥(zàozào),忠厚老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远离人们,如果有人修道却故作高深玄妙,使道远离人们,那就不可以说是在修道了。

“《诗经》里说:“伐木作斧柄啊,伐木作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我眼前。”拿着斧柄作样子去砍伐木材制斧柄,斜着眼睛瞧一瞧就看得见,但对砍木材制斧柄的人来说,由于没用规矩量尺寸,觉得新旧斧柄相差很远。所以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人们改正前非而中止。

“能够做到忠和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行为,也一定不要加给别人。

“君子的道德有四项重要内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不能做到。第一,我要求做儿女的必须孝顺父母,但我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第二,我要求做臣子的必须忠于国君,但我自己却不能对国君尽忠心。第三,我要求当弟弟的必须尊敬兄长,但我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第四,我要做朋友的必须要讲信用,但我自己往往未能首先这样做。中庸道德的实行,中庸格言的谨记,做得不够圆满,不敢不努力奋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话全部说尽。言语要看到行动,行动时也要想到言语。如果能这样做,那么,君子怎么能不是忠厚老实的呢?”

“朱熹提示”

右第十三章。

“译文”

朱熹说,上面一段是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