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143100000014

第14章 班组的生产工艺管理(2)

①产品的产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合格品率、优等品率、废品率等。

②与工艺有关的投资指标。如投资额、工艺方案的投资回收期、追加投资回收期。

③与工艺成本有关的指标。如试验研究费、工艺装备设计制造费、工艺成本等。

④工艺准备周期、生产周期指标。

⑤其他涉及工艺方案经济的指标。如安全性、环境保护、劳动条件等。

(2)工艺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工艺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很多,有工艺成本法、收益比较法、收益成本比率法等。一般而言,投资较大、重要性程度高的工艺方案可采用较为详细的方法来分析评价,一般性的工艺方案则可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当各种备选工艺方案的成本相近时,可采用收益比较法并选择收益大的工艺方案;当各种备选工艺方案的预期收益相差不大时,可采用工艺成本比较法来选择工艺成本小的方案;当备选工艺方案之间成本和收益相差都比较大时,可采用收益成本比率法来择优选择。

7编制工艺规程的技巧

工艺规程的概念

工艺规程是一个总称,它是反映工艺过程的文件,其主要形式有工艺过程卡(也称工艺路线卡)、工艺卡、工序卡等。工艺规程是将产品制造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用文字、图表或其他载体的形式写成文件,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规范化的产品制造的顺序和方法。

工艺文件的种类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是不尽相同的,但在大体上工艺技术文件包括工艺规程、检验规程、工艺装配图、劳动定额表、原材料和工具消耗定额表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指导工人操作、组织生产、保证被加工的产品符合设计图纸及技术标准要求的最基本的工艺文件,也是安排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调度和劳动组织以及材料供应等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

工艺规程的形式

它是指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改变其形态、尺寸和材料性能,使之变为产品的过程。企业种类不同,生产技术条件不同,生产规模不同,选择的工艺路线就不完全相同。

工业企业所用的工艺规程的具体格式不尽相同,但内容大同小异。工艺规程的形式根据其内容的详尽程度分为:工艺过程卡(或称工艺过程综合卡、工艺路线卡)、工艺卡和工序卡。

(1)工艺过程卡。又称为工艺路线卡,是以零件为对象编制的。它规定每个零件在整个制造过程中的路线,列出所经过的车间、工段和各工序的名称以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装、工时定额、材料规格等。它是制订生产计划、进行车间分工及生产调度的重要依据。

(2)工艺卡。是按每个零件的每一工艺阶段编制的。它包括了工艺过程卡的全部内容,而且更详细地说明了零件的加工步骤。工艺卡对零件毛坯性质、加工顺序、各工序所需设备、工艺装备、检验工具及方法、工时定额都做出具体规定,有时还附有零件草图。它主要用来指导车间的生产活动。

(3)工序卡。这是一种最详细的工艺规程,它是以指导工人操作为目的编制的,一般以零件分工序编写。卡片上包括本工序的加工草图、装夹方式、切削用量、检验工具、工艺装备以及工时定额的详细说明。

(4)工艺守则,它规定了操作要领及其注意事项。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哪种工艺规程的形式和内容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有关。单件小批量生产时,一般只编写工艺过程卡;成批量生产时,对一般零件编写工艺过程卡,对关键零件编写工序卡;大批量生产时,大部分零件都需编写工序卡。

工艺规程的作用

工艺规程是指导产品加工和工人操作的技术文件,是企业进行生产的基础资料和依据。按照它进行生产,可以使生产顺利有序进行,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创造安全和良好的环境、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工艺规程是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的基础依据。是企业内部编制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进行生产调度、编制劳动组织、安排原材料等生产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同时也是进行老厂扩建和新厂设计的依据,在新建和扩建工厂时,只有根据工艺规程和生产纲领才能真正确定生产所需的设备类型和数量、车间面积、机床位置、生产工人的工种、人数以及其他各项安排等。

工艺规程的编制

工艺规程编制的工作内容有:

(1)编制外购、外协件和毛坯明细表。

(2)确定零件工艺路线,制订车间零件明细表。

(3)制订装配系统图。

(4)制订加工装配的过程卡,工艺卡或工序卡。

(5)编制主要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

(6)编制、自制专用工装明细表及专用工具明细表。

(7)制订材料消耗定额及汇总表。

(8)制订工时定额及汇总表。

(9)编制关键设备的负荷平衡表。

制订工艺规程时,一定要吸收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参加,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工艺规程一经批准,就要坚决贯彻执行。严格的工艺纪律是建立正常生产秩序,加速掌握新技术,克服落后的生产习惯,充分利用设备能力,节约时间、材料和动力,合理组织劳动,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请看下面的安全。

小聂是维修班的一名青工,对电工和数控知识兴趣浓厚。茶余饭后,他谈得最多的就是PLC可编程控制器和数控机床维修的话题。到维修班前,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精神和所掌握的本事,肯定能在设备的数控领域一展身手。

分到班组后,当初的那种一腔热情却荡然无存。原因出自两方面:一是班组20多号人,大部分是技工学校毕业,学有专长,千有专攻,技能素质都不铐,想要出人头地,看来还得熬些年头。二是车间里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些高精尖设备,几乎清一色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的机床;再加上平时青工们在一起时经常有一些消极议论,更是让小聂心灰意懒,一度产生了离开这里的想法。

青工们和小聂的表现没有逃过班长老谢锐利的眼光。这个曾经在部队服役八年、有着丰富带兵经验的老班长,深知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他们最在意的是自己能受到他人关注,个人的价值得到组织的尊重。前不久小聂就曾向车间领导提出对陈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建议,说明小伙子并不安于现状,想要一番作为。因此,班组的管理应侧重于搭建一个舞台,让有志向的年轻人一展身手。

不久,得知公司要对数控物条切割机升级改造的消息,老谢急忙找到车间主任,请求把这个机会给维修班,并且写下以低于外包成本、高于外包质量的条件,按时完成升级改造任务的保证书。为此,老谢还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压在主任那里。他始终觉得自己很有把握,因为自己有个秘密武器。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老谢与小聂促膝谈心,开门见山道:“我知道你在自动控制和继承控制方面很有兴趣,现在我这里倒有个机会让你展示一番,只可惜我听说你要调离班组,唉。”老谢故意卖了一个关于。“真的?!有发展的机会我当然会抓住不放。”见小聂露出惊喜、关注的目光,老谢清楚谈话奏效了,便将自己争取来的改造项目告诉小聂,问他愿不愿意干,并表示班组将尽可能提供支持和帮助。

2004年8月,公司开始对数控抽条切割机进行升级改造,加入这个项目的小聂异常兴奋,全部身心投入其中。他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把设备中原有的一个电器屏柜和一个按键控制柜整合为一个大的电器柜,简化了线路,去掉不必要的过渡连接端子,并重新将电器元件合理分布,以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详细做好元件标号和连接号,方便维修。他还根据车间使用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机床的工作原理,将行走电机电器部分的所有电子电路改造为国内成熟的直流电机控制线路,自己制作了用于驱动印刷电机的电机驱动装置,绘制了电路原理图以及接线图,将吊环拉动电源线改造成链履式拖动。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维修班就成功地完成了数控抽条切割机操作性能升级的任务。设备重新投入使用后未出现任何故障。此举为车间节约维修费用15万元。

受到此次成功的鼓舞,小聂仿佛像变了一个人,工作更加热情、主动,着了迷似的钻研技术。老谢趁热打铁,告诉他一个最新消息,公司已经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实行技术合作,生产当今最先进的交直流电力机车,很快就要增添大量现代化的设备,同时也要对原有老旧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老谢进而像是提醒又像是鼓励:“公司的生产制造活动越来越需要更多掌握数控知识的人才,现在正在进行的班组核心人才库建设就是为了给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提供发展空间。有才华的人,不愁没有表现个人本事的机会。”小聂对老谢的话表现出了极大认同。

小聂是个悟性很高的人,十分清楚班长老谢谈话的寓意及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充实专业知识是他下一步的打算。为此,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FAS-CAM钢板等离子切割编程软件》、《数控机床维修》等专业课程,并且在年底考取了大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制动控制”函授本科班。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小聂的岗位技能日臻成熟。在中央企业2005年职工技能大赛维修电工组的决赛中,小聂战胜了各路好手,勇夺第三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光荣称号。

工艺规程编制的注意事项

编制工艺规程,应充分利用有关工艺方法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国内外先进经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缩短工艺准备周期。为了保证工艺规程质量,要组织好会审会签工作。同时,应充分利用本企业的生产条件,保证生产安全、保护环境。

班组长应不断提高自己及班组成员对工艺规程重要性的认识,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对工艺规程要不断检查落实和学习。工人须熟知本岗工艺文件的具体内容,做到应知应会,否则不能上岗。同时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保证规程的执行。所有的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技术标准不经有关部门的同意,不能擅自变更。当出现工艺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修正计划,会同有关技术部门合力解决。

在工艺准备工作中,除制订工艺方案、各种工艺规程外,尚需准备外协件、外购件明细表和工艺装备图样等,需保证工艺文件的完整与统一。制订好工艺文件后,还需向职工进行遵守工艺纪律的宣传教育。发现违反工艺文件的情况,要及时加以纠正。对工艺文件要爱护,不能丢失和损坏。

工艺规程的制订,不等于一劳永逸,而是随着产品的改进,结合整顿工作,及时对工艺文件进行修订。凡遇到产品标准、设备、原材料等有了重大变化的时候,都需对有关工艺文件及时加以修订补充。

为使工艺保持先进性,还需加强工艺情报工作,及时了解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动态。

为保证工艺文件的统一性,应建立更改技术文件的会签制度。技术文件的修改,只能由制订技术文件的单位提出并经过会签。其他单位的任何人员,对于不合理的或者已经落后的技术文件,有权并且有责任提出更改建议,但是不能自行更改。有关科室、车间,应当由本部门的技术资料组(员)负责收发、保管本单位使用的技术文件,并建立健全技术文件的管理办法和制度。

8工艺装备管理的实施方法

工艺装备的概念与作用

工艺装备,简称工装,是按照工艺规程进行产品制造所用的各种刀具、夹具、模具、量具与工作器具等工具的总称。它是工人从事生产活动,实现工艺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工艺装备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工装的目的:一是为了完成对产品的加工,这是工人从事生产活动,实现工艺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二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改善劳动条件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从企业实践来看,在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准备总周期中,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是工作最繁重、时间最长的阶段之一,在大批生产中约占生产技术准备周期的50%;大量生产时,约占生产技术准备周期的60%。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管理往往是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成为新产品不能按期按量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

工艺装备在生产中涉及面广,占用资金多,在产品成本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工艺装备费用平均约占产品成本的10%~50%以上。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工艺装备也是必须抓好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艺装备管理就是指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和使用过程的管理。工装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日常管理,工装的前期管理就是指工装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的管理;工装的日常管理就是指工装的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管理

工艺装备可分为标准工具和专用工具两类。标准工艺装备可适用于不同的产品,一般由专业工具厂集中制造,因而可以外购,而专用工具则需由本厂自行设计和制造。工艺装备的设计,除了简易工装可由车间设计外,一般由工艺部门负责,由主管工艺员根据工艺规程编制专用工装明细表和设计任务书,交工装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图纸要经工艺员、工具车间、使用工装的生产车间共同审查、会签,然后交由工具车间制造。

在组织工艺装备设计和制造时,要尽量达到以下几个基本要求: